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09 22:32:14
2023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第十四屆委員、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繼續圍繞“法治政府、法治中國”建言獻策。
日前,就“法治政府在當代”主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馬懷德,請他詳解法治政府為何與如何。他提出,要加快法治政府建設,推動政府治理現代化。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編輯 馬子卿
2023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第十四屆委員、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繼續圍繞“法治政府、法治中國”建言獻策。
日前,就“法治政府在當代”主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下稱“NBD”)專訪馬懷德,請他詳解法治政府為何與如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他提出,要加快法治政府建設,推動政府治理現代化。具體包括建立科學合理的法治政府評估體系和政府績效評價體系,為法律實施注入動力。
NBD:我們知道,“法治政府”是您多年來重點研究領域之一。近年中央和國務院明確提出“加快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請問在您看來,“法治政府”的基本內涵包括哪些?
馬懷德:深刻認識法治政府的基本內涵,對加快推進依法行政,早日建成法治政府至關重要。法治政府,應是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智能高效、廉潔誠信、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
具體而言,法治政府是職能科學的政府,即政府不能什么都管,也不能該管的不管。當前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事權財權匹配以及基層的綜合執法等,正是體現職能科學的要求。
法治政府是權責法定的政府,即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對政府而言,法律法規賦予的職權,既是權力更是義務還是責任。依法應當由政府行使的職權,政府既不能放棄,也不能任意授予其他組織行使。通過行政訴訟監督政府依法行政,把政府權力關進制度籠子,其中一個重要標準就是審查政府是否超越職權以及是否放棄履行職權。
法治政府是執法嚴明的政府,即政府實施憲法和法律是嚴格、公平、公正的。這也是老百姓特別關心的方面。與執法嚴明相對的是亂作為、暴力執法、不文明執法、不規范、不嚴格執法等。
法治政府是守法誠信的政府,即政府要守法,要講誠信。守法是政府履職的前提,如果連法律都不能遵從,那么政府就不可能是法治政府。任何缺乏足夠證據、沒有法律法規依據、超出法定權限、違反法定程序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此外,政府要講誠信,不能出爾反爾、反復無常。不能以政策調整、政府換屆、領導變動為由,隨意改變、收回已經生效的行政行為,否則就會損害相對人的利益,最終損害政府公信力。
NBD:請問應如何認識加快法治政府建設在當代的意義?
馬懷德: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作為專章加以論述,又將“扎實推進依法行政”作為其中的重要部分,圍繞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完善行政執法程序、強化對行政執法監督等內容進行重要部署。
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是推動政府治理現代化,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是規范和約束公權力、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根本舉措。
加快新時代法治政府建設對于深入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NBD:我國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同時,是否依然存在一些薄弱之處?
馬懷德:是的,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與建設法治中國的新目標新任務、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向往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要求新挑戰相比,我國新時代法治政府建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不足,比如依法行政的制度體系還不健全,行政執法體制不夠完善,行政執法中的不作為亂作為不規范現象仍然比較突出,行政爭議解決機制還不暢通,司法權威不夠,領導干部依法行政意識不強等。
NBD:請問應如何更加高效地推動法治政府建設?
馬懷德:在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進一步加快新時代法治政府建設,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問題導向,關注法治政府建設的薄弱環節,抓住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矛盾,回應法治政府建設的重大挑戰,并重點推進以下任務。
第一,健全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健全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是法治政府建設的基礎和前提。
一要抓緊研究和編纂行政基本法典,為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提供全面、完整、系統的法律規范依據。二要加快推進行政組織、程序、責任法定化,實現行政決策法定化,確保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尤其要盡快制定統一的行政程序法,建立各類行政活動的共通性程序制度,規范行政權力的行使程序。三要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比如國家安全、生態安全、涉外法治、網絡安全等國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以及公共衛生、文化教育、科技創新、反壟斷、防范風險等一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法律制度。四要系統總結“放管服”改革和行政復議制度改革的經驗,推動《行政許可法》《行政復議法》等法律規范及時修訂。五要回應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的法律問題。重視黨政合署辦公中“黨”與“政”的界限,理順依法執政與依法行政之間的關系,明確黨政聯合行為、黨政聯合發文的性質與救濟等法治政府建設中的新問題。
第二,深化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確保法律有效實施。行政執法是行政機關最主要的職能,也是與人民群眾聯系最直接、最密切的職能,嚴格執法是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內容。
首先,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行政執法體制是行政執法機關各自的權限劃分以及相互關系。要進行行政執法體制的頂層設計,修改法律制度,改革和完善行政執法體制。減少行政執法層級,加強基層執法力量;整合執法主體,推進綜合執法;理順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其次,要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進一步完善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加強對行政規范性文件的監督和管理,提升其法治化水平。高度重視行政執法裁量基準制定與管理問題,明確裁量基準的法律性質,確定裁量基準的制定主體和制定程序,確保裁量基準的內容不違反上位法,把握裁量基準與個案正義之間的適度平衡,有效推進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最后,建立科學合理的法治政府評估體系和政府績效評價體系,為法律實施注入動力。加強行政執法案卷管理和評查、行政執法機關處理投訴舉報、行政執法考核評議等制度建設,明確執法責任,杜絕利益性、牟利性執法,保障法律運行的剛性和硬度。
第三,暢通行政爭議解決渠道,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多元科學有效的行政爭議解決機制是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保障,其核心是處理好行政訴訟與其他行政爭議解決機制的相互關系。一要科學界定不同行政爭議解決機制的功能定位。行政復議應當作為解決行政爭議的主渠道,行政訴訟是解決行政爭議的最后一道防線,信訪是密切聯系群眾的制度化渠道,并非行政爭議解決渠道,而行政調解、行政裁決等機制應當在特定案件和各自領域內發揮相應作用。二要推進行政裁決、行政調解、行政仲裁等行政系統內行政爭議解決機制的法治化。行政機關解決糾紛具有力量完備專業技術強、快捷、廉價等優點。要充分發揮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行政調解的作用,引導人民群眾通過法定途徑反映訴求、解決糾紛、維護合法權益。特別是要發揮行政復議在解決行政爭議中的主渠道作用,通過修訂《行政復議法》,改革行政復議體制,完善行政復議程序,及時、有效地解決行政爭議。三要保障行政訴訟制度的有效運行,貫徹司法最終原則。行政訴訟是法院以訴訟方式解決行政爭議的法律制度,能夠通過司法程序理性解決官民爭議,化解和疏導相對人對政府違法行使權力的不滿,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要樹立法院司法權威,保障依法行使審判權,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同時也要有效防止行政濫訴和程序空轉,促進行政爭議的實質性化解。
第四,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切實提高全社會法治觀念。加快法治政府建設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
領導干部要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帶動全社會形成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要在育人上打基礎,從青年起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法治素質;要在選人上下功夫,將法治納入領導干部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要在管人上做文章,通過加強管理、嚴格監督,設置領導干部法治素養“門檻”,發現問題嚴肅處理,提高違法行為的發現率和查處率;要在做細上花氣力,在具體問題上檢驗法治意識,在細節上觀察法治素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