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27 10:03:24
每經編輯 畢陸名
12月27日,中外人員往來暫行措施發布!明年1月8日起實施。同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6日發布了《關于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2023年1月8日起,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各成員單位: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現制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后中外人員往來暫行措施,于2023年1月8日起實施?,F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遠端檢測
來華人員在行前48小時進行核酸檢測,結果陰性者可來華,無需向我駐外使領館申請健康碼,將結果填入海關健康申明卡。如呈陽性,相關人員應在轉陰后再來華。
二、入境檢疫
不再對入境人員實施全員核酸檢測,對健康申報正常且海關口岸常規檢疫無異常者,可放行進入社會面。
健康申報異?;虺霈F發熱等癥狀人員,由海關進行抗原檢測。結果為陽性者,若屬于未合并嚴重基礎疾病的無癥狀感染者或輕型病例,可采取居家、居所隔離或自我照護,其他情況提倡盡快前往醫療機構診治。結果為陰性者,由海關依慣例按照《國境衛生檢疫法》等法律法規實施常規檢疫。
三、國際客運航班
取消“五個一”“一國一策”及客座率限制等國際客運航班數量管控措施,分階段增加航班數量,優化航線分布。簡化機場入境航班處置流程,提高機場運行效率,加強重點城市航班接收能力建設。各航司繼續做好機上防疫,乘客乘機時須佩戴口罩。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036029
四、來華簽證
進一步優化復工復產、商務、留學、探親、團聚等外籍人士來華安排,提供相應簽證便利。
五、口岸運行
優化配套管理措施,保障各類口岸貨運盡快恢復至疫情前水平。調整陸路口岸“客停貨通”政策,在綜合評估的基礎上逐步恢復陸路口岸客運出入境(含邊民往來)。逐步恢復水路口岸客運出入境。對國際郵輪,先開展試點,再逐步放開。為中外籍船員在中國境內換班提供更多便利。
六、出入境旅游
根據國際疫情形勢和各方面服務保障能力,本著試點先行原則,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游。
與此同時,國家衛健委26日晚發布公告:
一、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二、經國務院批準,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采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再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高效統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穩妥有序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有力有序有效應對調整后可能出現的風險,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6日發布了《關于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
《方案》指出,綜合評估病毒變異、疫情形勢和我國防控基礎等因素,我國已具備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由“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的基本條件。2023年1月8日起,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對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實行隔離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觸者;不再劃定高低風險區;對新冠病毒感染者實施分級分類收治并適時調整醫療保障政策;檢測策略調整為“愿檢盡檢”;調整疫情信息發布頻次和內容。依據國境衛生檢疫法,不再對入境人員和貨物等采取檢疫傳染病管理措施。
主要措施包括:進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率;完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治療相關藥品和檢測試劑準備;加大醫療資源建設投入;調整人群檢測策略,社區居民根據需要“愿檢盡檢”,不再開展全員核酸篩查;分級分類救治患者;做好重點人群健康調查和分類分級健康服務;強化重點機構防控;加強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強化疫情監測與應對;倡導堅持個人防護措施;做好信息發布和宣傳教育;優化中外人員往來管理。
上述消息發布后,多個平臺的國際機票瞬時搜索量成倍增長,多位行業內人士預計目前仍在高位的國際機票價格也將逐漸降低。據第一財經報道,同程旅行平臺數據顯示,全平臺國際機票瞬時搜索量增長850%;簽證搜索量瞬時增長10倍。中國游客最關注的海外目的地排名前三為:日本、韓國、泰國。出境游主要搜索用戶來自于北京、上海、廣州三地。
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消息發布后15分鐘內,國際機票瞬時搜索量增長7倍,熱門目的地為泰國、日本和韓國。不過,在我國取消對入境人員的管控措施的同時,部分國家開始增加對來自中國的旅客的核酸檢測要求。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第一財經、國家衛健委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49339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