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01 23:49:25
此番聯動調整后,陜西黨委政府將由兩名“65后”搭班,其中,趙一德(1965年2月生)系目前全國最年輕的省級黨委“一把手”,趙剛(1968年6月生)為第二年輕的省級政府“一把手”。當外界普遍用“年輕”形容新一屆黨委政府時,陜西如何闖出“年輕而有活力”的新局面同樣引人關注。
每經記者 淡忠奎 余蕊均 每經編輯 楊歡
陜西接連迎來重磅人事調整。
據“陜視新聞”微信公眾號消息,12月1日上午,陜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閉幕會)召開。會議決定:接受趙一德辭去陜西省省長職務。會議經表決,決定任命:趙剛任陜西省副省長、代理省長。
在此之前,11月27日,趙一德已出任陜西省委書記。此番聯動調整后,陜西黨委政府將由兩名“65后”搭班,其中,趙一德(1965年2月生)系目前全國最年輕的省級黨委“一把手”,趙剛(1968年6月生)為第二年輕的省級政府“一把手”。
圖片來源:延安新聞截圖
履歷顯示,現年57歲的趙一德是浙江溫嶺人,在浙江溫州、衢州、杭州等地工作30余年,2018年3月首次跨省交流,出任河北省委副書記,2020年8月轉崗陜西,即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省級政府“一把手”。
54歲的趙剛是遼寧新民人,1993年參加工作,20多年間一直“扎根”央企,2018年10月轉入仕途,“空降”陜西擔任副省長,次年1月,履新陜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書記,今年5月,趙剛當選陜西省委副書記,直至此番履新。
當外界普遍用“年輕”形容新一屆黨委政府時,陜西如何闖出“年輕而有活力”的新局面同樣引人關注。站在沖刺“3萬億”GDP的關口,西北重地陜西迫切需要挖掘新動能,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帶著多年深耕制造業和國際市場的經驗而來,代省長趙剛的考驗剛剛開始。
1986年,18歲的趙剛考入有“國防七子”之稱的北京理工大學,在力學工程系先后拿下學士和碩士學位。長達七年的專業積淀,使其在1993年畢業伊始就進入中國北方工業公司(以下簡稱北方公司)——“兵器行業國際化經營主力軍”。
在此后長達20年的時間里,趙剛陸續擔任北方公司中東地區處副處長、國貿一部中東地區部副經理、駐伊朗德黑蘭代表處代表、人力資源部主任、總裁助理兼研發部總經理、副總裁等職,于2007年12月開始擔任北方公司總裁,正式掌舵這一國際化龍頭企業。
在趙剛掌舵期間,北方公司開啟“跨界”整合石油、礦產等海外資源的先河。在2013年接受媒體采訪時,他亦反復提及“轉型”:“外貿企業所具有的優勢就是熟悉海外的市場機制,認識海外的客戶,而現在北方公司應該由一個具有市場優勢的企業向具有市場優勢、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等綜合優勢的企業來轉型。”
此外,趙剛對國際化和資本運作也有著深刻的理解,比如北方公司的“金橋工程”,即為客戶提供系統性金融解決方案,把“差錢”的客戶變成“不差錢”的客戶,從而促成成交與合同生效。
北方公司轉型成效頗為顯著,僅“十一五”期間累計繳稅就達14億元,如今已然成為年營收超2300億元的大型跨國企業。
2013年9月,趙剛履新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任副總經理。四年后,他北上黑龍江,擔任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當時的一個現實背景是,作為我國重型機械制造企業龍頭,中國一重從2014年起連續三年虧損,2016年虧損額高達57億元,是當時“最困難的央企之一”。
在趙剛到來前一年,履新不久的董事長劉明忠已經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在兩人的“合力”推動下,中國一重2017年全面扭虧,2018年營收和利潤總額分別達137.8億元、2.86億元。
2018年10月,趙剛正式轉入仕途。在當時,中國一重舉行干部大會,歡送趙剛“調任陜西省副省長、黨組成員”。趙剛在會上表示:“在一重工作期間,感受了什么叫‘大國重器’,我們所從事的事業和平臺是共和國離不了的。”
初到陜西,副省長趙剛分管科技廳、工信廳和國資委等部門的工作。2021年1月,趙剛再次履新,晉升陜西省委常委,同時擔任延安市委常委、書記。自此,趙剛開始主政一方,掌舵這座西部能源重鎮的走向。
延安處于陜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石油工業對當地經濟總量的貢獻一度達到70%以上。和很多資源型城市一樣,延安經濟發展的“癥結”在結構、難點在結構、突破點也在結構。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640146
這既涉及改造提升原有產業,又涉及培育新興產業。趙剛表示:“要堅持把創新作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用好秦創原(延安)創新促進中心,引進更多產業發展所需的創新資源要素……著力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的技術瓶頸,推動產業提質增效,不斷增強造血機能”。
