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07 09:10:12
每經記者 李玉雯 謝婧 每經編輯 易啟江
一些對公銀行賬戶,已被非法團伙掌控,正用來為洗錢、跨境賭博、電信詐騙等犯罪行為充當“犯罪武器”。
“恭喜您的手機號碼已被我公司抽取為幸運用戶,您將獲得蘋果筆記本電腦一臺……”你是否收到過這樣的短信?要求你先給指定的銀行賬戶匯入一筆稅款和保證金才能領獎。
你是否接到過自稱某地“法院”或“公安局”的電話,被告知你涉嫌洗黑錢,要求將銀行卡內的資金轉到一個“安全賬戶”,以配合調查?
這些詐騙行為為何能讓不少人上當?除了操控者精于攻心外,對公賬戶扮演的角色,也是讓上當者放心轉賬的原因之一。
非法資金暗流涌動,對公賬戶在這些暗流上搭起一座座橋,讓驚人的數字穿梭而過。而在其源頭上,對公賬戶買賣已形成一條黑產鏈條。
對公賬戶緣何受到犯罪分子“青睞”?對公賬戶“買賣”市場有何內幕?金融機構又如何進行圍追堵截?每經記者就此展開調查,為你揭開一場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波濤洶涌的斗爭。
9000元賣掉對公賬戶 “黑吃黑”賬戶內60萬元
劉女士沒有想到,一場網絡上的相識,她謹慎又謹慎,避開了情感上的“套路”,卻還是沒能逃脫金錢上的“陷阱”。
今年7月初,劉女士通過某社交平臺認識了網友小張,聊天中兩人逐漸熟絡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劉女士雖然拒絕了小張表示出的愛慕之情,但對他提起的投資項目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在小張的游說下,劉女士跟著他進入了所謂高息收入的網絡平臺“環誠資本平臺”。第一周,劉女士謹慎地用小額資金“試水”,投入一筆,第二天便立馬提現,收獲了豐厚的利息。這讓她放松了警惕,跟著小張繼續加大投資。
7月26日下午,劉女士突然發現平臺打不開了,而自己還有近50萬元的錢在平臺里。她意識到可能上當受騙,于是立馬報警。
這是襄陽市公安局樊城區分局近期披露的一個真實案例。經過調查,民警發現有30萬元現金流入了一個名為“會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對公賬戶中。
而這個賬戶進賬數額驚人,且幾乎每一筆都是到賬后3分鐘內就被轉走,部分款項流向了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周某的個人賬戶。
原來,周某因欠下許多外債,無力償還,經朋友介紹,決定以9000元的價格將自己公司對公賬戶的使用權賣給別人使用。
之后,他接到銀行電話稱名下的對公賬戶有異常,查詢發現賬戶上資金流動頻繁且數額巨大,猜想到別人極可能在用他的賬戶洗黑錢,于是動了歪心思,前往銀行將賬戶的網銀關閉,讓賬戶里的錢只進不出,然后陸續從中轉出60萬元。
在這場“局中局”里,周某公司的對公賬戶是關鍵的資金“中轉點”。
實際上,靠著對公賬戶“搭橋”的不法活動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
“恭喜您的手機號碼已被我公司抽取為幸運用戶,您將獲得蘋果筆記本電腦一臺,登陸網站查詢領獎方式”,類似的“中獎”短信你是否有收到過呢?
當你想要“領獎”時往往便會被告知,需要先繳納一些稅款和保證金才能領取獎金,同時要求向指定的銀行賬戶匯款。
有些人在看到收款方是一家“正規”的公司時,便放松了警惕,進而導致上當受騙。
除了“中獎”,不少人也接到過自稱某地“法院”或“公安局”的電話,被告知涉嫌洗黑錢,要求將銀行卡內的資金轉到所謂的“安全賬戶”,以配合資金調查。
“這些對公賬戶就是一個過渡的作用,比如洗錢,不法資金分散進入到這些賬戶里,然后再轉走,借助這個渠道掩蓋真實來源。電信詐騙里,受害者把錢打進這個賬戶里,也是很快就會被轉走。”某國有銀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
對公賬戶,是銀行為企業等單位開立的銀行賬戶,用于日常結算、現金收付等資金往來。隨著警方對犯罪活動打擊力度持續加大,多起案件浮出水面,不僅是電信詐騙,在一些跨境賭博、洗錢等犯罪活動中,對公賬戶都是必不可少的作案工具。
為何對公賬戶會如此受到犯罪團伙“青睞”?
