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首破20萬億!2022年我國“三新”經濟增加值增長6.5% 專家:數字技術正在改變農業農村發展途徑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28 21:50:53

    ◎2022年我國“三新”經濟增加值為210084億元,比上年增長6.5%,比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價增速高1.2個百分點

    ◎殷浩棟表示,數字技術正在改變農業農村發展途徑。滿足個性化、差異化需求的新商業模式為挖掘鄉村多元價值和農業增值提供了條件。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實習記者 石雨昕    每經編輯 陳星    

    7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經核算,2022年我國“三新”經濟增加值為210084億元,比上年增長6.5%(未扣除價格因素,下同),比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價增速高1.2個百分點;相當于GDP的比重為17.36%,比上年提高0.11個百分點。 

    “三新”經濟是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核心內容的經濟活動的集合。分產業看,2022年“三新”經濟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8457億元,比上年增長6.9%,占比為4.0%;第二產業增加值為92813億元,比上年增長6.1%,占比為44.2%;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08815億元,比上年增長6.8%,占比為51.8%。

    2022年我國“三新”經濟增加值為210084億元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2年我國“三新”經濟增加值首破20萬億,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速最快,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最大。近五年全國“三新”經濟增加值GDP的比重逐年穩步提升,從2018年16.1%提升到2022年17.36%。

    2022年我國“三新”經濟增加值首破20萬億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近五年全國“三新”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穩步提升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三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逐步提高,與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密不可分。

    數字信息技術在農業農村深度滲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2年“三新”經濟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速比2021年擴大0.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速下降1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下降8.5個百分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殷浩棟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一方面,相較于二、三產業,第一產業的數字化發展水平相對較低,“三新”經濟增加值的基數低,邊際變化會比較明顯;另一方面,得益于各類三農政策的持續支持,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農村一、二、三產融合進展較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有長足進步。未來這種發展趨勢可能會愈發明顯。

    “我認為農村現在所衍生出來的這些新業態新產業,與城鄉發展格局密切相關。在城鄉融合發展的格局下,要素的雙向流動變得更多。農村越來越多地承接城市消費,成為消費增長的重要載體,城鎮地區周邊多元化的鄉村旅游蓬勃興起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佐證。”

    殷浩棟表示,受到近幾年疫情影響,人們遠距離出行旅游受限,這種城市周邊休閑旅游大幅增長,為鄉村旅游的發展創造了機遇。此外,數字信息技術在農業農村深度滲透,進一步豐富了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比如云上農莊和云體驗等,給消費者提供消費、娛樂、休閑的多元化服務。

    “之前我們調研過一個案例,在四川內江市,有一個互聯網從業者組成的年輕團隊,他們通過把村內閑置倉庫改造成民宿,承包周邊的一些土地種植了農產品,又依托荒山開發了多樣的游玩設施,打造了一個具備多種功能的鄉村旅游莊園,然后通過互聯網推廣,把一個普通的小山村,打造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網紅旅游點,不僅帶動了周邊村民增收,也盤活了鄉村閑置資產。”

    數字技術正在改變農業農村發展途徑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應用經濟學院院長楊開忠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進入到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創新驅動是最重要的特征。從外部環境來看,全球正處在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中,為我國科技創新促進發展創造了很好的機遇。科技創新在我國高質量發展中一定會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殷浩棟表示,數字技術正在改變農業農村發展途徑。滿足個性化、差異化需求的新商業模式為挖掘鄉村多元價值和農業增值提供了條件。比如通過網上提前預定,消費者可以享受定制化服務。一方面,滿足了不同群體的個性化消費需求,促進居民消費;另一方面提高了產業效益和產品附加值,為原生態或傳統產業提供增值途徑,進而推動農業農村數字化轉型,助力鄉村振興。 

    楊開忠在談及科技創新賦能經濟發展時表示,一方面,政府部門要為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間的交流互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在內的“硬環境”和公共政策等“軟環境”。

    另一方面,企業要把握住綠色化和數字化的發展方向,更好地實現兩者融合。此外,人才是重要資源,要注重建立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舒冬妮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三新經濟 國家統計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