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10 09:56:08
◎以“深房理”為代表形成的炒房產業鏈包含多個環節:宣傳——招募會員——推薦樓盤——抵押——中介墊資——付全款借殼辦理經營貸——還墊資——拿到房本還貸款——再拿新房本抵押,形成一個完成的閉環鏈條。
◎鉆政策漏洞誘導或者引誘買房人去買房,提供虛假的機關公文,這是一種犯罪。以貸款的方式詐騙金融機構,以及未經金融機構或者監管機構批準吸收公眾存款等均為違法行為。
每經記者 甄素靜 每經編輯 魏文藝
近日,深圳發布了住建局、公安局等七部門聯合調查“深房理”取得階段性進展。
經聯合工作組初步查實,“深房理”涉嫌房產眾籌和代持、違規套取信貸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虛假廣告宣傳、隱瞞收入偷逃稅款、偽造國家機關公文、非法集資等多項違法違規問題。目前,有關責任單位和人員已被依法依規啟動問責和處罰,2名犯罪嫌疑人被逮捕,3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8月9日,《每日經濟新聞》就案件調查取得的階段性進展做了一次微博連麥的話題討論,邀請了“深房理”投訴人、律師、深圳地產資深經紀人、房產專家等參與了此次線上討論。本次連麥直播共吸引了19萬粉絲圍觀。
通報中提及“深房理”相關人員涉嫌偽造國家機關公文、提供虛假資料套取貸款,偷逃稅款等,有涉嫌擾亂金融市場秩序、涉嫌非法集資、發布虛假廣告等,那么從法律如何解讀這些行為?
北京市春林律師事務所主任龐九林認為,把房子買過來再賣出去,中間獲得利益,這種房屋買賣行為本身并不違反刑法規定和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但是在房屋買賣的過程中,如果有一些不恰當的手段,比如提供假的結離婚證、身份信息等偽造國家機關文書,向銀行提供包括虛假貸款理由、銀行流水、房產信息等以獲取貸款,這些手段是違法的。
在微博連麥中,“深房理”投訴人魏靜講述了其在并不具有購房資格情況下,通過加入深房理搖籃會員,繳納購房咨詢費、手續費等完整流程,按照大V深房理的建議,以“假結婚”方式,通過墊資公司全款728萬元買下了深圳一套住宅,但最終該房源以660萬元價格被拍賣。
而對于為何會步步陷入困境,魏靜講述,加入搖籃會員時,“深房理”會讓加入者將所有個人信息填入他們的小程序里,他們對會員資金等信息很了解,當會員自由資金全部用完以后,“深房理”會引誘其用各種手段融資并收取各種高額費用,最終在會員無力償貸情況下致使所購房產最終被拍賣。
通過投訴人魏靜的講述可以發現,以“深房理”為代表形成的炒房產業鏈包含多個環節:宣傳——招募會員——推薦樓盤——抵押——中介墊資——付全款借殼辦理經營貸——還墊資——拿到房本還貸款——再拿新房本抵押,形成一個完成的閉環鏈條。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分析,深房理是一個嚴密的組織,從購房人入戶深圳獲取購房資格開始,到處理掉這套房產落袋為安,整個操作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并在閉環的各個環節賺取會員費、中介費、融資費等高額利潤,這也是他的主要盈利模式。如果沒有橫盤或諸如會員魏靜的控訴爆雷,諸如該組織的團體大概率會一直活躍在深圳市場。
那么該閉環鏈條到底是幫助購房者還是欺騙購房者?深圳資深地產經紀人王金興表示,深圳從2016年開始就明確不能借首付買房,也不能貸款首付買房,而深房理等一些微博大V一直在鉆該政策的空子。且深房理會員費和各個環節費用是非常高的,每一套房子實際成本支付非常高,杠桿用的也非常高,如果房價橫盤或者不漲的時候,會導致購房者資金斷裂,這種做法非常激進,且會為購房者埋下隱患。
炒房人不惜鉆各種政策漏洞來炒房,這里面蘊含著什么利益和風險?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院長張波表示,在限購限貸嚴控政策下,原本不具備購房條件的投機人,在機構或炒房團鼓動下,通過其先行墊付資金,但利率非常高,表面上看買房問題解決了,實際后面壓力會非常大,最終可能會導致像“深房理”投訴人魏靜所購房產被拍賣的極端情況。同時購房者也應該意識到房地產市場是有周期的,在政策嚴控下,高杠桿購房,遇到房價階段橫盤風險會極高。
龐九林提示,鉆政策漏洞誘導或者引誘買房人去買房,提供虛假的機關公文,這是一種犯罪。以貸款的方式詐騙金融機構,以及未經金融機構或者監管機構批準吸收公眾存款等均為違法行為。
經營貸、消費貸等資金違規進入樓市所帶來的嚴重后果是什么?為什么現在三令五申要堵住這個漏洞?張波認為,經營貸、消費貸各方面的違規資金,讓樓市調控來說就變成空調了。國家嚴控資金流到房地產里面,并不是說不想讓大家買房,而是說如果所有的水都流到房地產領域,會致使房地產成為最大的灰犀牛,且是明確可見的。如果對這個明確可見的危險都不做出相應的及時的大力的調整,是會出問題的。
(鎂刻地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meikedichan)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