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19 09:17:09
每經記者 黃辛旭 每經編輯 孫磊
作為國內年內最后一個A級車展,廣州車展一直被譽為“中國汽車市場風向標”,期間發布的新車將對明年汽車市場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11月19日開幕的廣州車展以“新科技 新生活”為主題,凸顯出電動化、智能化浪潮已成為行業發展主要趨勢。
本屆廣州車展中,各車企新能源車型參展量達241輛,環比上屆提升約70%。而豪賭電氣化轉型的通用汽車則帶來了首款基于全新的Ultium奧特能電動車平臺打造的車型——凱迪拉克LYRIQ。據了解,這款新車對通用汽車而言至關重要,它揭開了通用汽車電動化時代的新篇章,通用汽車進入到新的發展轉折點。
在此背景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門約訪了通用汽車全球執行副總裁、通用汽車(中國)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通用中國)總裁柏歷,他對通用汽車的電氣化未來、自動駕駛技術儲備、汽車行業競爭格局等問題進行了一一解答。
通用汽車全球執行副總裁、通用汽車(中國)集團公司總裁柏歷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柏歷與通用的新四化轉型頗有淵源,其去年履新通用中國總裁的同時,通用也開始進入到新四化轉型的關鍵期,中國市場不斷加速電動產品的落地。今年10月,通用電動平臺奧特能正式下線;明年,第一款搭載奧特能平臺的新車將正式交付。與此同時,通用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布局也不斷清晰,可實現變道功能的Super Cruise超級智能駕駛系統增強版將于今年在中國上市;Super Cruise超級智能駕駛系統將在未來5年內完成對凱迪拉克品牌車型的全系覆蓋……
不過,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各路玩家競相追逐。面對電氣化的全面轉型,以及軟件定義汽車的新賽道,通用能不能在突圍賽中獲得預期成功依舊充滿諸多不確定因素。對此,柏歷表示:“我本人非常喜歡競爭,競爭能促使我們不斷自我挑戰、自我突破。至于最終結果如何,還是需要時間和市場來驗證。”
談電氣化轉型:保證市場化落地可盈利
隨著凱迪拉克LYRIQ純電SUV在廣州車展的亮相,通用終于進入電氣化轉型的落地層面。值得關注的是,凱迪拉克LYRIQ基于奧特能平臺打造,通用將這一平臺視為電氣化轉型的基石。
“奧特能平臺是通用在電氣化領域的終極解決方案。它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延展性,產品型譜覆蓋極廣,包括純電悍馬皮卡、BrightDrop物流車、Cruise Origin自動駕駛共享汽車和凱迪拉克LYRIQ智能純電SUV。未來還將打造凱迪拉克、別克、雪佛蘭旗下的所有純電動車型。”柏歷認為,奧特能平臺是通用電氣化轉型的“基石”,可以幫助通用在電動化浪潮中“脫穎而出”。
與其他車企的平臺一樣,奧特能電動平臺可以大大壓縮產品開發周期。以2022款悍馬EV為例,其開發周期從大約50個月縮短到26個月。對于電動化尚未大規模布局的通用而言,奧特能的到來將會加速其產品導入節奏。
據了解,凱迪拉克LYRIQ純電SUV將于明年正式上市。到2025年,通用將在全球范圍內推出30款純電動車型。而通用在中國推出的新車型中,新能源汽車占比將超過40%。
凱迪拉克LYRIQ概念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從產品上市節點來看,外界一直質疑通用的節奏略顯遲緩。當前,造車新勢力已經在著手推出自己的第三或第四款車型,同時合資品牌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也在今年推出了基于MEB平臺打造的全新電動車型。對此,柏歷多次強調產品開發的速度固然重要,產品上市的時機也很重要,“通用一直在按照自己的節奏前行”。
值得關注的是,不同于造車新勢力,傳統汽車制造商總是需要去考慮盈利問題,這也要求通用電氣化產品的市場化落地是成熟的、高效的。“我們已經在中國發展了完備的供應鏈,奧特能平臺零部件本土化采購率已超過95%。”柏歷認為,這都將成為奧特能平臺后續參與市場競爭的優勢。
通用轉型的底氣也離不開資金支持。今年,通用宣布計劃未來5年在電動車與自動駕駛領域的投資從270億美元上升至350億美元。這一投資金額是通用2020年64億美元凈利潤的5倍之多。“我們的投資承諾充分展現了通用實現電氣化的決心。”柏歷說。
談自動駕駛:“多管齊下”
電氣化轉型只是汽車“新四化”浪潮中的一環,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正在顛覆汽車的本質。
打著“智能終端”標簽的造車新勢力已經在車市中占據一席之地。10月,小鵬汽車月銷量再度過萬;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成為大眾汽車集團的應邀嘉賓“授課”大眾高管。在此背景下,有觀點認為,傳統車企在傳統賽道上跑太久,“大象轉身”似乎并不容易。
“傳統車企在三電、智能網聯等核心技術上的儲備不比造車新勢力差。相反,不少車企在軟件、大數據等方面是具有一定的技術沉淀和儲備的,他們在安全性方面十分重視。但在營銷層面,部分傳統車企還未將技術實力轉化為消費者可以理解的品牌力。市場競爭是長久戰,傳統車企并沒有在汽車‘新四化’的競爭中掉隊。”一位汽車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
事實上,盤點通用在自動駕駛、智能網聯領域的布局,就會發現這家汽車制造商已經做好了參與競爭的準備。
通用旗下Cruise首款自動駕駛汽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5年前,通用以10億美金收購了自動駕駛公司Cruise Automation。如今,該公司已成為估值近 400 億美金的巨頭。同時,通用也在不斷豐富自己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布局,形成Super Cruise超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Cruise無人駕駛技術“兩條腿走路”的技術發展路徑。
