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11 22:35:40
◎變更后的募投項目盈利能力如何?來看看華康股份的估算。新項目建設周期18個月,總投資3.5億元,其中建設投資3.3億元,計劃在建設期分年投入。截至2021年4月30日,該項目已累計投入416.75萬元,占總投資的比例為1.18%。
每經記者 胥帥 每經編輯 梁梟
上市不到三個月,次新股華康股份(605077,SH)就要變更募投項目,擬投入到現在火熱的“代糖”業務。
今日(5月11日)晚間,華康股份披露公告,公司擬變更募投項目,將原擬使用募投資金3.78億元的粘膠纖維壓榨液綜合利用產業化項目變更為總投資3.5億元的年產3萬噸高純度結晶赤蘚糖醇建設項目。
赤蘚糖醇就是最近兩年火熱的“代糖”,因元氣森林以及無糖飲料而名聲大噪。
自2月9日華康股份上市以來,公司股價坐上了過山車,先是一路漲至最高125.6元/股,隨即又持續下跌,截至5月11日收盤報67.59元/股。公司變更募投項目一事會對公司股價產生什么影響,明日開盤方才知曉。
5月11日晚間,華康股份披露公告,公司擬變更募投項目。值得一提的是,華康股份擬變更募投項目時間距其上市不過才三個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上市以來,華康股份股價在經歷上市之初的短暫急漲后,從3月開始觸頂下滑。截至目前,公司股價已經從最高的125.6元/股下滑至67.59元/股,接近腰斬。
華康股份股價下滑同其今年“不好看”的一季報有關。今年一季度,華康股份營收下滑2.63%,凈利潤更是同比下滑51.32%。一季度業績下滑一改華康股份上市前的成長屬性。
實際上,華康股份新投入的項目正好落在了當下最為火熱的“代糖”產品。
華康股份擬將原來的募投項目變更為“年產3萬噸高純度結晶赤蘚糖醇建設項目”。根據其據華康股份公告,赤蘚糖醇,又叫赤蘚醇,是一種新型功能性甜味劑,屬于功能性糖醇的一種。黃康股份表示,其已對赤蘚糖醇產品進行了大量前期調研和準備工作,認為建設“年產3萬噸高純度結晶赤蘚糖醇建設項目”可以豐富公司產品結構。
赤蘚糖醇就是一種“代糖”。從去年開始,國內以元氣森林等為代表的無糖低糖飲品熱銷的影響下,赤蘚糖醇為代表的代糖產品備受關注。天風證券指出,除在飲料中的應用,赤蘚糖醇還可以廣泛應用到含糖食品、日化產品中,甚至可以取代白糖進入家庭消費領域,在減糖的大趨勢下,假設未來赤蘚糖醇代替5%的白糖市場,國內潛在需求空間有望達到80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赤蘚糖醇的市場價格不斷上漲,已從1.6萬元/噸漲至超3萬元/噸。
去年,保齡寶(002286,SZ)因生產赤蘚糖醇一度成為A股市場的大牛股。去年6月到8月,保齡寶股價的階段漲幅超170%。
盡管研報和投資者有較高的預期,但保齡寶產品毛利率卻沒有想象中那么好。根據保齡寶2020年年報,其糖醇類、果葡糖漿、功能糖的毛利率均沒有超過20%。
變更后的募投項目盈利能力如何?來看看華康股份的估算。新項目建設周期18個月,總投資3.5億元,其中建設投資3.3億元,計劃在建設期分年投入。截至2021年4月30日,該項目已累計投入416.75萬元,占總投資的比例為1.18%。
根據華康股份測算,年產3萬噸高純度結晶赤蘚糖醇建設項目所得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為23.30%。投資回收期(稅后)為5.98年。項目年均營業收入5.3億元,利潤總額1.1億元。要知道,去年全年,華康股份的營收不過13.2億元,凈利潤也只有3.07億元。事實上,早在去年12月23日,華康股份就完成了對“年產3萬噸高純度結晶赤蘚糖醇建設項目”的備案登記。
華康股份的原募投項目為粘膠纖維壓榨液綜合利用產業化項目,公司也曾在招股書中把該項目前景描述得很美。華康股份在招股書提到,該項目每天通過處理1350噸含半纖維素的堿液,生產食品級木糖16500噸/年,并通過聯產工藝提取食品級甘露糖1500噸/年、食品級阿拉伯糖500噸/年、副產品混合糖漿5000噸/年。
華康股份在招股書中提到,木糖為木糖醇生產工藝流程的原料,而木糖醇是糖尿病患者較為理想的代糖類食品。此外,華康股份原募投項目是和唐山三友遠達纖維有限公司合作,擬使用唐山三友生產粘膠纖維所產出的半纖維素堿液為原料生產木糖。
華康股份變更募投項目的另外一大理由是,了解到目前至未來一段時間,唐山三友的產能無法達到“粘膠纖維壓榨液綜合利用產業化項目”建成時的產能要求。如按照原計劃實施該項目,將會在較大程度上影響募集資金的使用效率。但問題在于,現在距華康股份上市已有三個月,為何早前沒有發現這一問題?
而投資者是否對變更募投項目“買單”,這還得看華康股份明日的股價表現。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