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26 22:28:53
每經記者 張壽林 趙景致 每經編輯 陳星
3月25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
論壇上,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創院院長海聞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海聞表示,CPI、PPI持續走低,反映了消費和投資仍相對不足,源頭在于信心和預期都需要進一步恢復。
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2月CPI同比增長1%,PPI同比下降1.4%。“現在從兩個數據來看,核心問題都聚焦于一點,即民營企業有沒有信心?能不能讓他們更多地去投資?只要它們加大投資,那么既促進了供給,又創造了就業機會,還增加了居民收入,從而也會進一步促進消費。”海聞指出。
談高儲蓄率:反映低消費意愿
NBD:2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0%,漲幅比上月回落1.1個百分點。大家普遍認為,中國是高儲蓄國家,請問高儲蓄與居民消費二者之間的關系如何?
海聞:高儲蓄率,說明大家未把錢用于消費,所以出現總需求不足。消費是總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中國約占40%,但在發達國家超過50%。
如果說,早年的高儲蓄率可能反映了投資的高回報率,那么現在的高儲蓄率則反映了低消費意愿。儲蓄和消費正好相反,在給定收入的情況下,儲蓄越多,消費越少。所以關于高儲蓄率的問題,我認為這說明現在大家消費的信心還不是很足。去年消費是負增長,今年前兩個月增長了3.5%,低于我們今年的GDP增長目標。目前消費者信心指數有所回升,但仍低于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最低點。
CPI同比水平較低,說明總需求未較好釋放,或是說消費增長緩慢。目前消費水平表現較低,在我看來有兩個原因。
一是在短期內,三年疫情使得人們某些消費習慣有所改變,部分供給也因疫情減少而未及時恢復,供給尚不能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這均需要時間逐步恢復。
二是從中長期看,消費還取決于人們的當前收入水平和對未來收入的預期。當前,不少行業依然不太景氣,工作機會較少,青年失業率較高,消費水平自然較低。若未來收入不確定或者工作不能保證,消費也會下降。唯有當經濟好轉,人們對未來的收入更有信心,此時才會有更多的消費。
因此,要真正解決這一問題,僅靠發放消費券顯得不足,而應更好地發展經濟,特別是發展民營經濟,從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人們有了更多的收入,消費自然就會上去。
談經濟復蘇:3月份后將步入正軌
NBD:今年2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請問您怎么看?
海聞:PPI下滑一方面是受國際生產成本如石油價格等下跌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反映國內的總供給增長不足。疫情過后,現有的生產能力必然要恢復,企業努力生產,將因疫情失去的產量盡快提上來。但企業是否繼續增大投資,繼續擴大生產,很大程度取決于對未來的預期和信心。
這方面,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問題不大,但民間固定投資增長率卻一直在下降,今年前兩個月僅有0.8%。因此,我們需關注民營企業投資和擴大生產能力的趨勢,而民營企業對未來的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又非常重要,因為只有民營經濟更多地增加投資擴大生產,才能更多地創造就業機會,從而更多地促進消費。
據統計,包括農村、民營企業、外商企業在內的民營經濟實際上雇傭了中國80%以上的勞動力。所以說要真正解決消費問題,就要解決收入問題;要解決收入問題,就要解決就業問題,就業問題后面就是企業投資和生產的問題,而民營企業投資和擴大生產的問題能否解決好,關鍵在于如何提高民營企業家的信心和預期。
現在從兩個數據來看,核心問題都聚焦到一點,即民營企業有沒有信心?能不能讓它們更多地去投資?只要他們加大投資,那么既促進了供給,又創造了就業機會,還增加了居民收入,從而也會進一步促進消費。
NBD:目前來看,您認為CPI和PPI的拐點會在什么時候到來?
海聞:3月份應比前兩個月好些。因為1~2月時逢春節長假,企業在生產方面相對放緩。去年12月至今年1月份,我國新冠病毒感染人數較多,隨后便進入春節,不少企業直到2月下旬才開始重新規劃今年和未來的發展。
此外,不少人也在觀望,希望通過全國兩會看到更明確的未來發展方向。因此我認為,3月份后,消費和投資應將進一步增加,經濟也應開始步入正軌。但是,中長期的發展還要看民營企業對未來的信心和預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