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21 22:10:18
每經記者 趙景致 實習記者 張宏 每經編輯 馬子卿
銀行理財存續規模首次被公募基金反超,暫時退居資管行業次席。近日,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銀行理財存續規模為25.34萬億元。而同期,公募基金的存續資產凈值合計為27.69萬億元。
經歷過去年兩次“破凈”后,今年年初理財收益率回暖,但上半年規模仍較去年末卻有所下滑,較2021年底的29萬億元規模則減少近4萬億元。
有銀行從業者對記者表示,銀行理財凈值化后本身不承諾保本,具有波動性,“我們在售賣理財時也有些擔心,怕出現凈值下跌,引來客戶不滿。”為穩定收益,理財公司目前已在大類資產配置上加配更多的“凈值穩定器”存款,以迎合投資者需求,然而,“穩定”和“收益”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招商證券銀行首席分析師廖志明指出,“今年理財從收益來看,與中長期限的債券基金比較,其實是明顯‘跑輸’的。”與此同時,業內人士也指出,“銀行理財也在‘公募基金化’,整個資管市場足夠大,未來兩類機構也是‘競爭+合作’關系,未來就看誰做得好。”
數據來源: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 視覺中國圖 楊靖制圖
銀行理財存續規模為25.34萬億元
在上半年理財報告出爐后,“公募基金規模首超銀行理財”的話題也引起了市場熱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銀行理財存續規模為25.34萬億元,而公募基金存續資產凈值為27.69萬億元,銀行理財規模首次被公募基金反超。
縱向來看,銀行理財規模也有所下降。盡管銀行理財6月末共存續產品3.71萬只,較年初增長6.88%,但規模較去年末的27.65億元減少了2萬億元有余;而與2021年末的29萬億元相比較,已減少了近4萬億。這也是自去年以來銀行理財規模再度出現收縮。
除了存續規模外,募集難問題也有所體現。2023年上半年銀行理財募集金額僅為27.75萬億元,而2022年同期這一數據為47.92萬億元,2021年上半年為62.41萬億元。
“基金把理財原來的份額分走了。”走訪過程中,北京一國有行高級客戶經理對記者表示,一方面,來銀行做理財的人都是希望穩定,但是現在理財確實不穩定了。另一方面,從專業角度來說,可能基金公司比理財公司會更專業。雖然理財公司也在招聘專業人士,但畢竟剛剛經歷凈值化,理財公司在市場運作方面還不是特別成熟。
對于銀行理財規模的下跌,貝恩公司董事經理張蕾對記者總結,首先,去年年底跌破凈值的“傷痕效應”。張蕾表示,投資者首次對凈值化有了深刻的理解。雖然2023年銀行理財收益回暖,但投資者對理財的信心尚未完全恢復。
其次,原有產品優勢不再。張蕾指出,“在當前背景下,銀行理財在固收類產品方面相較公募的差異化優勢難以為繼。且理財子在產品多樣化打造和大類資產配置方面的能力,尚有較大提升空間。”
最后,季節性因素。張蕾認為,“季度末和年末,有存款考核存在,驅動銀行引導一部分理財回到表內存款。”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銀行理財在經歷了一季度存續規模的低點后,二季度已有所回暖。東興證券指出,考慮到存款利率下調或提升居民理財需求以及三季度理財沖存款力度往往下降。東興證券預計,“三季度理財規模有望延續二季度回升態勢。”
銀行理財逐漸向更“穩”的方向傾斜
“這款產品的最大特點就是‘穩’,往期的業績基準都達到了3.25%,屬于我們的招牌產品,收益還是很有保障的。”記者走訪銀行網點時,北京某股份行一位客戶經理向記者推薦了一款穩健性產品。此現象并非個例,記者走訪過程中,各家銀行工作人員推薦產品時,不斷強調產品“穩”的特性,此現象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
去年11月,理財產品凈值出現大幅波動,恐慌情緒迅速在投資者間蔓延,市場出現“踩踏式”贖回現象,并以此轉向流動性和安全性更高的現金管理類理財或銀行存款。
經歷過去年的贖回沖擊后,銀行理財公司的風格愈發穩健。上半年,為吸引個人理財投資者,低風險、低波動的理財產品被多家理財機構主推,如攤余成本法估值理財產品、偏存款類理財產品等。
