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全國碳市場運行2周年:交易規模超110億元,專家稱行業單一影響交易活躍度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16 15:42:06

    ◎上海環交所公開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14日,全國碳市場正式運行兩年來,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約2.4億噸,累計成交額約為110.3億元。

    ◎中財綠指首席經濟學家施懿宸指出,當前階段碳交易價格過高會給企業帶來成本壓力,而且如果完全放開變成市場化,碳價很有可能會遭遇炒作?!澳壳罢呤窃O定區間值的方式,來防止價格波動過于劇烈,從趨勢上來看(價格)是向上走的。”

    每經記者 黃宗彥    每經編輯 魏官紅    

    7月16日是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碳市場)正式運行2周年的重要節點。根據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海環交所)公開數據,截至今年7月14日,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約2.4億噸,累計成交額約為110.3億元。

    作為助推“雙碳”目標順利落地、促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全國碳市場自落地以來就承載了多方期待。盡管成交時間只有兩年,成交規模已屬于全球領先水平。

    不過,由于全國碳市場還屬于發展初期,目前僅有電力行業被納入交易范疇,且從去年的成交量和成交單價來看,整體碳市場活躍度不高,去年成交量僅為0.51億噸,成交金額為28.1億元,相較2021年有大幅度下降。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高級學術顧問、中財綠指首席經濟學家施懿宸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是一個正?,F象,由于目前碳配額是由國家統籌發放,總量根據“歷史法”或“基準法”,需要跟上一年的需求和產能情況掛鉤。“上一年產能多,碳交易需求大,碳配額自然多,反之亦然。”

    至于我國碳交易價格較低的情況,施懿宸認為,一方面,碳交易價格過高會影響企業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國碳市場缺乏金融屬性,價格也不宜劇烈波動,調控在一個區間較為合適。“不過總體來看,(價格)趨勢是往上走的”。

    兩年交易規模超110億元,市場仍缺乏金融屬性

    上海環交所公開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14日,全國碳市場正式運行兩年來,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約2.4億噸,累計成交額約為110.3億元。

    據央視新聞日前報道,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陸新明表示,第一個履約周期的配額履約率達到99.5%,應該來講效果還是很好的。通過碳市場兩年的運行,企業減排的意識明顯提高,節能降碳改造的積極性明顯增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盡管交易規模創新高,去年全國碳市場成交量僅為0.51億噸,成交金額為28.1億元,相較2021年的1.94億噸、近85億元,有大幅度下滑。

    對此,施懿宸向記者分析稱,目前碳配額是國家統一發放,依據“歷史法”或“基準法”并參照前一年的配額和交易量。“當時銅從2萬元每噸漲到7萬元每噸,類似的制造企業需求就非常高,第二年的配額自然就高。當產能下降,相應的需求也下降,配額就定得少,交易量自然也會有影響。”

    也正是由于當前碳配額以免費發放為主,有觀點認為這種方式不夠市場化,影響了碳交易的價格發現。

    在6月下旬舉辦的2023阿里巴巴羅漢堂數字經濟年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曾坦言,“我國碳市場距離預期目標很遠,最大的問題就是配額免費,這種市場不可能對碳價進行正確定價。”

    在施懿宸看來,目前我國碳市場缺乏金融屬性。“之前有5家券商獲準參與碳交易,但做得怎么樣目前沒有更多信息,所以整個市場是缺乏金融屬性的。”

    不過他同時表示,當前階段碳交易價格過高會給企業帶來成本壓力,而且如果完全放開變成市場化,碳價很有可能會遭遇炒作。“目前政策是設定區間值的方式,來防止價格波動過于劇烈,從趨勢上來看(價格)是向上走的。”

    CCER將重啟 須警惕“漂綠”行為

    除了受免費配額影響,目前僅有電力行業被納入交易范圍也是抑制碳價和交易活躍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關行業擴容的呼聲日漸高漲。

    記者注意到,近日鋼鐵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專項研究第二次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提出了鋼鐵行業納入碳市場的初步方案。據了解,其他被重點關注的高排放行業,如石化、建材等也相繼召開了相關會議。

    毫無疑問,如果碳市場進一步擴容,將對交易規模和活躍度產生積極影響。

    至于哪個行業將優先被納入,外界有不同猜測。對此,施懿宸認為,對出口競爭力影響比較小的行業被優先納入碳市場的可能性比較大。同時,他指出,這與歐盟未來實施的碳邊境稅也會有一定關系。“一旦正式征收碳邊境稅,對鋼鐵、水泥、化肥等行業的沖擊比較大。因為歐洲汽車產業涉及的鋼鐵很多是從我國進口。”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的重啟也被提上日程。作為我國碳市場兩種最主要的交易產品之一,CCER自2012年上線,又在2017年被暫停交易至今已有6年。有觀點認為,市場上的自愿碳減排供給量遠低于需求量,如在此時重啟,將可能直接帶動自愿減排需求量的增長,從而增加碳市場的整體交易活躍度。

