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13 18:41:20
◎歐洲該如何破局?
每經記者 張凌霄 鄭雨航 每經編輯 高涵
隨著俄烏沖突不斷升級,美聯儲步履不停地大幅加息,近日,經濟學家任澤平撰文指出,歐洲有可能爆發全面經濟金融危機。
當前歐洲經濟指標的確在釋放明顯的負面信號。10月6日,歐盟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9月份歐元區綜合PMI終值錄得48.1,持續徘徊在榮枯線下。同時,9月歐元區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初值錄得10%,續創紀錄新高。剛經歷首相換屆和女王去世的英國,8月CPI同比上漲9.9%,接近40年來的最高水平。
圖片來源:任澤平團隊文章截圖
任澤平團隊分析稱,俄烏沖突導致歐洲能源極為緊缺,而大量難民涌入又進一步增加了其財政和就業壓力,疊加其本來就脆弱的經濟金融基本面,歐洲正面臨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通脹和經濟衰退。其團隊預測:“潛在的經濟危機爆發的國家,在歐洲。我們又進一步判斷英國為最危險的國家。”
其觀點主要有三。第一,歐洲是受到俄烏沖突影響最直接的地區,不僅僅是原油價格,各類農產品和化工產品的價格飆漲歐洲是第一受害者。英國的經濟動能在其早加息的作用下衰減更為明顯,歐洲(英國)恐怕難以承受這最后一擊。
第二,二線與一線國家的國債利差走闊與金融條件收緊漸漸在引發市場對于第二次歐債危機的擔憂,尤其是對于債務占比過高的國家。
第三,歐洲的部分二線國家政治形式相對歐洲大國不算穩定,疫情已經籠罩了兩年多,經濟發展亟待恢復,然而民眾“手中可支配收入并不充裕”,對政府控物價的手段不甚滿意,這樣的情況可能會有潛在的政治動蕩風險。
英國與歐盟是否將面臨一場空前的經濟凜冬?又該如何化解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對話頂級歐洲智庫布魯蓋爾研究所聯合創始人、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維綸(Nicolas Veron)、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前副院長、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王在邦,以及上海外國語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大國家戰略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忻華,一同探討歐洲的經濟風險。
【年初至今,在美元大幅走強的背景下,歐元和英鎊大幅貶值,歐元兌美元已下跌超過14.6%,英鎊兌美元貶值約17%。歐洲各股市債市均遭遇重挫,大量資金正從歐洲撤離。
歐洲主要經濟體的諸多研究機構也對歐洲經濟前景持悲觀態度。
當地時間10月8日,意大利工業家總聯合會在其發布的最新報告中,將對意大利2023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從今年4月的1.6%下調至零。同時,報告還指出,如果能源價格進一步上漲,或是天然氣供應持續受阻,則意大利經濟可能出現明顯衰退。
9月,法國財政部預計明年該國經濟增速將降至1%。
德國多家主要經濟研究機構在其聯合發布的今秋經濟預測報告中表示,受能源價格高漲影響,報告對德國的經濟前景表示悲觀,預計德國經濟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年初將陷入衰退。
此外,市場對歐債危機的擔憂也在逐步加深。作為歐洲債務壓力的重要觀測指標,德意兩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持續拉大,10年期英債流動性緊張,最高達到了5%。
種種跡象之下,歐洲是否已經看到了經濟危機的衣角?】
美元對其他貨幣匯率變化表 圖片來源:澤平宏觀
NBD:面對新一輪史詩級強勢美元周期,歐元和英鎊都出現大幅貶值。近期有專家提到,歐洲面臨潛在經濟危機,您是否贊同這一觀點?
維綸:歐洲的主要問題是能源市場問題,次要因素才是強美元。歐洲正面臨經濟低迷,但與 10 年前的歐元區危機相比,這和現在的情況不同。本次經濟低迷沒有太大風險?,F在的情況雖然也會帶來經濟困難,但歐盟的經濟事實上至少比 10 年前強得多。
王在邦:歐洲面臨潛在經濟危機,這個判斷有一定道理。一般情況下,在開放國際貨幣體系內,匯率變動下,不那么堅挺的貨幣更容易成為投機對象。
忻華:現在很多人都將目前歐洲的能源危機與1973年前后的美國能源危機類比,認為會出現與當年類似的滯脹、危機乃至經濟結構的持續變化。確實兩者有相似之處,并且當前整個歐洲應對能源危機的政策手段也與當年類似。
NBD:有哪些國家可能會率先面臨經濟危機?
