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09 17:09:33
每經記者 丁舟洋 杜蔚 畢媛媛 溫夢華 宋美璐 每經編輯 楊夏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個革命性的產品出現。”2007年,初代iPhone發布會上,喬布斯用這句話作為開場白。2023年,在WWDC23上,喬布斯的接班人庫克,終于再次說出了“革命性產品”這個詞。
對于沉浸式的新技術刷屏,除了數字消費者們的期待,對之更敏感的恐怕就是影視內容創作者了。作為藝術家受邀參加蘋果發布會現場的導演陸川表示,非常期待可以運用這些新技術來幫助實現數字內容創作的變革。
在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前一天,由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主辦的SHO未來·海上論壇——2023“影視+”產業大會在此舉行。
嘉賓對話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上海電影集團黨委書記兼董事長王健兒、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侯曉楠、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IMAX CHINA首席執行官孟丹青、蔚領時代創始人兼CEO郭建君、《中國奇譚》總導演陳廖宇、樂華娛樂CEO杜華等嘉賓首次同臺的論壇,一票難求。這些文化產業界的嘉賓們,共同探討了IP遇見AI的光影新視界。
每日經濟新聞很早就注意到AI時代的來臨和媒體AI發展的趨勢,并且在2019年啟動AI戰略。目前,每日經濟新聞的AI經歷了從從文字的智能化到視頻的智能化,到標準建立和輸出。自主研發的全流程AI視頻解決方案——雨燕智宣系統,將視頻制作時間縮短到秒級。在本次SHO未來·海上論壇——2023“影視+”產業大會上,每日經濟新聞董事長、總編輯聞達現場發布智能宣發與電影的無限可能,引發關注。
論壇現場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上海電影王健兒:
3年3億孵化“文創+科創”,重點關注上下游創新型企業
在論壇上,上海電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健兒宣布:由上海電影藝術中心與“上影新視野基金”共同發起“文創+科創”加速器計劃,今后3年將投入3億元資金,支持文化產業前沿科技項目的孵化和落地。3億元資金將重點關注文化產業鏈上下游的創新型企業,包含AIGC、大數據、web3.0、VR/AR/MR、“元宇宙”等前沿科技,以及科技與IP融合的創新體驗場景。
據介紹,上海影城作為該項計劃的重要承載地,將打造“SHO未來·路演秀場”,周期性組織SHO·路演秀、行業高峰論壇、行業閉門會等活動,為優質項目嫁接金融資本和上海電影集團的產業應用場景,讓前沿技術賦能產業的數字化升級。“SHO未來·路演秀場”將面向全國征集“科技+藝術”的前沿項目,所有路演項目都有希望獲得新視野基金加速器計劃的投資。
上海電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健兒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閱文集團CEO侯曉楠:
讀者未來可以走進每個故事,與主人公直接對話
“我們的作者非常辛苦,要每天連載,不斷創作,AI寫作的輔助功能可以大大提高效率。”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兼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副總裁侯曉楠在SHO未來·海上論壇上,首次聊起了閱文集團的AIGC戰略。
“為什么這次ChatGPT的出現讓大家對于技術有了一些驚喜和向往?就是在于生成式的AI,不管是文生文,還是文生圖,都產生了非常多的可能和期待。從閱文的角度,我們看到了這里有非常大的機會。”侯曉楠認為,作者需要享受創作的樂趣,“AI對于創作,就像是輔助駕駛,但不是自動駕駛。我們要給他們提供更多的輔助工具,這樣也能幫助作家迸發出更多好創作。”
《慶余年》《贅婿》《全職高手》《斗羅大陸》《斗破蒼穹》……在外界看來,閱文每年都有很多文學作品改編成了漫畫、動畫、電視劇、電影、游戲等,但侯曉楠直言,“其實還只是非常少的部分被改編了,這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產能和過往的技術。今年看到了AIGC,我們利用它可以將文本快速變成漫畫,保證生成動畫能力快速提升。”
侯曉楠透露,接下來閱文將使用AI賦能IP開發。“讓很多以前被埋沒的好故事成為IP,獲得改編機會。未來很有可能成為全民創作的時代,用戶可以創作自己的作品,形成自己的漫畫等。”
“AIGC也能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讀者和用戶。AI創作擁有非常多的互動可能性,我們現在內部就在嘗試把我們作品里的每一個主角復活。我們可以走進每個故事,可以和故事的每個主人公去交流。你不是在外界看一本小說、看一個故事,而是深入與之溝通、互動,甚至你還可以創作故事主角的形象。”
在侯曉楠看來,AI將給用戶和參與帶來無限可能。“我們希望讓AI和IP更深入的融合,我們叫它AIP,‘I’可以復用。AI技術能夠賦能藝術,給藝術帶來更多的可能。”
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兼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副總裁侯曉楠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IMAX中國首席執行官孟丹青:
大銀幕未來的沉浸式體驗還有許多可能
影院是觀眾接觸電影科技最直接的介質場所,在孟丹青履新IMAX CHINA后的首個春節檔,以高規格銀幕科技和娛樂體驗技術為核心的IMAX再次引領市場。春節期間上映的《流浪地球2》登頂IMAX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國產電影。