在產品落地層面,通用的Super Cruise超級智能駕駛系統將在未來5年內完成對凱迪拉克品牌車型的全系覆蓋,并逐漸應用于別克和雪佛蘭品牌車型。而可實現變道功能的Super Cruise超級智能駕駛系統增強版也將于今年在中國上市。
近期,又傳出通用為加碼自動駕駛業務向自動駕駛初創企業Momenta投資3億美元的消息。“我們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發展秉承‘多管齊下’的策略。Momenta在L3~L5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均有儲備。未來,我們希望與Momenta合作,把我們為中國消費者量身定制的下一代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應用在中國市場的產品之上。”柏歷說。
在智能網聯領域,通用則推出了新一代VIP智能電子架構,并且已在凱迪拉克CT5上搭載應用,并將逐步拓展到別克品牌旗下車型。到2023年,新一代VIP智能電子架構將搭載于通用幾乎所有的全球車型。
“我們的VIP智能電子架構為智能互聯技術進化奠定了基礎。它最早在中國應用的車型是燃油車,我們在中國市場的大規模OTA遠程升級也主要是在燃油車上實現。通用的智能化發展一直都注重電動車和燃油車齊頭并進。”柏歷說。
談技術轉型:用戶安全是核心
面對汽車產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通用和眾多車企一樣都在經歷著重構。而汽車“新四化”變革的浪潮最先波及的是專注于未來5~10年技術的通用汽車中國前瞻設計中心(以下簡稱前瞻設計中心)。
早在幾年前,前瞻設計中心先進驅動系統實驗室已經開始了面向電氣化的轉型,從關注傳統燃油驅動系統轉向研究電機與電控。而前瞻設計中心的工程中心也轉型成為通用在中國的智能網聯汽車中心,為中國及全球市場設計電動車與概念車。
記者了解到,前瞻設計中心先進驅動系統實驗室的員工平均年齡在30多歲。“他們并非做了一輩子的傳統燃油技術,由于一直關注前瞻領域的技術也讓他們早早完成了自我轉型。”上述通用員工也向記者介紹道。
公開資料顯示,經過擴建的前瞻設計中心將聚焦于基礎材料研究進而進行電池材料驗證,同時也將專注于電氣化、網聯化的汽車零部件和架構的研究,為通用在華乃至全球提供技術發展解決方案。
通用汽車中國前瞻設計中心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及時轉型的前瞻設計中心讓通用在面對未來競爭時有了更多自信,柏歷多次表示,前瞻設計中心在開發初期就將中國市場的需求納入考量。 “與全球其他地方相比,中國消費者更樂于擁抱新的技術和新的體驗。電動化、網聯化將是未來的一個全新戰場,技術將是競爭中最重要的核心環節。” 柏歷說。
有意思的是,柏歷認為消費者經常會對技術存在一些誤解:“所以對通用而言,向消費者溝通技術的安全性是最核心的一個傳播點。我們在技術推出市場之前也是做了長足的準備,以及驗證工作,來保證我們技術的安全性。”
以通用的super cruise駕駛輔助系統為例,在解放駕駛員雙手的背后,這個技術具有多層的安全性設計。比如,該技術具有駕駛員注意力保持功能,如果車輛檢測到駕駛員的注意力離開了前方和方向盤,它首先會通過聲音給予提示,其次會通過座椅的震動進行提示,如果駕駛員對這些提示無動于衷,車輛就會慢慢停下。在柏歷看來,通用也是一個用戶型企業,通用的技術不僅僅是去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夠做到真正去保護消費者的安全。
談競爭:要穩中求進
無論是奧特能平臺的商業化落地、通用在自動駕駛的“多管齊下”策略,還是柏歷不斷強調的技術安全落地,都彰顯出這家底特律出身的汽車制造商身上典型的工業邏輯。
“工業化的思維意味著傳統車企在做一件事之前,一定想得十分清楚。其產品也經過了無數次的驗證,才會推向市場。” 上述汽車業內人士表示,“穩中求進”是通用的一貫作風。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 “激進”“競爭”等詞語與通用無緣。
比如,從通用公布的碳中和時間表來看,到2035年,其將實現所有輕型汽車零排放;到2040年,其計劃實現全球產品和工作場所的碳中和。“和其他汽車集團相比,我們規劃的電氣化時間節點是激進的,這恰恰體現出了通用汽車的信心和決心。”柏歷說。
而在競爭層面,通用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瑪麗·博拉近日更是公開向特斯拉發出挑戰宣言:“到2025年,通用汽車在美國的電動汽車銷量將超越特斯拉。” 一個是底特律老牌巨頭,一個是硅谷新貴,兩個美國汽車制造商的正面交鋒也將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升的中國市場上演。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50%的時間節點應該會比我們預測的要早。我們在中美兩大市場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每次調研的結果都較上一次有所提前。這可能是因為消費者的接受度不斷提升,也可能是政策法規的驅動。在我看來,電動車普及的拐點并不是占比到達某個數值,而是消費者的接受度開始加速。”基于此,柏歷認為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拐點已經到來。
在此背景下,市場競爭是通用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我一直被問我們的競爭對手是誰?這個答案實際上是所有人。” 柏歷說,“它可能是像大眾、豐田這樣的傳統車企,也可能是像特斯拉、蔚來這樣的一些新勢力,還可能是小米等新入局造車賽道的跨界玩家。”
不過,柏歷并不排斥競爭:“我們對于競爭的態度一直是非常開放的,競爭能夠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空間,也能讓整個行業去考慮未來發展的方向。從長遠來說,我們與一些公司也許會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但從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來說,我更愿意稱之為伙伴。”
記者:黃辛旭
編輯:孫磊
視覺:劉陽
排版:孫磊 馬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