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13 19:34:19
◎這是葵花藥業上市以來取得的最好業績,公司在OTC(非處方藥)領域的競爭優勢再次得到驗證。但在新藥研發領域,公司剛剛起步。記者注意到,2022年,公司明確了“兒藥是第一核心戰略”,并成立了北京葵花醫藥研究有限責任公司。但2022年,其研發費用同比減少近3成,2023年的戰略方針為將大部分資源投入到黃金單品打造和產品獲取中。
每經記者 林姿辰 每經編輯 董興生
近年來,兒童藥物研發創新利好政策頻出,給擅長打營銷戰的品牌兒藥企業帶來甜蜜的煩惱——如何在打造大單品的同時兼顧新藥研發?
近日,葵花藥業(SZ002737,股價23.87元,市值139.40億元)發布2022年年報,公司去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0.95億元,同比增長14.20%;實現歸母凈利潤8.67億元,同比增長23.0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9.71億元,同比增長127.78%。
這是葵花藥業上市以來取得的最好業績,公司在OTC(非處方藥)領域的競爭優勢再次得到驗證。但在新藥研發領域,公司剛剛起步。記者注意到,2022年,公司明確了“兒藥是第一核心戰略”,并成立了北京葵花醫藥研究有限責任公司。但2022年,其研發費用同比減少近3成,2023年的戰略方針為將大部分資源投入到黃金單品打造和產品獲取中。
作為以生產中成藥為主導,以“化學藥、生物藥”和“健康養生品”為兩翼的兒童藥龍頭企業,在葵花藥業2022年整體營業收入中,兒童健康板塊貢獻約43%收入。
分產品看,公司中成藥、化學藥、營養保健品和其他產品的收入結構變動不大,貢獻超7成收入的中藥產品仍是公司的收入主力,但12.18%的增速較上年同期下滑8.59個百分點。營養保健品則相反,該板塊在公司2017年半年報中首次出現,2021年時收入貢獻剛突破1%,但收入增速連年增長,去年同比增長57.02%至1.67億元,在總收入中占比達3.28%。
分渠道看,2022年,葵花藥業OTC端銷售占比82.94%,醫院端銷售占比13.58%,大健康和其他領域銷售占比3.49%。其中,大健康渠道的銷售收入增速為56.45%,遠遠超過處方銷售收入的8.10%。
這樣的增幅讓公司看到了大健康的廣闊市場。年報顯示,2022年,葵花藥業參股格樂瑞(無錫)營養科技有限公司,向大健康領域進行探索和滲透;同時,公司參投首都大健康產業基金,進行中長期產品、技術、渠道的布局,為未來發展尋找和拓展空間。
另外,黃金單品群戰略開始顯現成效。2022年,公司銷售額過千萬級的品種有94個,過5000萬級的品種有24個,過億級的品種有14個,過6億級的品種有2個,分別為護肝片和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顆粒。其中,護肝片被公司寄予厚望,即“2023年全力沖刺10億市場規模,制定20億目標的發展規劃”;同時公司還希望打造更多的“黃金單品”——這一詞語在年報中出現了27次。
不過,記者注意到,葵花藥業醫藥行業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無論是按照產品、地區還是銷售模式劃分,葵花藥業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均全線下滑。
圖片來源:年報截圖
2022年7月,葵花藥業首次在公告中提出“兒童用藥是公司第一核心戰略”,其背景是公司擬出資在北京設立全資子公司北京葵花醫藥研究有限責任公司,以利用區位優勢吸納及引入國內外兒童制劑領域專家,搭建專注兒童制劑技術研發平臺。致力于國內外優質兒童制劑技術引入、兒童仿制制劑研發、公司兒童用藥領域現有品種和技術的提檔升級。
這意味著公司有意加碼研發。實際上,2022年,葵花藥業對兒童罕見病、精神神經等臨床急需領域進行產品拓展,引入兒童罕見病產品氨己烯酸散、兒童精神神經領域特色產品咪達唑侖口頰粘膜溶液兩款兒童特色處方用藥,完成了對BD的探索。記者從公司方面得知,目前氨己烯酸散已開始國內銷售。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少婷 攝(資料圖)
但從費用看,2022年,葵花藥業仍延續了重營銷、輕研發的策略,研發費用同比減少28.36%至9461.44萬元,約占總收入的1.86%,不足銷售費用的1/10。另外,公司研發團隊連年縮減規模,年報披露研發人員數量為448人,同比減少16.26%。
對此,4月13日,葵花藥業方面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公司是品牌OTC企業,OTC端的整體銷售規模超過80%,消費終端以零售終端(藥店)、第三終端為主,產品兼具大消費屬性。(由于)大消費的特性,品牌的認知、認可會放大品牌拉力,所以在品牌建設、產品動銷、傳播推廣的投入相對較大。
另外,2022年,公司受外部環境影響,第四季度研發活動未按計劃完全開展,項目進度有所滯后。公司研發項目按研發進度結算,致研發費用有所下降。2023年,公司會根據實際項目情況,匹配研發費用。公司的戰略方針為將大部分資源投入到黃金單品打造和產品獲取中,為用戶提供相對完整的藥品及健康產品的解決方案。
而從研發方向看,葵花藥業年報披露的研發項目包括自主開展化學仿制藥一致性評價2項;在研化藥項目26個,主要聚焦在兒科、成人消化及婦科治療領域;在研中藥項目8個,主要集中于經典名方研發;在研保健品項目86個,主要集中于普通食品、保健食品、益生菌自有菌株研究等大健康領域;儲備功能性食品項目228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