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9 16:50:09
BAT、JMD等互聯網巨頭密集通過組織架構調整的方式和2018說再見,背后不僅僅是基于企業發展不同階段去擁抱變化和滿足用戶需求,更一定程度折射出當前經濟環境下互聯網巨頭對未來的判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 李卓 實習記者 王麗娜
站在年末回望2018消費互聯網,數據化、智能化、人口紅利消失,供給側改革、提拔年輕干部、馬太效應、下沉、經濟周期、裁員瘦身、捂緊過冬……一干熱詞冒出腦海。邁向2019年,似乎還留有許多的不確定、挑戰亦或機遇。
“2019年沒有什么不確定的。巨大的灰犀牛就蹲在那里,時刻都有可能沖過來。”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許小年近日如此肯定的判斷,無情地刺破暗存心底的一絲“僥幸”。
怪不得王興要在飯否用調侃的態度說,“聽到一個段子:2019可能會是過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里最好的一年。”
灰犀牛是什么?是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是我們能夠清清楚楚看到的東西,但是由于人性的軟弱,心存僥幸,認為它不會沖過來,選擇去忽視。”許小年說。
20年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成就了BATJMD等互聯網巨頭,它們在市場紅利的驅動下,一路高歌猛進,當然也有一些像拼多多這樣的“黑馬”一舉沖天。接下來的明年、后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互聯網又會以什么樣的姿態進入下半場?
對于中國互聯網的下半場來講,或許“產業互聯網”可以用很多詞來代替。它可能是創新、精細化運作、數字化、智能化、生態圈……
臨近年底,BAT、JMD等互聯網巨頭密集通過組織架構調整的方式和2018說再見,盡管隨著外部環境和企業自身發展需求,這似乎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扎堆調整組織架構背后,不僅僅是基于企業發展不同階段去擁抱變化和滿足用戶需求,更一定程度折射出當前經濟環境下互聯網巨頭對未來的判斷。
技術上位 真正驅動力
從BAT到JMD,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的重點趨向于技術,技術和產業的融合或將進一步加快、加深。
一直以來,阿里是公認的組織架構設計的先行者,這已是業界共識無疑。單從組織架構調整的頻率來看,阿里3年17次調整頻率在互聯網企業中也屬為數不多。美團點評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就曾直言,“所有新經濟公司里,只有阿里的組織能力過關。”
11月26日阿里進行的最新一次組織升級,被認為是自2015年“設立中臺事業群和相應更靈動的’大中臺、小前臺’的組織機制”之后,幅度最大的一次組織架構調整。
阿里的戰略目標是“打造阿里商業操作系統,賦能商家”。在阿里最新的組織架構調整中,技術方面的調整放在了首位。其中包括,一是,阿里云事業群升級為阿里云智能事業群,作為大中臺戰略的延伸,阿里云智能平臺的目標是構建數字經濟時代面向全社會基于云計算的智能化技術基礎設施;另外,成立新零售技術事業群,為新零售提供技術支撐。
馬云和張勇
圖片來源:東方 IC
同樣在12月18日百度的組織架構調整中,放在第一位的也是技術。百度智能云事業部(ACU)升級為智能云事業群組(ACG),同時承載AI to B和云業務的發展。
從高層變動來看,阿里首席技術官(CTO)張建鋒(行癲)將兼任阿里云智能事業群總裁,百度智能云事業群組則由尹世明負責。
“你看每個公司都在讓產研的往上沖了。”一位互聯網公司CTO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互聯網企業組織架構調整也是其戰略調整,產研正在成為真正驅動力,云和人工智能會是未來方向。
今年5月份,《騰訊沒有夢想》一文引發外界對騰訊創新能力的大討論,部門協同等問題一度也被拿出來拷問。四個月后,自成立以來只進行過3次組織架構調整的騰訊,在9月30日隆重啟動了第三次戰略升級,新成立兩大事業群: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同樣也包括技術方面的調整。
至此我們可以看到,BAT智能云業務均成為獨立事業群,在戰略角度上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與此同時,云的重要性還體現在,BAT在云服務方面的收入近年來成倍數級增長。
拿騰訊來說,暫且拋開之前游戲行業迎來的“史上最強監管”和近日版號重啟審批的影響不說,騰訊游戲這頭“現金奶牛”的整體增長呈現出下滑之勢,且收入占比也是逐年遞減。