維綸:我認為歐洲現在所面臨的經濟困難影響的是所有的國家,因為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是能源凈進口國。因此,他們都在遭受高昂能源價格的折磨,但我不會稱之為“崩潰”,我只會說他們比之前“更困難”。
王在邦:要說哪個國家會率先遭遇現實危機,還是要看哪些國家的經濟相對脆弱些??紤]到歐洲國家疫情防控已經基本放開,冬季可能還有一波疫情,俄烏沖突眼下還看不到政治解決的曙光,以及歐洲國家產業結構的差別,恐怕還是意大利、希臘這類國家的經濟韌性差一點。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可能遭遇的危機與以往的危機有顯著差別。這次危機不是過剩危機,而是供給不足引發通脹導致的消費下降。具體表現為生產和消費成本高企。所以,俄烏沖突久拖不決對實體經濟沖擊力可能更大,對德國、法國這些具有一定實體經濟優勢的國家來說,經濟衰退的風險更大一些。
NBD:您認為歐洲應以怎樣的策略來應對危機?
維綸:對歐盟而言,歐盟有很大的借貸和消費能力。應對能源危機必須花費大量資金,但如果你把歐盟視作一個整體,那么它是可以負擔得起這筆錢的。針對個別成員國,事情會變得更復雜,因為歐盟內部并沒有建立起一個真正的“財政聯盟”。
歐盟不是一個簡單的組織,歐盟不會獨立決定某個政策,然后讓其他國家選擇接受或不接受它,而是一切都通過協商。所以這非常復雜。需要很多時間。
現在歐洲已經在建設基礎設施以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包括液化天然氣終端,還包括非碳能源基礎設施,例如風力發電設施,有很多投資正在進行。從長遠來看,歐洲應該能夠避免目前對俄羅斯的依賴,能源危機只是這個冬天和下一個冬天的問題,之后就會緩和一些。
歐洲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來應對能源危機,而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以最好的方式使用這筆錢,無論是在保護家庭還是公司方面,這是非常昂貴的,因此,在公共投資、監管、稅收和再分配方面存在許多復雜的公共政策問題。
王在邦: 歐洲面臨危機的癥結在于對俄制裁推升能源價格和生產消費成本,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考慮兩個途徑。要么推動俄烏沖突政治解決,解除制裁。要么實行金融管制,英鎊歐元等主要歐洲貨幣暫停自由兌換,控制資金外逃。
【任澤平團隊在最新的報告中預測:“潛在的經濟危機爆發的國家,不在新興市場,而在歐洲。我們又進一步判斷英國為最危險的國家”。
當前英國的政治和經濟都處于動蕩之中。
上月,特拉斯政府推出50年來最大規模減稅后,英國遭遇股匯債“三殺”,之后,持有大量國債的英國養老金基金陷入了爆雷危機。特拉斯的支持率也已驟降至-59,甚至低于此前鮑里斯(-53)和科爾賓(-55)的歷史最低點。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將英國的評級從“穩定”下調至“負面”,為“AA-”級,其中占權重最高的原因是“減稅和預算赤字”。
英國經濟前景也已敲響警鐘。英國央行此前警告稱,英國經濟已經進入哀退,預計2022年第三季度GDP萎縮0.1%,將連續第二個季度萎縮,符合技術衰退的定義。
此外,英國近期和歐盟就“脫歐”協議中的“北愛爾蘭議定書”再度展開了博弈。如果北愛爾蘭地區按照協議規定留在歐洲單一市場與歐盟關稅同盟內,勢必將加劇北愛地區的政治不穩定性。
如此嚴峻的內外環境之中,英國應該如何找到應對之法?】
英國政府上月公布財政計劃后英鎊大幅貶值 圖片來源:彭博社
NBD:英國首相特拉斯出臺減稅政策,試圖拉動經濟與刺激消費,但上周,其內閣已放棄這項決策。您認為放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忻華:特拉斯內閣宣布減稅,直接目的是想要刺激經濟,增加產出,提升經濟的繁榮程度和增長速度。因為一般認為減稅后,銀行商業利率會下降,企業投資活動會增加,個人可支配收入也會增多,消費和產出都會增加。英國經濟目前最大的困難,首先是如何實現經濟持續平穩的增長。
由于整個歐洲出現能源短缺和價格飛漲,迅速拉高了英國的整體物價水平和商業成本,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市場恐慌和悲觀的預期,因而英國的減稅政策未必能拉高消費與投資的需求,很容易導致滯脹,同時也給英國政府的財政運行帶來沉重的壓力。
NBD:您認為英國是出現經濟危機風險最高的國家嗎?
