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2-09 22:30:39
◎財政收入前五名分別為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和山東,廣東以1.29萬億元位居榜首,江蘇增速2.9%,為第一,僅上海負增長(-1.7%)。
◎除4個直轄市外,有12個城市財政收入超過千億。其中,杭州財政收入增速6.5%,遠超其他城市,位列第一名。
每經記者 張鐘尹 每經編輯 陳星
近期,除河北、新疆外,各省份2020年財政收入情況陸續公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2020年全國財政收入前五位分別是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和山東,其中,江蘇財政收入增速為2.9%,在5個省份中排名第一。
而在我國12個財政收入超千億的主要城市中(不包括直轄市),深圳收入最高,杭州增速最快。
一張張賬單看似簡單,背后卻蘊藏了一個地方的經濟宏偉藍圖。
財政收入和經濟發展有哪些內在關聯?財政收入大省強省還在哪些方面有亮眼的成績?這些成績與收入之間有什么關系?財政收入不如人意的省份背后有哪些發展短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為您詳細梳理了各地財報,從財政收入差異性視角入手,透過數字經濟、工業恢復及出口帶動等維度,帶您探究地方財政收入情況。
截至目前,各省份財報幾乎披露完畢,各地財政情況如何?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我國31個省份(不包括港澳臺)中,除河北、新疆暫未公布財政收支情況外,其他29省份中,16個實現正增長,13個省份負增長。
財政收入前五名分別為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和山東,廣東以1.29萬億元位居榜首,江蘇增速2.9%,為第一,僅上海負增長(-1.7%)。
(圖片說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和珠三角地區省份財政收入遙遙領先 數據來源:wind)
在負增長的省份中,降幅在5%以上的有湖北(-25.9%)、天津(-10.2%)、黑龍江(-8.7%)、北京(-5.7%)、以及廣西(-5.2%),其他省份降幅在3%以內。
(圖片說明:受疫情影響,湖北財政收入增速下滑較嚴重 數據來源:wind)
財政收入的增長來源于經濟發展,財政能夠反映地方經濟恢復情況。
2020年,我國經濟逐漸恢復,走出“V型”反彈曲線,各地經濟穩步復蘇,但也有部分地區尚未完全恢復。
廣東、浙江等經濟強省由于復工復產得力,經濟恢復較快,財政成績也較為亮眼。而從各地公布的2020年GDP來看,前十名省份兩者增速也較為接近。
2020年在疫情的沖擊下,很多產業都受到了較大壓力,餐飲、影視、航空等行業沖擊不小。但我們也重新認識了直播導購、在線教育、在線辦公等數字經濟的“威力”。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二,2019年,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達36.2%。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19年我國有六省份數字經濟占比超過40%。
(圖片說明:北京、上海和東南沿海省份數字經濟發展強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數字經濟的發展跟財政收入有哪些內在聯系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梳理數據發現,除湖北受到疫情影響較嚴重外,2019年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前十的省份與2020年財政收入規模前十位的省份幾乎重合。
(圖片說明:數字經濟發展較好的省份財政收入也名列前茅 數據來源:wind、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報告也指出,從實際發展情況看,數字經濟熱點與經濟復蘇熱點基本實現了分布上的重合。
“中國數字經濟已基本形成3個中心和5個熱點帶,地區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是孕育數字經濟的土壤,而數字經濟反過來大大提升疫情下產業鏈的抗風險能力。數字技術能夠更好地跨越疫情造成的空間阻隔,直接助推經濟效率的提升。因而,數字經濟有助于產業鏈、供應鏈的修復,有效暢通了地區經濟循環。”報告指出。
分析各地財力,有一個因素不得不重視,那就是產業結構的差異。因為不同的產業結構具有不同的對沖經濟風險的能力。
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起著主導作用,穩住制造業就等于穩住了我國經濟的基本盤。而制造業恢復是財政收入來源的主要動力。
全國稅收數據顯示,分行業門類看,制造業恢復態勢最好,三季度制造業銷售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0.5%。
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3.8%,但廣東、江蘇、浙江等制造業大省財政收入增速率先轉正,分別增長0.1%、1.0%和1.7%。
(圖片說明:廣東、江蘇等地的第二產業增加值也在全國位居前列)
無獨有偶,賽迪研究院公布的先進制造業百強園區榜單中,財政強省的園區占據了“大半壁江山”。
(圖片說明:2020年中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園區也多集中在財政收入情況較好的省份 數據來源:賽迪研究院)
財科院前述報告分析稱,疫情首先沖擊的是與人的線下活動相關的第三產業,旅游餐飲、文化娛樂、交通運輸等服務業增加值下降得尤為明顯,而一些制造業占比高的地區復工復產的進展也快,做好安全防護的前提下恢復正常的生產秩序相對容易,制造業的平均產出和勞動生產率較高,制造業越強,經濟基礎就越扎實,經濟下行的幅度就越低,對沖經濟風險的能力就越強。
