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20 00:18:20
每經編輯 孫志成
中介機構是房地產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近幾年房地產市場出現變化,中介機構向開發商“討薪”事件也時有發生。
近日,一份名為《關于深圳中原反饋墊付傭金相關事宜的通報》的文件在網絡上流傳,其中,關于“各開發商/代理商尚未支付深圳中原的傭金超過10億多元”的信息引發關注。
知名中介發文討傭金
網傳文件的落款為“中原集團行政總裁施俊嶸”,時間為2023年8月11日。
文件稱,近年來,房地產行業不景氣,開發商資金鏈斷裂爆雷,無法正常支付中原集團及旗下相關公司的銷售傭金,導致公司連續巨額虧損,經營舉步維艱。
據第一財經,名中原集團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證實了上述文件的真實性。
“按照房地產銷售行業多年來的慣例,銷售人員的收入包含基本工資和傭金提成,傭金提成需要在收到開發商/代理商的銷售傭金之后發放。”上述文件內容表示,中原集團成立45年以來一直執行上述的傭金提成發放制度,員工的基本工資部分,從來都是按月按時足額發放的,從未有任何拖延薪資或惡意欠薪的情況。
對于員工未收到的傭金,上述文件稱,如果要求深圳中原在未收到開發商/代理商銷售傭金的情況下先行墊付傭金,即使僅墊付基層員工的提成,需要墊付的資金金額已超過4億元,這將導致公司的經營更加困難?;谇笆龈鞣矫娴脑颍性瘓F和深圳中原在尚未收到開發商/代理商銷售傭金的情況下,并不具備先行墊付員工提成及合作方傭金的先決條件。不過,考慮到部分特別困難員工的生存困境,中原集團董事局決定,向有特別困難的員工發放特困撫恤金,有特殊需要的困難員工可以按照流程提交申請,由集團員工協會審核批復處理。
涉及恒大、寶能等
公開資料顯示,深圳中原屬于中原集團,中原集團成立于1978年,是一家以房地產代理業務為主,涉足物業管理、測量估價、按揭代理、資產管理、數據整合、投資移民等領域的大型綜合性地產服務企業。
公司官網顯示,目前,中原集團共有55000余名員工,2500間直營地鋪,在包括全球60座城市成立了分公司,業務輻射百城,成為了房地產代理行業的先行者和引領者。
據上海證券報,深圳中原是中原地產代理(深圳)有限公司的簡稱,是深圳大型的專業地產代理公司,自2001年起在二級市場的代理樓盤數量和銷售量,均占深圳房地產市場主要份額。
深圳中原為政府土地投資提供調研服務,為開發商提供全程咨詢策劃及銷售代理服務,為深港等地客戶提供住宅、寫字樓、商鋪、廠房租售經紀服務,以及按揭、評估等服務。
上述文件稱,近年來,房地產行業不景氣,各大開發商資金鏈斷裂相繼暴雷,無法正常支付中原集團及旗下相關公司的銷售傭金,導致公司連續巨額虧損,經營舉步維艱。據統計,各開發商/代理商尚未支付深圳中原的傭金超過10億多元,目在法院已經啟動訴訟追傭的金額達5.35億元,其中法院已經裁決,在強制執行的金額超過了4億元,待判決的金額1.35億多元。
目前,深圳中原起訴的主要開發商和項目,包括佳兆業、恒大、寶能、世茂、吉祥里。而近期上述被起訴的地產開發商也是各類消息頻出。
據第一財經,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第一財經表示,從債權人償付順位角度來看,中介銷售傭金的支付應該會被歸為普通債權,與一般供應商處于同一序列,償付順序在有擔保抵押等增信條件的優先債權之后,在優先股之前。
柏文喜表示,在追傭的過程中,房地產中介機構可以采取訴前保全的方式盡量多的查封對方的有效資產,以及關鍵往來賬戶,然后再與對方充分協商,雙方盡可能實現最大限度的和解,從而盡快的追回債權。
深圳二手房交易規模萎縮
從業人員大量流失
來自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的數據顯示,2020年至今,深圳二手房交易量持續走低。2020年至2022年,深圳二手房網簽錄得量(在深圳市房地產信息平臺發起的買賣合同份數,非最終成交過戶套數)分別為120295套、44375套、26853套,今年上半年的二手房錄得量為20852套,僅為高峰期2020年的零頭。
今年7月12日,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深圳二手房房產中介平均每人每個月的成交量是0.09套,折算下來一名中介一年只能賣掉1.08套房。
近年來,深圳二手房交易規模萎縮,導致從業人員大量流失。
“市場高峰期深圳有6萬多名星級中介(實名登記從業人員),現在只剩2萬多人,行業生存困難。”深房中協相關人士表示。此外,今年上半年深圳中介行業的“新人率”約21.6%。在行情火熱的2020年,49.3%的從業者是新人。
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指出,深圳二手房市場一季度“階段性小陽春”行情在進入4月份之后戛然而止,甚至從二季度開始,每月成交量持續下探,并重回去年疫情期間月均不足3000套的尷尬境地,歸根結底還是市場筑底后,市場信心仍未能徹底修復。進入下半年后,隨著新房銷售壓力的累加,一、二手房競爭的白熱化以及市場對于政策預期的減弱,在無任何托底穩預期政策的支撐下,市場近期恐難再現類似一季度“階段性小陽春”行情。
編輯|孫志成 易啟江校對|趙慶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證券時報、第一財經、上海證券報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