根據騰訊架構調整和戰略升級之后的首份成績單,即騰訊2018年Q3財報數據顯示,游戲營收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4%。與此同時,騰訊云服務收入首次在財報中明確披露,并且被馬化騰稱為與廣告、數字內容、支付業務并列的主要營收業務。騰訊云服務前三季度收入達60億元,并已連續三個季度保持超過100%的同比增長率。
無論是在騰訊財報“其他”里,還是如今在財報中單獨現身,2013年便開始對外提供服務的騰訊云,從三年前就開始以三位數同比增長率高速增長,足見云服務市場增速之可觀,這在阿里財報云計算收入大幅增長中也可見端倪。
公開資料顯示,受到付費用戶增長和高附加值產品訂閱增加的影響,2018年Q3,阿里云計算收入56.67億元,同比增長90%,占總收入的7%,成為繼核心電商業務之后,與數字傳媒和娛樂業務并列成為阿里第二大營收業務。
圖片來源:攝圖網
從國際上來看,前幾年在移動互聯網掉隊的微軟,如今其云計算業務已經成為穩定的收入來源之一。公開數據顯示,云計算業務收入目前占微軟總收入超過四分之一。微軟在面向企業用戶的服務和研發方面投入大量資源。
除了云計算,AI也是組織升級的重要方向。百度希望將自己打造成為AI時代最領先的技術平臺,實現前端業務和技術平臺的資源高效統籌及組織全面協同,幫助百度客戶完成智能化轉型、早日邁入AI時代。
百度云也在今年9月發布ABC(AI人工智能BigData大數據CloudComputing云計算)3.0,三位一體深度融合,讓云實現了從工具應用到能力架構的演進。據百度總裁張亞勤所言,相比去年,百度云在不同維度成倍增長,用戶數增長3倍,合作伙伴增長3倍,營收增長4倍,流量增長5倍。
“未來十年,市場紅利消失靠運營無法帶來增量,只能靠技術來突破。”一位網友的評論或許道出當下互聯網行業的著眼點。
“扎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是騰訊下一個20年的主旋律。“產業互聯網最初的營收機會還是來自云業務,騰訊的云服務增長非常快,市場份額一直不斷提高。”騰訊總裁劉熾平在今年Q3財報發布后的高管電話會議上如是說。
數字化轉型 大勢所趨
未來的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能否繼續保持增長,或將決定著企業未來的市場份額。關于To B還是To C的討論背后,是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演進的過渡節點。
實際上,隨著整個市場的蓬勃發展,沒辦法再靠外部紅利即市場驅動,現在必須要去深挖內功了。業內人士認為,某種程度上講,這對于To B企業來說更有機會了。
相比靠B2B起家的阿里,“百度和騰訊過去的業務主要是To C的,其To B方面的能力還比較欠缺,C端的紅利已經見頂了,所以現在大家都在向B端做調整,阿里在B端的實力一直都比較強。”遠望資本創始合伙人程浩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
騰訊將自己定位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助手”角色,也計劃將其在云、支付、大數據、AI、安全、LBS等積累的技術與能力,協助各個產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
馬化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阿里也在為未來做準備,要打造阿里商業操作系統,賦能商家,實現“在數字經濟時代,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
百度則希望將自己打造成為AI時代最領先的技術平臺,實現前端業務和技術平臺的資源高效統籌及組織全面協同,幫助百度客戶完成智能化轉型、早日邁入AI時代。實現“夯實移動基礎,決勝AI時代”的戰略目標。
10月30日,美團也進行了上市后的首次組織架構調整,其核心變化除了組建用戶平臺,將其作為美團大數據的智慧大腦,以提升用戶體驗和服務能力,另外一項核心是由陳旭東負責的新業務快驢事業部,為商家提供優質供應鏈服務。
而在12月21日京東內部宣布的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中,京東商城組織架構由今年1月份的三大事業群,調整為前中后臺,前臺和中臺約十個業務部門均向京東集團CMO、京東商城輪值CEO徐雷匯報。其中,此次調整關于技術方面并沒有提及太多,具體將中臺研發調整為兩個部門:技術中臺和數據中臺,均由黎科峰先生負責。
不過,備受關注的是,11月份,“京東金融”正式更名為“京東數字科技”,轉型為科技輸出的角色,業務形態也由原來的B2C轉變為B2B2C。同時,京東金融與京東城市、京東農牧、京東鉬媒、京東少東家等部門共同成為京東數科旗下子品牌。從金融到金融科技、再到數字科技,京東數科或許承載著京東的產業互聯網野心。
滴滴在經歷兩起順風車惡性事件的危機之后,一直處于不斷整改完善當中。12月5日,滴滴也對組織架構進行升級和調整,升級安全管理體系放在了調整的首位。隨著多個車企進軍網約車,哈啰出行這樣的攪局者的進入,以及網約車新政的基礎上繼續加強的監管,滴滴接下來面臨的挑戰也不容小覷。
