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9-04-26 08:29:42
首批7只科創主題基金中的易方達科技創新混合型基金,今天(4月26日)正式開賣。另外6只科創主題基金,也將在下周一(4月29日)開賣。實際上,除了科創主題基金,通過其他基金,也可以參與科創板投資。
門檻不夠,基金來湊。
還在擔心“50萬元、2年證券交易經驗”等科創板門檻的投資者,可以開搶科創主題基金了!
首批7只科創主題基金中的易方達科技創新混合型基金,今天(4月26日)正式開賣。
另外6只科創主題基金,也將在下周一(4月29日)開賣。
首批7只科創主題基金,入手哪只呢?區別主要表現在這幾大方面。
區別一:股票投資比例
華夏科技創新基金、嘉實科技創新基金、南方科技創新基金的股票倉位范圍均是60%-95%;
易方達科技創新基金的股票倉位范圍是50%-95%;
富國科技創新基金和匯添富科技創新基金的股票倉位為0-95%;
工銀瑞信科技創新3年封閉運作基金的股票倉位為60%-100%。
可以看出,富國、匯添富旗下科創主題基金股票倉位彈性較大。這一方面說明這兩只基金有更大回旋余地,面對較大不確定性時可通過倉位控制降低凈值波動;但另一方面,一旦倉位較低,也可能錯失市場上漲的收益。
區別二:運作方式
工銀瑞信科技創新3年封閉運作基金為封閉運作,封閉期限為三年;其余6只基金均為開放式運作。
這意味著什么?
那就是,工銀瑞信旗下的科創主題基金,可參與戰略配售和網下打新,面對優質標的時有望獲取更大收益,同時封閉式運作也將給基金經理的操作帶來更大便利;其余6只基金,只能參與網下打新。
4月1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業務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明確,符合條件的公募基金可參與科創板股票發行的戰略配售,包括以公開募集方式設立,主要投資策略包括投資戰略配售股票,且以封閉方式運作的證券投資基金。
通力律師事務呂紅和陳穎華表示,根據《指引》,公募基金參與戰略配售應同時滿足如下條件:
一是封閉方式運作,包括封閉式基金,以及定期開放基金、“先封后開”基金的封閉運作期內均可參與戰略配售;
二是投資策略包括戰略配售策略;
三是符合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在招股意向書和初步詢價公告中披露的戰略投資者標準。同時,《指引》要求,同一基金管理人僅能以其管理的一只證券投資基金參與本次戰略配售。
但是,由于有3年封閉期,投資者也不容忽視流動性方面的考驗。
區別三:費率不同
7只科創主題基金的認購費和申購費有所區別。
值得注意的是,華夏、南方和匯添富均設置了A、C兩類份額。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可根據預期的持有期限來進行選擇。
實際上,這7只基金均設置了10億元的最高募集規模上限。中證君從基金公司和渠道處了解到,首批科創主題基金可能會出現“哄搶”的情況,不排除首日即售罄。
一位基金公司市場人士介紹,如果第一天募集超過10億元,就會宣布提前結束募集,按比例配售。其表示,根據直銷平臺的同事介紹,投資者興致比較高,很多人來咨詢科創主題基金的情況。
一家銀行西南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兩天開展了關于科創主題基金的系列培訓,包括現場及微課堂的方式,都是之前規劃好的。目前有部分客戶來咨詢,一天內售完概率較大,畢竟每只產品額度上限僅10億元,與之前的‘爆款’基金相比,幾乎沒什么壓力”。
某四大行的理財經理表示,根本沒有收到任務量的要求,“可能是10億元本身額度不大,沒有什么必要分攤到各個分支行。”她表示,其所在分支行“連宣傳折頁都沒有做,因為用不著”。
方正證券表示,目前方正證券和主要的大中型公募基金都有較好的業務合作。本次科創主題基金的額度都是10億元,市場所有渠道共享額度,按比例配售,不存在額度難拿的問題。
興業證券也表示,因各基金募集規模上限為10億元,超額部分采取比例確認,且部分基金僅通過銀行發行,首批發行的科創主題基金額度整體有限。
銷售思路上,中投證券相關業務負責人稱,市場全渠道發售大概率第一天售罄,預計配售率較低,所以重點放在如何用其他類似產品將未配售的資金進行留存和轉化。此次會重點篩選權益公募產品銜接,引導客戶轉化。
搶不到,沒關系。
實際上,除了科創主題基金,通過其他基金,也可以參與科創板投資。
第一類:6只戰略配售基金
即匯添富3年戰略配售、南方3年戰略配售、華夏3年戰略配售、招商3年戰略配售、易方達3年戰略配售、嘉實3年戰略配售。
通過戰略配售基金參與科創板,可能存在一些優勢:持股數量大,獲配有保證,且至少持有12個月,通過長期持有分享企業的成長收益;無需被動承擔股票市值波動,即基金無需為打新而被動建倉股票??傮w來看,戰略配售基金適合既想最早參與科創板企業戰略配售、又想參與A股其他板公司戰略配售的投資者。
第二類:科技類主題基金
現有可投資A股的公募基金均可投資科創板股票,其中科技類主題基金尤其值得關注。
業內人士指出,現有的科技主題基金,可在現有投資范圍的基礎上增加對科創板的投資,適合既想適度參與科創板投資、又想把握A股其他板科技類公司機會的投資者。
(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