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02 21:00:33
信息化、科技和流量的沖擊導致二三線快遞公司的嚴重洗牌,未來一到兩年,物流上下游行業都將受到影響,在物流領域愈發強調產業一體化運營的背景下,獨立于鏈條之外的快運企業將很難有長遠發展。
每經記者 趙雯琪 每經編輯 王麗娜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如風達、青旅物流、國通快遞等二、三線快遞公司紛紛身陷困境之后,又有一家老牌快運公司或面臨摘牌危機。
7月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新三板掛牌公司亞風快運(836966.OC)因面臨諸多訴訟賬戶凍結、運營資金短缺等問題,截至6月30日仍未披露2018年經營年報。而早在4月19日,東吳證券發布風險提示稱如果亞風快運不能在6月30日披露年報,股票存在終止掛牌的風險。
對于是否打算補交年報,以及公司下一步打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嘗試通過亞風快運2018年半年報中披露的聯系方式與該公司取得聯系,但該號碼已暫停服務。隨后,記者多次撥打亞風快運客服電話,亦未能接通。
值得注意的是,亞風快運曾經為第一家掛牌新三板的快運公司,從高調登陸新三板到如今身陷運營危機,多少有些令人唏噓。
不過,對于亞風快運的“困境”,快遞專家趙小敏則感到并不意外,他表示,亞風快運過去幾年的財務數據都不及市場預期,能堅持到現在“已經相當不錯了”。
而在亞風快運或面臨摘牌危機之際,零擔物流平臺壹米滴答則剛剛傳出新一輪融資消息。趙小敏強調,這幾年來,信息化、科技和流量的沖擊導致二三線快遞公司的嚴重洗牌,未來一到兩年,物流上下游行業都將受到影響,在物流領域愈發強調產業一體化運營的背景下,獨立于鏈條之外的快運企業將很難有長遠發展。
或許很多人對亞風快運并不熟悉,不過作為一家立足華南的快運公司,這家提供包括取貨、倉儲、包裝、承運等全過程快運的、面向B端的快運公司足夠稱得上“老牌”,
官方資料顯示,亞風快運前身為“亞風速運”,品牌創建于1994年,是最早取得國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企業之一,也是最早實現新三板掛牌的全國快運型企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亞風快運官網了解到,亞風快運現已開通粵閩、港澳臺等30多個省市區業務,涵蓋標準快運、零擔物流、整車物流、合同物流、供應鏈終端配送等綜合物流服務和整體物流解決方案。
而早在今年3月18日,亞風快運的主辦券商東吳證券就開始關注到公司的異常,彼時,東吳證券發布的《關于深圳市亞風快運股份有限公司的重大風險提示公告》顯示,涉及到亞風快運有關的被執行信息有5項、法律文書11項、法院公告6項目,開庭公告15個,存在賬戶被查封的情形。
同時上述公告顯示,亞風快運公司治理存在重大缺陷,且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存在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的風險,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公司規模和員工數量大規??s減,部分離職、在職員工均存在拖欠工資的情形,提醒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隨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發布問詢函,亞風快運未能及時回復,并于5月6日停牌。5月24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給予亞風快運公開譴責的紀律處分,并記入誠信檔案。
實際上,亞風快運的經營情況似乎一直不容樂觀。2018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因部分項目客戶賬期時間過長,墊支資金較大,公司大幅減少與項目客戶的合作,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7.93%,同期凈利潤同比下降97.15%。
而在2018年,亞風快運遭遇高管的頻繁離職,根據公告,其公司副總經理、分管行政和人事的副總經理及董事會秘書先后因為個人原因離職。
如今,亞風快運仍未能在6月30日前完成年報披露,對于亞風快運即將面臨的停牌危機,趙小敏表示,亞風快運的規模實在太小,同時在年報發布之前遭遇一系列高管離職震蕩,公司去年前年報告整體都不夠樂觀,這種情況下能堅持到現在已經不錯了。
同時他表示,對于快運行業來講,掛牌新三板對公司的品牌、價值的提升都沒有太大幫助,還會增加額外成本和費用。尤其是亞風快運整個業務量不明顯,對市場來講沒有競爭力優勢。
實際上,一直以來,亞風快運的經營之路似乎都走得不算順利。早在2014年,就曾有消息傳出,全峰快遞將斥資數千萬元收購亞風快運;2017年4月,全峰快遞整體并入青旅物流,同時全峰旗下的亞風快運、O2O閃送等品牌也一同并入青旅物流。而2018年以來,青旅物流則一直深陷停擺泥潭,其母公司中青旅實業則于今年3月宣布破產。
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此前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快運市場仍處于燒錢的“上半場”階段,競爭點依然在于誰能獲得規模的細分市場、個性化市場。在這種環境下,多數快運公司很難在燒錢過程中保持優勢。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快運市場中,一系列新型快運互聯網平臺公司頻繁獲得資本青睞。就在幾天前,零擔物流平臺壹米滴答傳出獲得新一輪融資。今年1月,壹米滴答剛剛獲得D輪18億元融資。同樣是今年1月,大票零擔網絡運營服務商“聚盟”也宣布完成過億元PreA+輪融資。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快運市場分散,越是不集約越容易引入互聯網模式,容易創造價值,資本的投入更多是看到了這個市場的巨大增量。此外,隨著資本不斷介入,市場關注度不斷提升,未來幾年將成快運行業的黃金整合階段。
此前,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解筱文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物流業發展環境日趨開放,以新技術、新模式為代表的新興企業將更多獲得資本的“新寵”,成為物流業中的“黑馬”,這預示著物流市場競爭也將日趨激烈,倒逼物流企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邁進。
不過他也表示,老牌的知名物流企業,仍將是物流業發展的主導力量和市場長期占有者。
對此,趙小敏則認為,過去幾年信息化和技術的高速發展及流量的沖擊對快遞企業造成了巨大影響,而未來1-2年,圍繞快遞企業上下游的行業都將受到科技和流量的沖擊。
“沒有資金、流量優勢的公司完全靠單獨的支撐將很難發展下去,擁有足夠的大平臺資源、流量和貨源的生產銷售配套一體的物流企業將迎來機遇。”他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