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24 00:23:21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肖芮冬
近日,泉果基金上報了第二只公募產品,繼續選擇三年持有期的運作方式。
數據來源:記者整理 視覺中國圖 楊靖制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三年期產品近年來大受基金公司歡迎,特別是2020年以來,每年都有不少權益基金選擇三年期的模式。
如今,2020年成立的這些三年期產品陸續迎來首個三年期屆滿。從這些基金的表現來看,差異還是非常大,有的收益超50%,有的虧超20%。
28只三年期產品12只虧
近日,泉果基金上報了第二只公募產品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該產品或由從東證資管跳槽到泉果基金的剛登峰擔任基金經理。除了這一看點之外,還可以發現,該產品同樣選擇的是三年持有期的運作方式。在此之前,泉果基金的第一只公募產品也同樣選擇三年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三年期產品越來越受到各家基金公司的親睞,尤其是不少基金公司的明星基金經理,都選擇發行了三年期產品。
截至目前,Wind數據顯示,剔除三年期養老目標基金以及三年期債券基金,在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這些主動管理的產品中,就有超百只三年期產品(A份額、C份額分開計算)。特別是2020年以來,三年期產品大爆發。其中在2020年,這三類產品中就有28只基金發行成立,這些基金在2023年將陸續迎來首個三年期屆滿。
比如,成立于2020年2月21日的睿遠均衡價值三年持有混合,已于2023年2月21日開放贖回,并自2023年2月23日起調整限制大額申購的金額,從單日單賬戶10萬元調高到了30萬元。從業績表現來看,該基金截至2023年2月22日,成立以來的收益為40.6%,表現在同類產品中處于前二分之一的位置。不過從渠道的反饋來看,調高限額之后,部分渠道的銷售似乎并沒有火爆。
除了上述基金,其他三年期的產品,特別是2020年發行成立、2023年將陸續屆滿三年的產品,表現又如何呢?
Wind數據顯示,在28只2020年成立的三年期基金中,有12只基金自成立以來還是虧損,有17只基金成立以來的收益低于10%。顯然,如果持有這些基金截至目前,竟然有超40%的概率出現虧損。
這些基金處境比較尷尬
此外,從這些基金來看,已經有5只基金屆滿三年,除了上述提及的睿遠均衡價值三年,還有安信價值驅動三年、泓德豐潤三年持有、永贏乾元三年定開。其中,安信價值驅動三年表現較好,截至2023年2月22日,成立以來的收益超60%,最近三年收益超50%。
接下來,除了9月份,每個月都會有產品陸續屆滿三年,其中的分化越來越大。比如,成立于2020年3月16日的東方紅啟東三年持有,成立以來的回報超過50%;而成立于2020年3月18日的前海開源穩健增長三年,成立以來的回報為-9.39%;還有成立于2020年4月17日的南方瑞盛三年持有A,成立以來的回報為-8.15%。
除了這些基金,還有些基金自成立以來虧損超過20%。比如,成立于2020年6月30日的景順長城科技創新三年定開,成立以來的回報為-23.30%;成立于2020年8月28日的興全合豐三年持有,成立以來的回報為-20.74%。還有成立于2020年12月的東方紅睿璽三年C、廣發睿選三年持有,成立以來的跌幅也超過了2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0年底成立的這些基金處境比較尷尬,既沒有享受到2020年前期的市場上漲,又剛好成立在一個相對比較高的位置,后續也沒踩準結構性的機會,使得兩年多以來,業績調整比較明顯。
值得一提的還有,這些能夠發行三年期產品的基金經理,不少是市場上比較知名的基金經理,但是在三年的維度中,也很難都做到踩準市場的節奏。對于投資者而言,選擇三年期產品,一方面確實能夠避免追漲殺跌,如果買到業績好的產品,體驗還是比較不錯。另一方面,如果買到的產品在市場行情并不算差的情況下,還依然獲得負收益,那么可能三年等待會比較煎熬。
封面圖片來源:數據來源:記者整理 視覺中國圖 楊靖制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