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27 23:08:01
瞄準2萬億,競相發展大幕已然拉開。前路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誰能坐穩“中部第二城”?更重要的是,競賽并不限于“中部”,當這些對資源要素更具集聚力的省會城市奮起趕超,無錫又該如何向前?
每經記者 余蕊均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756683
截至目前,除南京、合肥及東莞外,已有21個GDP“萬億俱樂部”城市曬出上半年成績單,排位變化引人矚目。
第一梯隊中,北京首次超越上海,坐上頭把交椅;廣州再度被重慶反超,掉至第五。
第二梯隊中,外向型的寧波、青島頂住壓力,首次在半年業績期內站上7000億臺階;鄭州則在增速不及長沙的情況下,以微弱優勢力壓長沙,同時超過無錫,一次性前進兩個身位。
“鄭州是怎么做到的?”一時間,坊間好奇心爆棚。多位區域學者在與城叔交流時談到,短期現象往往有很多偶然性,上半年這一點點差別不足以分出高低勝負。“至少要看一年,最好看五年。”一位河南社科院專家表示。
事實上,鄭州與長沙“你追我趕”由來已久,近年更是頻頻“交鋒”——這兩座中部省會在經濟體量、人口規模、產業結構等方面均相差不大,難分伯仲。
去年底,河南提出到2025年“鄭州國家中心城市GDP力爭達到2萬億元”的目標;今年4月,湖南正式吹響“強省會”號角支持長沙發展,目標是到2026年GDP達2萬億元左右。
瞄準2萬億,競相發展大幕已然拉開。前路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誰能坐穩“中部第二城”?更重要的是,競賽并不限于“中部”,當這些對資源要素更具集聚力的省會城市奮起趕超,無錫又該如何向前?
無錫、長沙、鄭州本是前后座的“同學”。
在2021年城市GDP排行榜上,三座城市分別以1.4萬億元、1.33萬億元、1.27萬億元的成績,名列第14至16位。
今年上半年,鄭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40億元,同比增長2.5%。同期,無錫、長沙GDP分別為6714.75億元、6711.29億元,增速分別為1.6%、4.3%。
這是2020年以來,鄭州首次在“季度賽”中取得領先。此前,長沙總是在一季度占據領先優勢,而后被無錫追回。
一次性反超兩座城市,鄭州是怎么做到的?
鄭州師范學院國家中心城市研究院院長、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長喻新安將其歸結為名義增速與實際增速的差異。
“統計公報說的GDP數額,一般是用名義增速算出來的GDP,而統計公報描述經濟增速時,則一般用實際GDP增速。”按照他的說法,高科技產業、服務業占比較高的城市,名義增速會明顯高于實際增速,因為這些產業的物價上漲較快、財富增值較快,因此,按照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名義增速和GDP總量也會比較高,所以形成了“實際增速低但經濟增量反而大”的現象。
城叔測算了一下,無錫、長沙、鄭州今年上半年GDP增量分別為215.54億元、345.53億元、425.1億元,名義增速分別為3.3%、5.4%、6.7%。
不過,也有專家表示,做城市比較一般以統計局公布數據為準,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的區別僅在做學術分析時使用。
從半年報數據看,鄭州對長沙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二產上:2020年上半年鄭州還落后于長沙34.42億元,2021年上半年反超104.29億元,今年上半年進一步拉大至217.83億元。
不過,長沙第三產業始終壓鄭州一頭,加上在一產領域的優勢,二者的總量差距并未拉開。
至于無錫,“工業立市”特征很明顯,第二產業增加值不僅一直領先長沙、鄭州,今年上半年3221.86億元的成績還超過北京、杭州、天津等GDP前排選手。
但另一方面,第三產業又“限制”了其擴大優勢的可能。今年上半年,無錫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與鄭州、長沙相差374.72億元、465.21億元。
在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耀看來,無錫總是在一季度落后于長沙,以及三產遜色于另外兩座城市,是“完全符合規律”的。
“長沙和鄭州都是省會,省會中心城市的服務業占比今后還會不斷提高。”他還提到,這兩座城市常住人口均已經超過千萬,同時對全省消費市場、服務業具有引領帶動作用,在消費的規模、能級上自然比無錫更大。
在中部區域版圖上,武漢一直是“老大”。這次半年報釋放的信號是,“第二城”變數仍在。
1978年以來,鄭州與長沙的經濟規模相差不大,但前者長期保持領先,直到2006年——這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標志著促進中部崛起戰略正式形成。
