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中國 2019-06-03 19:29:36
84家投資咨詢機構,從此有了最新的行業規范。就在今天(6月3日),證券業協會發布了《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執業規范(試行)》(簡稱《執業規范》)。
近年來投資咨詢機構取得較快發展,但是合規、風控出現漏洞則時有出現,甚至有投資咨詢機構在2年內拿下7張監管罰單。去年開始,業界普遍感覺到監管對投資咨詢機構開啟了嚴監管態勢;今天,證券業協會發布了《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執業規范(試行)》(簡稱《執業規范》),目的是加強對證券投資咨詢機構的自律管理,推動證券投資咨詢機構規范發展。
《執業規范》對行業的執業要求、合規管理、自律管理等作出明確規定,對咨詢機構開展投資顧問業務提出具體規范要求,并要求在可能存在利益沖突的業務之間建立信息隔離墻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執業規范》表示從事營銷、客服,且不提供投資建議的業務人員應取得證券從業資格,并預留一年過渡期。
業內84家投資咨詢機構今天起有了執業規范。今天,證券業協會發布了《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執業規范(試行)》(簡稱《執業規范》),共分為五章,分別為總則、執業要求、合規管理、自律管理以及附則等。
記者了解到,在投資咨詢機構中,證券投資顧問業務占了公司85%的收入,是其主營業務。 “執業要求”章節中,對咨詢機構開展投資顧問業務提出具體規范要求,并要求在可能存在利益沖突的業務之間建立信息隔離墻制度。執業規范注明,當投資咨詢機構業務之間存在利益沖突、可能存在影響獨立判斷、可能產生利益輸送、以及依法需要進行業務隔離的四種情形時,應當建立業務隔離制度,防范利益沖突和內幕交易等行為。
券商中國記者梳理過往投資咨詢機構被罰案例,發現不具備投資顧問資格人員向客戶提供投資建議,是投資咨詢機構被罰的主要原因。
在《執業規范》中,監管對從業人員應獲取的資格證書情況進行明確規定,比如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向客戶提供證券投資顧問服務的人員應取得證券投資顧問執業資格;從事證券投資顧問業務的營銷、客服等直接為客戶提供服務,但不涉及向客戶提供投資建議的業務人員應取得證券從業資格;從事證券投資顧問業務的營銷、客服等直接為客戶提供服務,同時向客戶提供投資建議的人員應取得證券投資顧問執業資格。
另外,從事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業務的人員應取得證券分析師執業資格。如證券投資咨詢機構有其它業務資質,從事相應業務的人員應依法取得相應的執業資格。
值得一提的是,《執業規范》表示,從事營銷、客服,且不提供投資建議的業務人員應取得證券從業資格,并預留一年過渡期。
圖片來源:攝圖網
此前有多家投資咨詢機構因對證券投資顧問依據研究報告作出投資建議,卻未向客戶說明證券研究報告的發布人、發布日期;對部分推廣、服務環節留痕不完整;虛假宣傳等情況存在。而持證投顧該在何種程度上給出投資建議,都是執業風險點。《執業規范》將投資咨詢機構經常踩踏的雷區一一覆蓋。
比如,執業規范明確規定,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及其投資顧問應當完整、客觀、準確地運用有關信息、資料向投資人或者客戶提供投資分析、預測和建議,不得斷章取義地引用或者篡改有關信息、資料。引用有關信息、資料時,應當注明出處和著作權人。
另外,執業規范對從業人員推廣證券投顧業務時提出七大禁區。第二十條規定,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及從業人員在推廣證券投資顧問業務時,應當遵守客觀、誠信原則,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禁止虛假、不實、誤導性營銷宣傳,不得有以下七項行為,包括:
欺詐客戶;
向客戶承諾確定收益或收益范圍;
向客戶承諾承擔投資損失;
對過往業績進行夸大宣傳,包括以特定客戶或者特定時間區間的歷史最佳收益作為歷史業績進行宣傳,但未向投資者明示;
僅宣傳所提供產品的功能但不說明產品的局限性;
使用安全、保證、承諾、保險、避險、有保障、高收益、無風險等可能使投資者認為沒有風險的表述;
對公司的經營范圍、經營時間、自身實力等進行不符合實際的宣傳。
第二十四條規定,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從業人員在執業活動中不得以個人名義開展證券投資顧問等業務,或以互聯網、軟件、算法、模型(包括人工智能)等變相開展相關業務,謀取利益;不得私自向客戶收取費用、額外報酬、財物或可能產生利益的其他有價證券等。
合規管理章節中,對咨詢機構建立合規管理制度,設立合規部門,以及合規部門的職責和合規審查內容等提出要求,要求合規部門應當對分支機構設立、人員資格及利益沖突防范等進行合規審查。
其中規定,合規部門出具的合規審查意見等文件保留時間不得低于5年。具體為:合規部門出具的合規審查意見、提供的合規咨詢意見、簽署的公司文件、合規檢查工作底稿等與履行職責有關的文件、資料存檔備查,并對履行職責的情況作出記錄。保留時間不得低于5年。
另外,在自律管理章節中,執業規范表明,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違反本執業規范的,將視情節輕重采取自律管理措施或紀律處分,并計入協會誠信信息管理系統,同時將紀律處分信息報送證監會。
作為財富管理三大核心要素之一,市場對投顧人員的要求愈來愈高,監管也愈加嚴格。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來,就有北京證監局、廣東證監局、上海證監局等對投資咨詢公司加大監管力度,并就違規行為出具罰單。
就在5月初,投資咨詢機構大連華訊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被處以25萬罰款,據券商中國記者梳理,從2017年以來,至少有6地監管機構對大連華訊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分公司做出7次處罰決定,問題涉及虛假宣傳、內控不到位等多個方面。
5月份,因存在對客戶身份識別不足、投資建議依據不充分等四項違規行為,上海證監局對上海新匯通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下發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要求該公司在5月底前完成整改并向監管提交書面報告。
1月3日,廣東證監局對廣東科德投資顧問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暫停新增客戶6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該公司存在的問題與新匯通公司多有重合,比如投資建議未說明研報發布人及發布日期,對部分推廣、服務環節留痕不完整,誤導性宣傳等。
早在去年,證監會對投資咨詢機構的高壓監管態勢就非常明顯。據證監會發布信息,2018年共對58家咨詢機構或其分支機構采取行政監管措施,其中對35家采取責令暫停新增客戶的行政監管措施。
今年1月份,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會同行業協會,繼續保持高壓監管態勢,加大檢查執法和自律管理的力度,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咨詢機構,綜合運用行政監管措施、行政處罰以及紀律處分等手段,從嚴查處和追究有關機構和人員的責任。
(封面圖自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