在聯想創投集團執行董事、首席營銷官陳蜀杰看來,To B不是單純的靠技術就可以的。“不管是BAT還是JMD,他們現在發力To B,不僅可以提供技術服務,還可以提供一些管理經驗上的服務,并可以通過他們現有的數據資源去給那些相對落后和傳統的、或者是初級的企業提供服務。比如說,給制造型企業提供服務就是聯想的切入點。”
對于To B市場,現在整個趨勢看起來似乎比較好,不管是投資圈兒,還是一些互聯網巨頭,大家都在喊這件事兒,陳蜀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資本押注到哪塊兒,哪里就有錢了,就會發展起來。很多時候,以前一些提供企業服務的企業發展不起來是因為沒有錢,不敢去擴張業務。此外,當巨頭投入到To B領域,也能夠促使整個產業技術能力等各方面發展。”
可以說互聯網發展的前20年,是消費互聯網發展的20年,未來20年產業互聯網主導下的B端市場,或將離蟄伏之后迎來春天,不再久遠。
To B躍動 角力已暗中展開
To C或To B,一個長得很快,一個更加穩健。
To B企業一般沒有To C企業發展那么快。因為一個To C的產品,很快就可以讓所有C端用戶認識它、使用它。但是一個To B的場景,要承擔的商業周期本身就非常長,沒有幾個月很難交付,如果再去規?;?,這一點又比To C慢很多。在陳蜀杰看來,隨著資本紛紛入局,至少從投資的角度來看,To B的發展可能會稍微快一點。
可以看到,伴隨著互聯網巨頭將籌碼押向B端,大家明顯的聲音齊向B端押去,包括整個資本市場也往B端押,這都或將推動整個To B市場更快發展。
傳統企業很大程度上會成為To B非常大的市場,也會是一個受益者,比如制造業、零售業企業,誰能夠利用一些技術迅速提高自己的效率,誰就可能會有機會脫穎而出。有意思的是,陳蜀杰最近發現,“在很多零售的企業里,越是一些創新的企業,對新事物越容易接受,而傳統的這些企業,也可能接受起來會慢一些。”
實際上,To B在國外發展的一直比較好,但在中國市場并不太成熟。其中的原因在于,在國外大家比較習慣于為服務、知識產權付費,因此很多國外的企業服務廠商,利潤都很好。但是在中國,很多企業服務廠商在收費這塊其實沒有那么樂觀。“比如說像系統集成商去拿單,其實就是一個撲上去很多人力的活兒,而且像SaaS產品這種企業服務,相對來說發展得會慢一些。我覺得一個是跟經濟發展有關,一個也是跟技術發展有關。”陳蜀杰說到。
其實To B這個范疇挺大的,當然To B也可大可小。比如說像聯想這種傳統IT公司,其服務To B就會比較聚焦一些大型的企業,如制造業、傳統行業、能源行業以及政府等領域。
而從創投的角度來說,也有很多創投機構投了很多小的To B企業,比如說做找鋼網、找布平臺、找煤網,找藥平臺等2B市場的找X類新型公司,提高中間流通環節效率,這樣的平臺其實也是To B的。還有像公關公司、咨詢公司等其實也是廣義上的To B企業。
具體來看,幾乎與組織架構調整前后腳,找鋼網與騰訊云宣布,雙方將聯手在B2B領域進行開拓。找鋼網收獲了流量和技術,騰訊則可以以最小成本切入一個新市場,可謂一舉兩得。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除此之外,繼戰略投資永輝超市之后,騰訊在線下商超的布局大有緊追阿里不放松的勢頭。今年年初,騰訊和家樂福簽署合作協議,在數據、智慧零售、移動支付、店內體驗和數據分析展開合作,進而提升家樂??土髁俊?br />
2017年11月,阿里224億港元入股(36.16%)高鑫零售并達成新零售戰略合作,將400家大潤發門店進行了數字化改造,并通過淘寶中“淘鮮達”提供超市貨品和網購服務。
近日有消息傳出,高鑫零售旗下大潤發中國與歐尚中國兩大品牌正處于整合期,由大潤發協助歐尚門店升級改造信息系統和整合供應鏈,這背后實際上也是圍繞阿里供應鏈的再度深入合作。阿里CEO張勇提出了2018年高鑫零售三大核心策略:門店數字化改造、多業態多渠道發展、重新定義大賣場。
可以看出,大潤發中國和歐尚中國兩大品牌的整合,似乎恰好體現出阿里最新的組織架構調整中,成立新零售技術事業群的初衷。
“在To B領域互聯網巨頭可能會有優勢,但是它不會迅速地贏者通吃,反而會給一些創業企業一定的機會,特別是在某一些細分的領域,只要你做得更加專業,能盡快把自己市場上的知名度、美譽度建立起來,仍然是有機會的。但是,很有可能,巨頭也會通過資本的手段進行一些并購,因為越大的船轉型越慢,而且在很多大企業里面,會有賽馬原則,但很多內部創新的team,并不一定比創業公司更有實力。”陳蜀杰表示。
同樣,在To B市場,不像To C有那么多標的。真正很好的標的,比如像云計算頭部企業是有限的,有很多很小的企業,其實發展起來確實也較難,因為會有比較大的投入,還是會稍微慢一些,沒有那么大的實力。陳蜀杰表示,“To C企業,長得很快,但可能倒下也非常快。通常To B企業不會特別去燒錢瘋狂擴張,所以它也習慣了沒有被資本關注,要靠自己制造現金流。”
“以前創投圈To B一直也非常沉寂,比如投了一個To B企業,很長時間都沒反應,長得很慢。”陳蜀杰說,其實恰好是在目前經濟環境比較冷的情況下,喧囂的To C流量在慢慢沉寂,To B在創投領域開始活躍起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