    施懿宸認為,CCER可以讓不是被控排的企業也有減排的動力,因為可以把碳排放權變成資產進行交易,何樂而不為。只是CCER不能泛濫,必須要制定一個標準,以及具有第三方的審查,否則就容易產生“漂綠”行為。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40023387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7月16日是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碳市場)正式運行2周年的重要節點。根據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海環交所)公開數據,截至今年7月14日,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約2.4億噸,累計成交額約為110.3億元。 作為助推“雙碳”目標順利落地、促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全國碳市場自落地以來就承載了多方期待。盡管成交時間只有兩年,成交規模已屬于全球領先水平。 不過,由于全國碳市場還屬于發展初期,目前僅有電力行業被納入交易范疇,且從去年的成交量和成交單價來看,整體碳市場活躍度不高,去年成交量僅為0.51億噸,成交金額為28.1億元,相較2021年有大幅度下降。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高級學術顧問、中財綠指首席經濟學家施懿宸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是一個正常現象,由于目前碳配額是由國家統籌發放,總量根據“歷史法”或“基準法”,需要跟上一年的需求和產能情況掛鉤?!吧弦荒戤a能多,碳交易需求大,碳配額自然多,反之亦然?!? 至于我國碳交易價格較低的情況,施懿宸認為,一方面,碳交易價格過高會影響企業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國碳市場缺乏金融屬性,價格也不宜劇烈波動,調控在一個區間較為合適。“不過總體來看,(價格)趨勢是往上走的”。 兩年交易規模超110億元,市場仍缺乏金融屬性 上海環交所公開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14日,全國碳市場正式運行兩年來,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約2.4億噸,累計成交額約為110.3億元。 據央視新聞日前報道,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陸新明表示,第一個履約周期的配額履約率達到99.5%,應該來講效果還是很好的。通過碳市場兩年的運行,企業減排的意識明顯提高,節能降碳改造的積極性明顯增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盡管交易規模創新高,去年全國碳市場成交量僅為0.51億噸,成交金額為28.1億元,相較2021年的1.94億噸、近85億元,有大幅度下滑。 對此,施懿宸向記者分析稱,目前碳配額是國家統一發放,依據“歷史法”或“基準法”并參照前一年的配額和交易量。“當時銅從2萬元每噸漲到7萬元每噸,類似的制造企業需求就非常高,第二年的配額自然就高。當產能下降,相應的需求也下降,配額就定得少,交易量自然也會有影響。” 也正是由于當前碳配額以免費發放為主,有觀點認為這種方式不夠市場化,影響了碳交易的價格發現。 在6月下旬舉辦的2023阿里巴巴羅漢堂數字經濟年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曾坦言,“我國碳市場距離預期目標很遠,最大的問題就是配額免費,這種市場不可能對碳價進行正確定價?!? 在施懿宸看來,目前我國碳市場缺乏金融屬性。“之前有5家券商獲準參與碳交易,但做得怎么樣目前沒有更多信息,所以整個市場是缺乏金融屬性的。” 不過他同時表示,當前階段碳交易價格過高會給企業帶來成本壓力,而且如果完全放開變成市場化,碳價很有可能會遭遇炒作?!澳壳罢呤窃O定區間值的方式,來防止價格波動過于劇烈,從趨勢上來看(價格)是向上走的。” CCER將重啟須警惕“漂綠”行為 除了受免費配額影響,目前僅有電力行業被納入交易范圍也是抑制碳價和交易活躍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關行業擴容的呼聲日漸高漲。 記者注意到,近日鋼鐵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專項研究第二次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提出了鋼鐵行業納入碳市場的初步方案。據了解,其他被重點關注的高排放行業,如石化、建材等也相繼召開了相關會議。 毫無疑問,如果碳市場進一步擴容,將對交易規模和活躍度產生積極影響。 至于哪個行業將優先被納入,外界有不同猜測。對此,施懿宸認為,對出口競爭力影響比較小的行業被優先納入碳市場的可能性比較大。同時,他指出,這與歐盟未來實施的碳邊境稅也會有一定關系?!耙坏┱秸魇仗歼吘扯?,對鋼鐵、水泥、化肥等行業的沖擊比較大。因為歐洲汽車產業涉及的鋼鐵很多是從我國進口?!?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的重啟也被提上日程。作為我國碳市場兩種最主要的交易產品之一,CCER自2012年上線,又在2017年被暫停交易至今已有6年。有觀點認為,市場上的自愿碳減排供給量遠低于需求量,如在此時重啟,將可能直接帶動自愿減排需求量的增長,從而增加碳市場的整體交易活躍度。 施懿宸認為,CCER可以讓不是被控排的企業也有減排的動力,因為可以把碳排放權變成資產進行交易,何樂而不為。只是CCER不能泛濫,必須要制定一個標準,以及具有第三方的審查,否則就容易產生“漂綠”行為。
    碳交易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