他曾多次赴秦創原(延安)創新促進中心調研政策落實情況,并指出要更好地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催生更多的科創項目、科創企業。
有當地媒體報道,截至今年8月,通過主動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延安已組建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20個市級科技創新平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236家、高新技術企業56家,并高效精準對接創新成果與產業需求100余項。
這些創新要素的聚集,逐漸給延安的產業轉型打開新的想象空間。在趙剛任期內,“延榆一體化”成為另一個重要關鍵詞。
在今年延安市政協六屆一次全會上,市政協常委、民建延安市委會副主委喬錄就“關于推動延榆一體化加速陜北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作大會發言。他說:“這是我第三次提交相關提案。延安和榆林同在黃土地,共飲黃河水,同唱陜北民歌,地緣相連、人文相親,自古以來就是一家人。”
趙剛在聽取發言后感觸頗深,安排市長嚴漢平帶隊編寫《協同推動陜北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方案》,組織相關部門負責人到榆林對接部分事宜。今年8月,延安和榆林正式簽訂《延安榆林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延榆一體化邁出了歷史性步伐。
去年,陜西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8萬億元,站在“3萬億”的門口,陜西尋找經濟新動能的動力有增無減。
今年前三季度,陜西GDP增速為4.8%,較上半年加快0.6個百分點,高于全國1.8個百分點;總量上也甩開“老對手”江西近300億元。
對此,有分析認為,省屬企業為陜西經濟穩增長發揮了“壓艙石”作用——前三季度,全省省屬企業實現營收11680.6億元,同比增長5.3%;實現利潤總額640.8億元,同比增長78.9%。
外界或許沒有注意到,陜西醞釀“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已多時。這里面,除了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還特別強調控制力和抗風險能力。
圖片來源:西安發布
今年1月,時任陜西省長的趙一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今年將“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推動陜西西安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取得明顯成效,加快政府投融資平臺轉型升級,努力在央企入陜、戰略重組、混改經營、治理監管等方面取得新的標志性成果和突破性進展。”
公開消息顯示,截至7月底,陜西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已基本完成。其中,作為陜西唯二的世界500強企業之一,陜煤集團今年的排名前進了11位,旗下混合所有制企業占比達到50%。
與此同時,旨在打造國企改革“升級版”的陜西西安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簡稱“陜西西安綜改試驗”)仍在全力加速中。
作為國企改革專項工程,陜西西安綜改試驗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推進央企、省屬企業、西安市屬企業協同發展,讓區域內國資國企形成“一盤棋”、擰成“一股繩”,通過“央地聯動”,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一個可供參考的數據是,2020年9月至今年9月,陜西與央企累計簽約項目417個,總投資額10083.13億元,突破萬億元大關;318個項目落地,落地率76.26%——項目、資金、資源,對地方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而掀起這場合作高潮的“起點”,則是2020年9月舉行的一場央企進陜推進大會,由陜西省政府和國務院國資委共同舉辦,主題為“深化融合發展助力追趕超越”,出席嘉賓包括時任國資委主任郝鵬(現已履新遼寧省委書記)、時任陜西省委書記劉國中,以及趙一德和趙剛。
此后,陜西還專門組建了央企進陜工作專班,印發《央企進陜長效工作機制》,重視程度可見一斑。今年3月底,作為專班組長,趙一德主持召開央企進陜項目推進落實專題會議。他強調,要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更大范圍與中央企業加強合作,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接下來,怎樣推動央企的技術優勢、品牌優勢與陜西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更好地融合,也是趙剛需要回答的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