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26 21:52:41
8月26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網信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金融知識普及月金融知識進萬家爭做理性投資者爭做金融好網民”活動情況。
每經記者 肖世清 每經實習編輯 馬子卿
8月26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網信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金融知識普及月金融知識進萬家爭做理性投資者爭做金融好網民”活動情況。
會上,央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局長余文建表示,根據人民銀行兩年一次的消費者金融素養問卷調查的結果,我國消費者金融素養水平穩步提升,消費者金融素養指數從2017年的63.71、2019年的64.77提升到2021年的66.81,在國際上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在G20國家中排名較好。
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王毅表示,2022年上半年,銀保監會系統接受處理銀行保險投訴21.28萬件,其中銀行業15.77萬件,保險業5.51萬件,投訴情況總體改善,增速呈現下降趨勢,特別是信用卡投訴增速下降顯著,財產險公司投訴和保險理賠投訴實現負增長。
近年來,隨著國民財富的日漸積累,金融消費者投資理財需求與日俱增。但“如何分辨金融產品的真偽”、“有沒有便捷可靠的查詢方式”、“遇到金融騙局如何維護權益”等仍是廣大投資者普遍關注的問題。
對此,余文建表示,針對金融產品真偽的辨別,我們為金融消費者總結了一套防金融詐騙的小貼士,叫做“一看二問三查四不要”。
“一看”就是看理財收益率和存款利息是否合理。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同志曾經提醒過廣大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二問”就是當遇到金融方面的疑惑時,要問正規的金融機構,或者問金融監管部門;
“三查”就是查金融機構是否有業務資格執照,查金融產品是否合規,查金融廣告是否違法違規;
“四不要”就是不要輕信不明信息,不要隨意透露個人信息,不要打開不明網絡鏈接,不要輕易匯款轉賬。
“關于金融產品的查詢方式,現在網絡非常發達,線上就有不少便利的金融產品查詢渠道。例如,通過中國理財網可以查詢銀行業理財產品信息。通過中國證監會資本市場電子化信息披露平臺、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信息公示頁面可以查詢各類基金管理機構及產品的基本信息。通過中國銀保監會官網或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可以查詢相關保險產品信息等。”余文建稱。
會上,余文建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金融詐騙屬于違法犯罪行為,受害者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留存好報案憑證,并及時向相關金融機構尋求凍結賬戶等幫助??傊蠹乙欢ㄒ亮裂劬?,不要盲目相信高收益和一夜暴富的神話,牢記要選擇正規渠道和產品,堅決遠離非法金融活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銀保監會發布《銀行保險機構消費者權益保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對于政策何時出臺,王毅表示,前期已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目前正在根據收集到的社會各界反饋的意見對《管理辦法》進行修改完善,預計年內印發出臺。
王毅指出,《管理辦法》是銀保監會在銀行業保險業消費者權益保護領域制定的基礎性、綜合性的文件。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銀行保險機構消費者保護的體制機制作出規定。二是從保護消費者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信息安全權等八項基本權利入手,全方位規范銀行保險機構的經營行為。三是對銀保監會和派出機構的監管措施和依法處罰、行業協會的工作職責作出規定。
“管理辦法也體現了一些特點。一是落實同類金融業務適用相同監管標準的原則。比如銀行機構和保險機構的同類業務適用相同監管要求等等。二是落實強監管、嚴監管的原則。突出對違法違規等機構和人員的問責。三是強化治理群眾反映強烈的亂象和突出問題,對有關亂收費、霸王條款、不當催收等問題的治理作出了規定、提出了要求。”王毅稱。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74391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