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24 18:36:02
◎“今年我們的單量比2021年明顯多很多,具體數據沒有統計過,但收入都提高了,從工資條是能看出來的,大概比往年多30%,多勞多得?!?/p>
每經記者 王佳飛 每經編輯 陳夢妤
年前的工作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還未完工的裝修現場見到小杜師傅時,他正在打電話,溝通別家裝修的施工細節問題。
掛掉電話后,他笑著說:“忙,今年(2022年)這一年確實很忙,眼下這家收尾的活干完今天還有4家,結束肯定很晚了。”
不久后他就又接了電話,和對方溝通櫥柜的具體尺寸。
小杜師傅對工作和生活充滿了樂觀,即使回憶起2022年北京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他也是說:“當時很多師傅都被封在各個村里頭,買菜很貴,就算是社區發菜了,很多師傅也不會做,公司的主管們就會挨個村子給師傅們送去補給,讓我們心里挺暖的。”
小杜師傅,大名杜江鋒,是貝殼旗下被窩家裝的裝修師傅,專業是木作工,具體負責櫥柜、木門等項目的安裝。
提到自己的2022年,小杜師傅說:“這一年中,我感覺自己整體服務意識水平更高了,工作技能也有很大提升,活兒量上來了,技術肯定會更加熟練。”
小杜師傅更加開心地說:“今年我們的單量比2021年明顯多很多,具體數據沒有統計過,但收入都提高了,從工資條是能看出來的,大概比往年多30%,多勞多得。”
工作中的小杜師傅 每經記者 王佳飛 攝
忙碌,是小杜師傅對2022年的最大印象。
“北京2022年經歷了兩波比較大的疫情,所以中間積壓的單子比較多,疫情稍微緩和后,我們天天就是連軸轉狀態。不僅僅是正單,還有一些收尾的活兒,例如門有磕碰或者不可控的因素需要重新做,我還得返工,就是一邊干正單一邊收尾這么連軸轉。”
小杜師傅說,被窩的工作模式是在APP線上接單派單,類似于滴滴司機的操作,日??己艘惨唇訂瘟浚?ldquo;今年單很多,我們都能完成考核,我一般都得關掉接單選項才能稍微休息一下。”
小杜師傅2020年加入被窩,經過培訓后專注于細分的木作工,如今已經是熟手了,但學習依然是他常常掛在嘴邊的詞:“我在被窩成立時就加入了,有個朋友是鏈家的經紀人,當初是他告訴我在被窩有這樣一個機會,我就過來了。之前我在老家做小區運營工作,做裝修完全是從一個小白開始的,培訓過后就開始上崗。”
“我的師傅是一個老木匠,現在幾十年的老木匠很少了,我十分有幸跟著他學了很長時間。遇到比較難的問題該怎么處理,怎么處理更好,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時候我在思考,同樣的工作,別人為什么那么快,或者別人為什么那么好,對比平時我的一些做法,然后我再一點點改進,提高自個兒的專業技能。”
“現在我主要是裝櫥柜和門,我還想學一學怎樣裝大衣柜。”小杜師傅說得很具體。
在小杜師傅看來,自己從事的軟裝要比硬裝更能體現裝修品質:“軟裝是最出效果的,業主對裝修是否滿意其實更多的在于軟裝。”
聊起自己的工作,小杜師傅不假思索:“門縫跟柜體是要求平整度的,我調門縫還是比較細致的,看起來整體均勻一致,不光業主看著舒服,我自己看了也是很舒服的。我覺得平整度非常有必要,必須把所有門縫櫥柜都調得特別平。也得把打膠做好,打膠要合適,太粗了不好看,太細了也不行,不能糊弄事兒,歪瓜裂棗的很難看。”
小杜師傅講了一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有一戶業主對施工要求極其仔細,我們之前去了一個師傅,不知道什么原因被業主要求換人,主管就把我派去了。去了之后,我第一時間把浴櫥柜的下水器logo方向調了過來,讓logo正面顯示出來,方向就是正的了。這是一個很小的工作細節,logo位置確實不影響使用,很多師傅也會忽略這個事情,但業主看到后說‘就你了,剩下的活都你來做吧’。”
“其實有時候一個很小的細節就能打動業主。”小杜師傅說。
小杜師傅說:“我們現在所有工種分得很細,吊頂是吊頂,木作是木作,地板是地板,設計師的設計最終是由我們一線裝修人員來實現的。”
“2022年的遺憾啊,當然有,就是剛才說的,因為太忙了沒有時間學新技能,沒有學大衣柜的組裝。”
講起2023年的規劃,小杜師傅充滿精神頭:“我們現在在北京分了4個區,但從現在的接單量來看,人手是完全撐不住的,來年肯定要繼續招人,隊伍擴大后應該會出現更多管理事務,我現在是木作工的小組長,2023年我希望能夠在公司內部成為一個管理者的角色。”
“這個想法如果能實現當然最好,如果沒能實現,我就好好學習一下大衣柜安裝技術,和我現在的業務同時兼顧,兩邊的業務哪邊需要人,我就頂到哪邊去。”
采訪結束前,小杜師傅還透露,28歲的他應該會在2023年組建自己的小家庭。
“我精神頭很有的。”小杜師傅說。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佳飛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