2007年,長沙以10億元的微弱優勢實現反超,并在十年后率先跨過“1萬億”門檻。
2018年則是屬于鄭州的“高光時刻”,實現GDP突破萬億元、常住人口突破千萬人,邁上新臺階。也是這一年,鄭州再次跑在長沙前面。
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河南省統計局對鄭州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據進行了修訂,比初步核算增加526.8億元;
另一邊,長沙同期GDP則由統計公報中的“11003.41億元”縮減至“10405.63億元”。
不過,鄭州的優勢并沒有維持太久,2020年“中部第二城”再次交到長沙手上。
在河南省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任曉莉看來,兩座城市雖同屬中部,但又分屬南北,“北方城市在服務業,特別是生活性服務業方面會稍有欠缺。”
她還提到,和前幾年的大跨步相比,鄭州前進的速度“放慢了”,屬于“有進步但還不夠”,未來還需在科技創新、產業高端化等方面持續發力。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2440626
僅以反映GDP含金量的人均GDP這項指標為例,長沙早在1998年就完成了對鄭州的超越,并一直保持至今。2021年,長沙人均GDP達到12.96萬元,鄭州也突破10萬元大關。
不過,與無錫高達18.74萬元的人均GDP相比,中部城市仍有很大進步空間。
一次領先不代表完成超越。長沙、鄭州等后發城市的確在向無錫發起沖擊。按照年初設下的預期目標,無錫保“6%”,長沙、鄭州爭“7.5%”。
此前,無錫在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后五年的一大目標即是“推動地區生產總值邁上2萬億臺階”。
圖片來源:無錫發布
而鄭州、長沙前后腳也確立了“2萬億”的目標期,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間,三座城市免不了要有一番“你追我趕”。
在陳耀看來,無錫作為蘇南經濟強市,起步較早,產業基礎比較扎實,產業結構層次也相對較高,但近年來,蘇南地區的發展已不像過去那樣突出。
“應該說無錫現在的步伐沒有那么快了,這在發展過程中也是正常的,不可能一直走在前面,走一段可能會緩一緩,調整一下。”他表示,從創新驅動來看,后發城市更有優勢,能不能及時在新一輪科技變革中抓住機遇,對無錫未來發展“影響非常大”。
目前,無錫正集中力量打造太湖灣科創帶,“科技創新動力充分釋放”被列為未來五年的重中之重,“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實現倍增”“研發投入強度突破4%、達到發達國家標準”“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70%”很具體。
對照來看,鄭州、長沙對“創新”也相當迫切。
在湖南4月發布的《關于實施強省會戰略支持長沙市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創新”一詞出現48次之多,啟動“創新引領工程”,作為十大重點工程之一為長沙賦能——
支持長沙市依托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院所,加快建立具有全新機制的先進技術研究院和創新研究院,爭取國家在長沙市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支持建設國家醫學中心。
高標準建設岳麓山實驗室,打造種業創新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598649
科教資源雖不及長沙,鄭州并沒有“躺平”,而是舉全省之力集聚創新資源。城叔此前曾詳細剖析了“河南苦科創實力不強久矣”的來龍去脈,河南要建“國家創新高地”,鄭州必然要挑大梁。(猜你想看:《急了,河南真急了》)
根據年度計劃,今年鄭州的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要突破2.6%——2018年僅有1.74%,此外,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400億元;新增有效高新技術企業1000家,科技型企業1500家;新建省級以上研發平臺100家。
一個細節是,截至目前,科技部批準建立的10所國家超級計算中心,長沙、鄭州、無錫均在列。“超算”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產業,將為地方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助力。
比起鄭州長沙“纏斗”多年的“中部第二城”爭奪,新的賽場機不可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