樊城公安分局給出了解釋:
用對公賬戶行騙更易獲得信任
● 一方面,相比普通個人賬戶,對公賬戶每日轉賬限額高,滿足了電信網絡詐騙團伙快速高額轉賬的需求。
● 另一方面,公司業務往來較多,對公賬戶頻繁轉賬是常事,當電信網絡詐騙團伙利用對公賬戶頻繁轉賬時,不易被察覺。
● 此外,利用對公賬戶行騙時,受害人更容易相信詐騙人員。
正因為擁有這些“優勢”,犯罪分子迫切需要大量對公賬戶的資源,而這也就“催生”出了一條對公賬戶買賣的黑灰產業鏈!
記者調查黑產鏈:有人一套賬戶叫價1.5萬
記者以“對公賬戶”為關鍵詞在QQ上搜索時,能夠找到多個以此命名的賬號,但大部分賬號無法直接添加好友,而是需要根據提示進行第二次搜索。例如:
向某個賬號發送加好友的申請,會彈出對方設置的問題回答界面,上面顯示“需要公戶+QQ(具體賬號)”,再次搜索提示的QQ號才可以加上出售對公賬戶的人。有些賬號會在資料信息中注明:“交易物品特殊,只支持快遞代收貨款。”
記者隨機添加了幾個賬號,對方給出的報價不等,每套在5000元到15000元之間,多數在10000元以上。
一套對公賬戶具體包括營業執照正副本、公章、銀行卡、網銀盾、預留手機卡。
當記者表示一套15000元的價格太高時,對方回復“現在差不多都是這個價”。
在記者質疑賬戶的安全性時,對方表示“肯定安全,一手帶做的,有什么問題,法定代表人隨時可找回來”,為了打消記者的顧慮,對方進一步補充,如果賬戶被凍結,可以給點費用找法定代表人配合解決。
也有販子承諾,出售的對公賬戶安全性可保兩個月,在這個期間內,如果賬戶出現問題導致錢無法取出,“你賬戶有多少錢,我們退多少”,此人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這些所謂“一手帶做”的對公賬戶,是找到一些人去利用他們的身份信息注冊公司,然后再開立銀行賬戶,事后給予這些人一定報酬,販子再將開好的對公賬戶進行出售。除了這種直接售賣賬戶的方式,還有代辦中介表示可以提供工商注冊、開立賬戶“一條龍”服務。
記者聯系上一位代辦中介,對方稱,可以負責包辦營業執照和銀行對公賬戶,要求有法定代表人帶身份證到現場即可。
這位中介并沒有向記者詢問具體經營領域、證件用途等情況,僅表示,“錢到位就行”。據其介紹,這一套辦下來需要7至15個工作日,總費用為14000元。
而在一些以類似“公戶出售”命名的QQ群里,不僅是“出”對公賬戶,還有大量的人在群里吆喝著“收”對公賬戶,并列出不同銀行賬戶的價格:
“大量收對公戶,建設8500,招商8500,農業7500,工商6000……要求資料齊全,公對私額度日100以上,穩定可靠,價格可漲1000~2000。”
“賭場老板收貨,長期收企業戶資料。”
記者在暗訪過程中,通過微信群聊發送想要求購對公賬戶的信息,便有不少人主動添加好友。
一名昵稱叫“飛哥”的用戶在添加好友后表示,目前買賣對公賬戶涉及到犯罪,自己并不想插手,但可以告訴記者如何去買對公賬戶。
按照飛哥的說法,現在的對公賬戶最好只租不賣。一旦對公賬戶的法定代表人翻臉,則賬戶將會面臨被凍結的風險。
而如果想要成功拿到對公賬戶,需要走兩步路:
其一,中介負責聯系專門代辦的財會公司;
其二,需要聯絡一些征信逾期的黑戶,由黑戶擔任法定代表人,不過這位“黑戶”在進行注冊公司、配合財會公司辦理對公賬戶的過程中花費的所有費用都由買家來承擔。
“反正就是說把人弄過去,管人家吃喝就行了,其他就不用管了,人家到時候把貨交給你就可以了。”
飛哥向記者強調,最好還是用自己的人來做法定代表人。“因為你自己如果有人的話,你用起來放心,我們給你提供的出了事誰也負責不了。”
他向記者表示,自己也是黑戶,還曾經被騙過對公賬戶。
原來飛哥之前手頭緊,有人告訴飛哥,若想成功貸款,需要包裝成高大上的角色,對方給飛哥的人設是坐飛機出行、住高檔酒店的公司法定代表人。
于是,飛哥為了貸款,配合對方注冊了公司,并做了法定代表人。
“辦完這些,說讓我回家等半個月,結果這半個月,他們把我賬戶賣了18000元,還完成了跑分(完成了收付款)。”
銀行圍追堵截:嚴審新開賬戶,排查存量賬戶
去年底,一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的溫州分行接到了一通業務咨詢電話,對方表示,公司急需通過賬戶來代發工資,因此要開立單位基本存款賬戶,同時開通所有功能,尤其是要開通公司網銀。