忻華:對英國來說,如果英鎊進一步貶值,就表明國際市場和國際投資者對英國經濟增長的信心嚴重不足,進而會導致英國國內通脹持續上升,增長可能較為緩慢甚至停滯,政府財政收入難以增加,承受更大的壓力,不得不依靠更多的舉債,這將進一步減少國外投資者對英國經濟和財政的信息,導致政府不得不抬高舉債的利息等成本,可能會導致政府財政赤字不斷增加,甚至可能會出現破產的危險。這個觀點有一定道理,當然英國狀況未來究竟如何,需要進一步觀察。
NBD:您認為英國應該如何提振經濟,實現“破局”?
忻華:總體而言,歐盟和歐洲大陸國家對英國脫歐這件事,一直耿耿于懷,對英國的態度一直相當苛刻,將英國驅逐出歐洲單一市場的意志相當堅決,而歐盟目前很可能因能源危機遭受重創,其在尖端技術與前沿產業的領域明顯缺乏活力,在戰略安全層面又始終受制于美國。
英國要“破局”,很難。英美自貿協定談判被凍結和英歐關系緊張這兩個問題,在短期內是不可能解決的,這是由美國和歐洲大陸目前的內部政治形勢決定的。一方面,英國不得不在美國和歐盟之間反復騰挪輾轉,反復轉圜,力求尋找更大的戰略空間。
另一方面,英國必然會尋求在亞太-印太地區尋求更多的市場機會,與日本、韓國和東盟等亞洲經濟體發展經貿合作,甚至可能尋求建立某種較為發達的自貿架構。
【在歐洲各國政府苦苦應對高通脹和經濟放緩之際,多國持續爆發抗議和罷工游行。值得注意的是,許多示威游行活動均由右翼政黨組織。在一些歐洲國家,右翼黨派甚至已經走到政治舞臺的中央。
在10月4月和6月舉行的總統大選與議會大選中,法國右翼政黨國民聯盟以“歷史最佳得票戰績”一躍成為第三大政黨。
上月,意大利兄弟黨領導的中右翼政黨聯盟在選舉中獲勝,由邊緣小黨一躍成為議會第一大黨。
極右翼政黨瑞典民主黨也在議會大選中以21%的得票率從議會第三大黨上升為第二大黨,持續2010年進入議會以來不斷上升的勢頭。
歐洲政壇正在面臨一場新的變革?】
NBD:現在歐洲地區政治生態的外部環境是什么樣的?
忻華:目前是非常時期,俄烏沖突遷延不決,甚至可能出現進一步的升級,一旦升級,能源會更加短缺,通脹可能進一步抬高,英國生產廠家和商家的生產與商業運營的成本會進一步抬升,因而投資需求很難僅僅因為減稅或央行降息就馬上增加。
同時現在離冬季越來越近,歐洲大陸的供氣不足,歐洲普遍預期這個冬天將出現能源價格的高企和生活開支的大幅度增加,這迫使普通居民家庭做更多的儲蓄或準備,以應付今冬很可能出現的高昂的取暖等生活成本,因而消費需求也很難提高。
俄烏沖突導致歐洲戰略形勢的持續緊張和歐俄關系的持續惡化,大國地緣政治斗爭隨之加劇。
NBD:我們注意到,意大利已經選出了一位“右翼”總理,那歐洲內部的政治生態產生了哪些變化?其最主要矛盾是什么?
王在邦:當前歐洲社會處在一種風雨飄搖的半失控狀態。其根源就是歐洲政治被外部勢力操控,歐洲高層在涉及本國根本利益和所謂價值觀孰輕孰重問題上迷失自我,導致政策決策脫離本國大多數居民的現實利益需求,并導致民粹主義和極右翼勢力滋生蔓延。
這種情況反映出,歐洲精英經歷過“冷戰”和“后冷戰”長期的對于兩次世界大戰的反思,自認為脫胎換骨地告別了過去,走上了后工業文明時代,實際上以進化的形式完成了整體退化。我個人認為,歐洲政治經濟社會需要一次徹底的自下而上的反思調整。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9765630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