“盡管IMAX的銀幕數僅占中國(影院)銀幕總數的不到1%,但我們對中外各種類型影片的票房貢獻占比一直在不斷提升。比如,《阿凡達:水之道》的總票房IMAX貢獻22%,《流浪地球2》中占9%,《灌籃高手》上映首周末則達到10%,這充分體現了國內觀眾對于電影體驗需求的升級。今年電影內容的供應很豐富和多元化,我們期待IMAX能助力行業復蘇和電影市場恢復繁榮。”孟丹青稱。
孟丹青表示:“現在大家在大銀幕一起看電影與幾萬年前山頂洞人在篝火邊聽故事的本質是一樣的。社交群體在一起傾聽故事、體驗故事是存在于人類身上的行為DNA,是會延續的。”
孟丹青稱,電影人最愛的就是電影,我們也非常期待AI技術和電影的融合。“除了電影,大銀幕體驗也可以嘗試其他娛樂內容。IMAX在國際市場已經在嘗試呈現演唱會,體育比賽、電競比賽,除了電影,大銀幕的沉浸式體驗未來還有多種可能。”
IMAX中國首席執行官孟丹青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樂華娛樂CEO杜華:
“華華子”幫我分擔了很多工作
作為全國領先的藝人經紀公司,樂華娛樂CEO杜華表示:“其實半年前,我就特別想把旗下藝人都做成數字人,但大家都反對,不知道做出來是什么樣子,我自己就打了個樣,做了個‘華華子’出來,大家看了覺得非常有意思。”
杜華稱,“華華子”確實替代了她本人的很多工作。“比如我現在拍短視頻、直播,我都可以讓我的華華子來幫我做。我發現我自己真人直播的時候,同時在線也就1萬人,華華子播的時候可能同時兩三萬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它幫我節省了不少工作時間,讓我更有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
“我們會積極地擁抱AI。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在座的每一位都會擁有一個自己的AI數字人。”杜華說。
樂華娛樂CEO杜華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
每個人都要培養一個自己的AI學生
現場,在“IP遇見AI”圓桌對話環節,光線傳媒(SZ300251,股價8.92元,市值261.68億元)董事長王長田談到AI對電影行業的影響,稱與上一次數字電影取代膠片電影的技術革命非常相似。
王長田透露,光線傳媒已經將AI技術投入到新電影的生產中。面對AI,王長田強調了三點:第一是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AI助手;第二是每個人都要培養一個自己的AI學生;第三是把你做過的事情用AI重新做一遍。
“我們不會因為AI裁員,反而要聘用更多會使用AI的人才,開發更多的創意。”王長田總結自己對AI的態度。
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蔚領時代創始人兼CEO郭建君:
借力AI,看到永不落幕的電影
“AI助力下,內容的創作效率和精品程度會得到極大提升。”6月8日,在SHO未來•海上論壇上,北京蔚領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蔚領時代”)創始人兼CEO郭建君,從技術視角深入解讀了AI時代的創作生態。
“如果游戲能達到電影級的畫質,或者說我們在影視體驗過程中有一些比較好的互動,那是否我們會更有代入感?”郭建君表示,基于這樣的考慮,蔚領時代從兩年前開始,就嘗試著把游戲產業和影視工業進行結合,利用影視制作的手法來構建自己的數字資產。
在龐大的云端算力加持下,玩家、開發者將不受算力的限制,只需要考慮玩法、視覺效果和美術風格等,這樣可以讓更多優秀開發者使用海量的算力來創作心中的游戲等產品。“游戲與影視的結合可能不一定非得去橫店,在游戲引擎里,就能完成鏡頭語言表達和數字資產整合。”郭建君說。
“AIGC給產業帶來了全面變革,這種變革會給人更加強烈的沉浸感,不僅在大屏上、VR上,‘影視+’變成了可能。未來,AIGC能夠幫助更多年輕人釋放電影想象力表達。”郭建君期待,在AI各項能力支撐下,我們能看到永不落幕的電影。
“3D會有更好的視覺效果,但我們更關注一件事情,靈魂如何進去,進入到一部電影里面。”郭建君表示,在這方面,電影跟游戲能有較好的結合。
蔚領時代創始人兼CEO郭建君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
AIGC技術將幫助創作者更好地發揮創意優勢
在現場的“IP遇見AI”圓桌對話環節,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表示,AIGC可以有效降低創作門檻與成本,成為UGC、PUGC之外的新型內容生產方式。“AIGC技術將幫助更多創作者完成基礎性工作,進一步凸顯他們的創意優勢。B站社區及UP主的價值,將會進一步得到體現。”李旎表示。
目前全球內容行業尚未有明確的AIGC內容標準,無法準確定義什么是AIGC內容,其界限在哪里。李旎也在現場呼吁能有更多行業伙伴一起加入,共建行業規范,形成明確的管理監督制度。
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中國奇譚》總導演陳廖宇:
新技術最終是為人類情感需求服務
《中國奇譚》總導演陳廖宇表示:“我剛剛看到謝晉導演出現在熒幕上像是‘面對面’和我們說話時,我會想起這與人類幾萬年前的壁畫、幾千年前的石雕、幾百年前的繪畫有什么區別?表面上技術變化非常大,但它本質上都反映的是人類對美好事物的留戀……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人類情感上的追求,無論技術變化有多大,其實從來都沒有變過。”
“對于我們行業而言,AI首先是個很好的工具,會給我們的創作、設計等帶來很大的方便和改進,解放更多的勞動。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積極迎接它、使用它。”
“時代潮流之下,內容創作的外在技術和審美風格,肯定會隨著技術和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但內在核心和千年前其實沒有本質區別,都是以人為本,探討人所關心的問題。”陳廖宇表示。他強調,在迎接新技術的同時,不能忘記這些技術最終是為了表達人最真實的情感需求服務。
《中國奇譚》總導演陳廖宇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