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17 06:27:42
每經編輯 李澤東
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資深調查記者西摩·赫什2月15日在接受美國“立即民主”新聞網站采訪時表示,美國炸毀“北溪”管道是為了防止俄烏沖突期間,德國為應對嚴冬而與俄羅斯達成一致,同意開閘輸氣,因此要徹底切斷德國的退路,這也是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想做的事。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美國資深調查記者 西摩·赫什:早在2011年第一條“北溪”管道建成前很多年,美國就開始討論(俄羅斯的)天然氣和其他價格便宜的能源所帶來的威脅。他們認為,這些能源讓歐洲更愿意與俄羅斯進行貿易,但是我們想孤立俄羅斯,幾十年來都是如此。
赫什表示,美國并不希望看到德國和西歐與俄羅斯通過能源貿易建立緊密聯系,進而成為阻礙俄烏沖突戰事推進的“絆腳石”。
美國資深調查記者 西摩·赫什:他(拜登)是這么說的,“我與烏克蘭面臨一場大戰,這看起來會很糟。我想確保能得到德國和西歐的支持。我知道,冬天要來了,如果(戰事)進展不順,我不希望德國說他們要退出了,因為他們將因為沒有便宜的燃料而深受重創,他們的經濟將陷入困境”。
為掃清這一障礙,獲得德國和西歐的全力支持,炸毀管道切斷后路,成為美國的選項,盡管這會讓歐洲人在能源危機中掙扎。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美國資深調查記者 西摩·赫什:我認為這給歐洲人帶來的后果很可怕。這會導致即使他們身處危機之中,也只能完全依賴美國。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15日,赫什在網絡平臺上發布文章,以回應目前西方媒體的“集體沉默”。他寫道:“在我1972年至1979年期間擔任《紐約時報》的調查記者時,《紐約時報》刊登了我所寫的一切,即便不是全部,大部分也都刊發在了頭版?!度A盛頓郵報》作為我職業生涯里忠實的反對者,也在20多年前長篇刊文描述了我?,F在他們中沒有一家寫過一句關于管道事件的話,甚至都沒有引用白宮對我報道的事件的否認。”
另據央視新聞,俄羅斯常駐聯合國副代表波利揚斯基2月15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鑒于“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炸事件出現新的細節,俄羅斯已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申請,要求在莫斯科時間2月22日23時(美國紐約時間22日15時)召開會議,討論“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炸事件。
另據塔斯社15日報道,聯合國大會將于紐約時間2月22日15時恢復召開有關烏克蘭局勢的特別會議,屆時擬表決反俄決議。
據央視新聞報道,聯合國秘書長前特別顧問、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杰弗里·薩克斯日前指出,美國記者西摩·赫什近日對美國和挪威共同破壞“北溪”天然氣管道的爆料內容非常可信。
在去年“北溪”管道遭破壞后,薩克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直言,種種跡象表明“最有可能的肇事者是美國”。針對此次美國記者赫什的爆料,薩克斯指出,美國政府存在針對其他國家基礎設施采取秘密行動的大量前科。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 杰弗里·薩克斯:這是美國中情局和其他秘密部門的行動風格。一直以來他們破壞了很多基礎設施并掩蓋真相,但這次美國政府很難掩蓋,因為美國幾乎是唯一有動機、有能力,并且還事先揚言會終結“北溪”管道的國家。
薩克斯還進一步闡述,破壞“北溪”管道需要很高的技術要求,同時還面臨周邊國家的嚴密監控,很少有國家有技術能力在不被美國立即發現的情況下發動這類攻擊。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 杰弗里·薩克斯:“北溪”管道又大又厚又重,破壞管道面臨大量和困難的工程操作,這并不是一些簡單的操作,相信沒有人會質疑這一點。同時,事發地點還在丹麥的博恩霍爾姆島附近,面臨著美軍衛星和其他設施的監測,(破壞“北溪”)是難度很高的行動。
此前消息,據環球時報援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5日報道,美國普利策新聞獎獲得者、資深調查記者西摩·赫什在接受德國《柏林日報》采訪時表示,美國總統拜登當時因為害怕而遲疑不決,將炸毀“北溪”天然氣管道的時間從2022年6月推遲到9月,此舉導致美方放置的8枚炸彈中只有6枚爆炸。
2月14日在接受《柏林日報》采訪時,西摩·赫什透露了關于美方參與此事的更多細節。他說道:“是的,他們在演習結束前采取了行動。但在最后一刻,白宮緊張起來。(拜登)總統說他不敢去做。他改變了主意,給出了新的命令,要求能夠在任何時候遠程引爆這些炸彈……然而,人們擔心的是,如果炸彈在海水里待的時間太久,它們將會出故障,其中兩枚炸彈后來確實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圖片來源:新華社
根據赫什的說法,拜登最終在2022年9月下令引爆炸彈,此次行動的許多參與者在“情報部門擔任高級職務”,他們反感該計劃,“認為它是瘋狂的”。
據了解,當地時間2月8日,西摩·赫什在Scheerpost網站發布了一篇名為《美國如何摧毀北溪管道》的文章,該文章稱美國是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的幕后黑手。
據央視新聞,西摩·赫什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在網上發文寫道:“去年夏天,美國海軍潛水員在北約‘波羅的海行動-2022’軍事演習的掩護下,在‘北溪’管道安放了遙控爆炸裝置,三個月后通過遙控摧毀了‘北溪’管道。”
據赫什的文章,去年9月26日,一架挪威海軍飛機投下了一個聲吶浮標,在聲吶浮標的幫助下,之前安放的爆炸裝置被啟動,“北溪”管道就此被爆炸摧毀。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環球時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