可疑的是,這位客戶百般拒絕銀行工作人員上門核實的流程,這一行為引起了經辦銀行的注意,并當即拒絕其開戶申請。
事情并沒有結束,隨著銀行順藤摸瓜對此人的情況進行排查,諸多疑點浮出水面。
“我們工作人員排查了此人的開戶公司,發現與其相關聯的公司在名稱上都很相似,注冊資金比較接近,而且注冊時間、工商發證日期也很靠近。這些在溫州地區的公司都是由同一個托管機構代為在銀行開戶的,注冊地址都一樣。”該行員工告訴記者。
覺察到這些可疑之處,銀行便給這些公司打電話核實情況,不過都未能接通,電話一響即會被掛斷。
更令人疑惑的是,“這些賬戶交易的特點是分散轉出,賬戶不怎么留余額,或者余額很少”,上述員工解釋道,“大概的模式是,某個公司的款項會有十幾個交易對手轉給它,然后又通過它轉給上千個交易對手。而且,交易比較頻繁的幾個賬戶,都是24小時連續發生交易,這顯然是有異常的”。
有銀行人士分析稱,大部分空殼賬戶會有一些共性,例如:
大部分空殼賬戶的一些共性
● 資金快進快出不留余額,有很明顯的過渡性質。
● 而且資金基本都是通過網銀或第三方支付平臺等非柜面渠道進行轉移。
● 轉移方式比較隱蔽,交易賬戶使用的IP地址也通常是在境外。
● 另外,這些賬戶在剛開立后的幾個月里往往并不會急于使用,期間偶爾發生一些小額測試性交易。
● 之后會突然啟用并發生大規模交易,一天之內可能會達到上百筆,金額巨大。
● 而且交易對手眾多,會出現連續24小時跨地區頻繁交易的情況,不符合正常的商業活動規律。
● 這些交易的附言經常會有一個特殊的備注,像暗號一樣。
進一步調查就會發現,這些賬戶通常沒有正常的經濟活動背景,交易活動疑似為網絡賭博、電信詐騙等犯罪提供資金清洗通道,不法資金借此掩飾或轉移。
意識到事有蹊蹺,這家銀行立即鎖定了上述要求開戶的公司及其關聯公司,在對相關可疑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后,下發了風險提示,要求關聯公司開戶所在機構加強賬戶監測,并且進行調查,分析是否存在涉嫌非法經營等活動,然后將重點可疑行為及時上報至反洗錢監測系統。
而由于買賣對公賬戶、利用對公賬戶實施電信詐騙等案件頻發,引起了銀行業內高度重視,在對公賬戶開立時的審核變得更加嚴格。
記者近期從某股份行獲悉,該行要求工作人員在辦理對公賬戶開立業務時,必須去企業實地拍照,核實企業的辦公地址,確保企業有實際經營。
“之前對于上門拍照的要求不嚴,現在成了必備項”,該行一名客戶經理告訴記者。
2019年7月22日,全國取消企業銀行賬戶許可,實施25年的企業銀行賬戶許可制度告別歷史舞臺。
取消許可后,商業銀行對企業開戶申請審核無誤后,即可為符合條件的企業開戶,無需再報人民銀行許可。
這也意味著,企業開戶交由商業銀行負責,銀行要全面獨立承擔賬戶管理責任,其風險意識、內部控制、合規管理水平等因素會直接影響企業賬戶管理質量。
“之前客戶經理為了完成開戶的考核指標,如果有中介機構找來也會給開對公賬戶,但是現在開戶查得很嚴,大家都不會給中介開戶了”,有國有大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
同時,其所在銀行對開戶材料的要求也更為細致。除了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等資料,現在還需要有租房合同或者購房合同,來證明公司的具體辦公地址。
開立賬戶后,銀行工作人員還需定期去辦公地址檢查。
一邊是在嚴格審核對公賬戶開立,另一邊則是加大存量賬戶的風險排查力度。
“今年總行的基調就是抓風險,以前在風險排查時,覺得有問題的才會打電話核查企業經營狀況,今年則是全面排查”,某國有大行上海分行員工告訴記者。
今年4月,深圳市聯席辦組織召開會議,對5家涉詐銀行對公賬號的商業銀行負責人約談。據悉,深圳市公安與銀行主管部門聯手,開展打擊整治涉詐銀行對公賬戶違法犯罪行動,千家企業賬戶被凍結。
5月13日,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召開會議,通報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涉案企業銀行賬戶倒查及問責情況。對管理不善,存在重大違規行為的4家銀行予以通報批評,并約見其行領導進行監管談話。同時,暫停4家銀行網點3個月的新開立單位銀行賬戶業務,暫停18家銀行網點1個月的新開立單位銀行賬戶業務。
