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06 18:06:24
每經記者 李星 每經編輯 孫磊
4月6日,乘聯會官網發布消息稱,初步統計,3月1日~31日,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量為159.6萬輛,同比持平,較上月增長17%;廠商批發量為195.5萬輛,同比增長7%,較上月增長22%。“從3月前四周來看,終端客流的轉化率不高,消費者觀望情緒重,整體需求偏弱。”乘聯會方面稱。
圖片來源:乘聯會官網
從上述數據來看,3月國內車市掀起的“價格戰”浪潮,并未對國內車市帶來明顯增量。進入3月之后,湖北省政企聯合打響了國內車市“價格戰”的“第一槍”,而截至3月中下旬,已有超過40家車企加入到了本輪“價格戰”之中,方式也各異。
對于本輪“價格戰”引起的原因,業界觀點不一。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本輪“價格戰”主要是“國六A”清庫引起的“價格踩踏事件”。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顏景輝則認為,更多是由于車企、經銷商想借助地方促消費政策與政府層面形成三方聯動,來實現階段性的價格促銷,以提升銷量和市場占有率。
而中汽協方面認為主要是四方面原因造成此輪大規模“價格戰”:一是國內傳統燃油車銷量低迷,庫存處于高位;二是“國六B”排放標準實施時間(2023年7月1日實施)臨近;三是在市場份額下滑趨勢明顯的背景下,嚴重依賴傳統燃油車的合資品牌,借促銷提高市場份額,搶先降價以掌握主動權和先機;四是地方政府要提振經濟,助力區域產業發展的拉動。
事實上,在本輪“價格戰”爆發之初,崔東樹就曾表示,該舉措對國內乘用車市帶來更多的是負面影響,并不會為3月的車市帶來明顯增量。“除了促銷力度大的城市,更多的消費者受到車企降價干擾,反而開始觀望。”崔東樹認為,大幅降價的“價格戰”行為,會打破車市定價邏輯,不利于車市的健康發展。
在日前召開的2023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包括蔚來董事長李斌在內的車企和產業鏈企業高管紛紛就3月的汽車“價格戰”發聲。李斌坦言:“最近的降價,搞得大家很難受。”
基于此,中汽協、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相繼發聲。中汽協方面呼吁,理性對待本輪汽車促銷,市場應盡快回歸正常秩序。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也表示,近期各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促銷政策,如果都效仿武漢,即只對所在地生產的汽車品牌進行補貼,這勢必造成汽車市場的分割和市場秩序的混亂。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國內乘用車累計零售量為427.5萬輛,同比下降13%;累計廠商批發量為502.1萬輛,同比下降8%。
崔東樹建議稱,車企謀求長遠發展,還需靠產品說話,應在產品技術質量、服務品牌力等方面下大功夫。即使要進行降價促銷活動,也不要把價格降太多,否則擾亂車市定價機制后,會影響市場的整體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本輪車市“價格戰”帶來更多的是負面影響,但其并不會對國內新能源車市走向造成實質性影響。崔東樹預測,2023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將有850萬輛的規模,或實現同比30%左右的增長。未來,中國汽車產銷有望突破4000萬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