出口作為“三駕馬車”之一,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各省份地理位置、產業結構各不相同,也有不同的貿易發展策略。在2020年全球疫情肆虐之時,外貿大省出口訂單暴增,全國出口逆勢增長。
在目前公布的數據中,2020年財政收入排名前五位的省份都是外貿重鎮,同時也是當年出口額前五的省份。
廣東2020年出口總額4.35萬億元,遙遙領先其他省份,基本恢復到上年同期水平。
通過數據可以發現,廣州、深圳、佛山等城市出口均保持增長,財政收入也實現正增長,穩住了宏觀經濟增長的基本盤。
數據顯示,廣州2020年出口保持增長,出口總值5427.7億元,同比增長3.2%;財政收入增速為1.4%。
深圳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05萬億元,其中出口1.7萬億元,增長1.5%;財政收入增長2.2%。
佛山外貿進出口總值為5060.3億元,首次突破5000億元關口,增速居珠三角九市第一,其中出口4131.2億元,增速10.8%。同時,佛山財政收入也表現亮眼,同比增長3.0%,財政收入規模僅次于深圳和廣州。
(圖片說明:深圳、廣州、佛山財政收入位居前三,出口金額也名列前茅 數據來源:記者整理)
看完各省份數據,2020年主要城市財政收入有哪些變化?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除4個直轄市外,有12個城市財政收入超過千億。其中,杭州財政收入增速6.5%,遠超其他城市,位列第一名。
(圖片說明:除直轄市外,杭州、無錫、蘇州等12個城市財政收入過千億,杭州增速最高 數據來源:記者整理)
杭州如何能突出重圍?
該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4290億元,增長13.3%,高于GDP增速9.4個百分點,占GDP的比重為26.6%,較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數字內容、軟件與信息服務、電子信息產品制造產業增加值分別為3113億元、3441億元和1090億元,增長12.7%、12.9%和14.7%。人工智能產業持續壯大,實現增加值340億元,增長8.2%。
近五年,杭州財政收入穩步提升,年均增長11.2%,同時,財政收入質量很高。五年來,全市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年均91.8%,穩居全國前列。從產業來看,信息傳輸軟件、金融、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先進裝備制造等行業稅收貢獻穩步提高,數字經濟領跑特征明顯。
(圖片說明:五年來杭州財政收入穩步提升 數據來源:杭州市財政局)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城市也在長三角地區,那就是蘇州。
2020年,蘇州經濟運行經受住了疫情沖擊等多重考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2303億元,位居全國第四。
這主要得益于蘇州的高技術制造業。2020年,蘇州榮獲全國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稱號,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48萬億元,增長4%;四大先導產業產值達到8718億元,增長11.5%,其中生物醫藥產業產值達到1187億元;工業投資1528億元,增長27.4%。
五年來,蘇州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穩居全國城市前三,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比分別達到51%和55.7%,高新技術企業達到9772家,生物醫藥產業入選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總結之后不難看出,杭州領跑的背后是強大的數字經濟在做支撐;而蘇州取得第四的好成績,則主要是高技術制造業的貢獻。
從直轄市來看,四個城市財政收入都出現負增長,其中天津降幅最大,但這并不是天津第一次出現收入負增長。
天津市財政收入在經歷2016年的2723億元高點后,2017、2018年兩年連續下降,2019年回升至2410億元后,2020年降至1923億元。同時,202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約14084億元,在財政過千億的城市中排名第11位。
(圖片說明:近幾年天津財政收入明顯低于2015~2016年 數據來源:wind)
天津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天津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有:市場主體數量偏少、結構不優,國有企業市場化機制不活,民營企業發展不充分;創新平臺聚集不足,頂尖學科和人才儲備不夠,產業創新能力有待增強;營商環境對標一流仍有差距,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平需進一步提升等。
2021年,各省份有哪些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目標?
記者注意到,除河北、新疆外,29省份對2021年預期的GDP增速都在6%以上;直轄市中,天津為6.5%;西部省份目標增速較高,西藏9%以上,云南8%以上,廣西7.5%以上。
財政方面,在較低的基數下,天津2021年財政收入預期目標為10%;湖北在2020年財政收入下降25.9%的情況下,今年以恢復到2019年的90%為底線目標。
財政實力較強的幾個省份,如廣東、江蘇、浙江分別預計增長5%、4.5%左右和6%。
中泰證券研報分析認為,經濟復蘇驅動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增速回升。財政收入特別是稅收部分和經濟增長關系密切,表現出明顯的順周期性。假設2021年GDP名義增速達到10%,再考慮到減稅降費翹尾影響消退和2020年低基數貢獻,預計今年公共財政收入達到20.1萬億,同比增長8%左右。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