記者手記丨出租、出售銀行賬戶,當心構成犯罪
黑產猖狂之際,為了有效遏制買賣銀行卡、賬戶的行為,相關部門對此懲戒力度不斷加大。
2019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與公安部聯合發布對買賣銀行卡或賬戶的個人實施懲戒的通知,人民銀行將602名出租、出借、出售、購買銀行卡或企業對公賬戶的個人信息移送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
按照要求,銀行和支付機構對相關個人實施5年內暫停其銀行賬戶非柜面業務、支付賬戶所有業務,并不得為其新開立賬戶的懲戒措施。
這也就意味著,5年內不能使用自助存取款、不能刷卡購物、不能使用微信、支付寶等軟件關聯銀行卡進行任何支付結算。
另外,懲戒期滿后,對上述個人辦理新開立賬戶業務的,銀行和支付機構需要加大審核力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益輸送的誘惑下,有銀行員工在明知賬戶用于違法目的情況下,卻依舊鋌而走險,在辦理過程中“開綠燈”。
據湖南省長沙市公安局通報,長沙公安在打擊治理電信詐騙犯罪中,排查出近百個用于電信詐騙及洗錢的銀行對公賬戶。
這些賬戶由多家銀行客戶經理,在明知犯罪團伙用于違法目的情況下違規辦理。公安機關對多家銀行的工作人員以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刑拘。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規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器托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當然,在對公賬戶買賣的黑色產業鏈中,可能觸及的法律紅線并非僅此而已。
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徐曉明律師指出,非法向他人銷售、提供、幫助開設銀行對公賬戶,或是銀行工作人員違規為他人開設銀行對公賬戶極易觸犯相關刑事犯罪,具體來看:
如行為人向他人銷售、提供的銀行對公賬戶資料中有工商營業執照等國家機關制作的證件,則其可能涉嫌構成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
如行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仍向他人銷售、提供、幫助開設銀行對公賬戶的,則可能涉嫌構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
如行為人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詐騙犯罪的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仍向他人銷售、提供、幫助開設銀行對公賬戶的,則可能涉嫌構成洗錢罪;
如行為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仍向他人銷售、提供、幫助開設銀行對公賬戶幫助窩藏、轉移犯罪所得的,則可能涉嫌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法律紅線重重,黑產打擊力度不減。目前,已有長沙、合肥等多地警方發布通告,敦促買賣對公賬戶犯罪人員投案自首,爭取從寬處理,并鼓勵知悉買賣對公賬戶違法犯罪人員情況等信息的公民檢舉揭發。
本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歸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記者:李玉雯 謝婧
編輯:易啟江
視覺:劉陽
排版:易啟江 陳彥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