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05 21:56:22
近日,A股碳中和概念暴走,維爾利似乎也成功搭上了這輛快車,欲與上海寶碳開展“碳中和”項目的合作。
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編輯 魏官紅
近日,A股碳中和概念暴走,不少個股沾上概念就起飛。3月4日晚間,維爾利(300190,SZ)宣布同上海寶碳新能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寶碳)簽署相關協議,開展“碳中和”項目的合作。公司也被股民戲稱為A股首個“正式”蹭碳中和概念的上市公司。
“20CM來了”、“明天大漲沒問題”,有投資者十分雀躍。不過,維爾利3月5日的股價走勢非常“糾結”。一些在集合競價階段殺入的投資者可能遭遇巨大浮虧。
3月5日早間,維爾利股價在集合競價階段一度漲停,但態勢未能保持至開盤。最終,公司股票以近9%的漲幅開盤,并在短時間內向上沖至近12%的位置??上н@種上漲勢頭很快停止。在劇烈的震蕩中,公司股價逐漸回落。截至3月5日收盤,維爾利股價報收于7.97元/股,漲幅僅1.66%。以此觀之,高位殺入的投資者浮虧不小。
維爾利股價的劇烈震蕩與公司3月4日晚的一份公告不無關系。公告稱,維爾利與上海寶碳簽訂了《“碳中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利用各自業務領域的優勢互補開展碳中和項目方面的探索合作。
據悉,成立于2010年的上海寶碳是一家低碳產業綜合服務商,主要面向碳減排企業、控排企業及其他碳市場參與方提供碳減排項目開發、碳履約服務、碳信息披露及碳中和等服務。
協議約定,上海寶碳為維爾利開發CCER項目(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上市公司按時向其支付相應費用;上海寶碳將為維爾利開發涉碳增值服務,包括低碳市政、低碳文旅、低碳產業園等;此外,其還將為上市公司開發低碳產業基金、碳基金等。協議的履行期限為2021年3月4日至2023年3月4日。
維爾利此次與上海寶碳的合作可謂是相當應景。近日,碳中和概念逆市爆發。公司此時高調涉足碳中和頗有些蹭熱點的嫌疑。“沒有實質性的利好,純屬炒作之疑”、“問詢函在路上”,投資者對此議論紛紛。
更多的投資者期望這則公告能夠助推公司股價上漲。有投資者感嘆,“20CM來了。”“第一個蹭碳中和概念的上市公司不知道有沒有資金搶籌?”但也有人持有猶豫態度。而維爾利股價5日的表現也讓投資者一言難盡,不少人在股吧里訴苦。
事實上,維爾利本就沾邊一些碳中和概念,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工業節能及VOCs治理、沼氣及生物天然氣等。雖然公司股價前幾日沒有大漲,但還算穩健。
對于公司與上海寶碳的合作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3月5日曾致電維爾利證券部,但電話無人接聽。
值得一提的是,整體來看,A股碳交易概念股的走勢有所分化,呈現出強者恒強、弱者回落的態勢。
具體來看,中材節能(603126,SH)、深圳能源(000027,SZ)依然十分強勢,碳交易概念股龍頭地位穩固。尤其是中材節能,2月26日~3月5日,公司股價已經連續6個交易日漲停。而博天環境(603603,SH)、華斯股份(002494,SZ)、首航高科(002665,SZ)的股價均有一定幅度回落。
其中,首航高科的情況值得一提。此前,有投資者通過互動平臺對公司提出相關咨詢,公司在3月2日回復稱,公司主營業務包含太陽能光熱發電、儲能業務,以及余熱發電業務等。公司在調峰儲能輔助服務上已經有成熟的技術積累,目前在跟蹤和商討多個調峰輔助服務項目,這些均為“碳達峰、碳中和”相關業務。其還稱,國家電網“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的推出,對公司未來發展具有較好引導。
首航高科的回復隨即引發監管層關注。3月4日,深交所向公司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是否是在“蹭熱點”炒作股價,是否存在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的情形。
綜合券商研究報告來看,碳中和仍被認為是A股主題投資概念之一。
中信證券認為,實現碳中和的途徑主要包括電力生產清潔化,發展氫能源,交通和工業的電動化/氫能化及碳捕捉這四個方面。關于碳中和概念的投資需圍繞電力格局、工業品生產、化石能源需求、新興領域機遇這四個方面進行。光伏、風電、水泥、天然氣等行業均有受益標的。
國盛證券則給出了三大投資主線。其一是“碳源頭”能源新舊替代趨勢明確。其推薦關注光伏、風電、核電等綠色能源;特高壓電網、儲能等配套設施;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傳統能源行業龍頭。其二是“碳應用”轉型升級,節能減排。其推薦受益于能源替代的新能源車,新能源電池及配套充電樁;建筑產業鏈中的低碳環保建材、裝配式建筑等;鋼鐵、有色和化工等高能耗材料制造業龍頭。其三是“碳排放”整體面臨較為全面的環保需求。其推薦關注垃圾焚燒、環衛電動化、環保設備等資源再生等環保細分領域投資機會。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