從上半年銀行理財整體資產配置來看,也可以看出銀行理財逐漸向更“穩”的方向傾斜?!秷蟾妗凤@示,截至今年6月末,理財產品持有信用債12.15萬億元,占總投資資產的43.86%,較去年同期減少了4.21個百分點。而現金及銀行存款占比達到23.7%,較去年末增加了6.2個百分點。
從風險等級來看,報告顯示,風險等級為R2及以下的理財產品為市場中的絕對主流,且占比再次上升。截至今年6月末,此類產品存續規模為22.86萬億元,占比90.21%,較去年末占比上升2.52個百分點。
一位股份制銀行高級客戶經理對記者指出,“很多有長期閑置資金的客戶想讓我們推薦一些具有確定性的產品,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很省心、很確定、很踏實,不用天天想、天天問。”
該客戶經理表示,資管新規出臺后,雖然從規定上講已經不保本了,但是當時客戶依然覺得,理財依然是有隱性承諾的。“那么,當經濟放緩,當市場的波動從理財產品上體現出來的時候,客戶才發現理財產品真的是不承諾了,甚至有虧損本金的情況。”
深圳一位銀行理財經理表示,去年11月理財下跌了一輪,“包括在銀行工作的人,也覺得離譜,理財的錢竟然虧了。但是其實理財本身就是不承諾保本。本來就是有波動的,但是投資者的認知不是這樣的。所以理財經理在售賣理財時也有點害怕。”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記者采訪時發現,部分投資者將“固定收益類理財”理解為“確定收益”。一位投資者就向記者表示,“固定收益類肯定和存款差不多——收益固定、本金安全,這種利息好像和定期存款利息差不多。”
但事實上,固定收益理財不等于確定收益。理財業務是一種典型的資產管理業務,銀行接受客戶委托,為客戶提供投資管理服務,并按約定收取服務費。2018年4月,央行等四部委發布《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要求銀行理財產品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開啟了銀行理財產品的“凈值化轉型”之路,逐步回歸資產管理業務。
資管新規規定,資產管理產品按照投資性質的不同,分為固定收益類產品、權益類產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和混合類產品。其中,固定收益類產品指的是投資于存款、債券等債權類資產的比例不低于80%的產品。工行一位理財經理向記者介紹,“現在的‘固定收益類理財’是指投資范圍,投的是固定收益類資產。”
資管新規發布后,銀行理財市場不斷轉型,理財規模從22萬億起步,于2022年三季度末一度創造歷史新高30萬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銀行理財凈值化也再進一步,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24.31萬億元,占比達到了95.94%,較去年同期增加0.85個百分點。而保本理財產品規模也早已由資管新規發布時的4萬億元壓降至零,剛兌預期逐步被打破。
但市場方面出現了新的問題,投資者投資理念尚未完全轉變。2022年為銀行理財全面凈值化元年,債券市場大幅波動后引發了客戶贖回潮,去年也經歷了資管新規后最猛烈的凈值回撤。在經歷兩次“破凈潮”后,投資者或許對“打破剛兌”這一詞有了深刻認知。
應在凈值穩定與收益之間做好平衡
就目前來看,同樣“不保本”,投資者該選擇銀行理財還是公募基金?在走訪過程中,客戶經理給出了不同答案。
某大行客戶經理表示,建議將日常的流動資金用于購買理財,長期不用的資金用于購買基金。“基金的短期收益雖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但長期來看,年化收益率都可以達到6%~7%。定存、保險和基金用于保本增值,理財用于存放日常的流動性資金。”
另一家銀行的經理則向記者表示,目前理財產品的增值功能有所下降,但還是比定期收益要高一些。“一是資管新規落地以后,理財確實不像以前是完全保本保息。現在理財打破了剛性兌付,有可能理財是浮動的收益,甚至可能損失本金。二是銀行的理財和存款的收益率下降比較厲害。但理財普遍還是比定期收益要高一些,所以還是具有一定增值功能的。”
一位銀行工作人員表示,有一些專業知識的投資者,“基金+保險”的組合會多一些。“選擇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基金完全可以替代理財。但理財還會有用武之地,比如在等待基金市場恢復期間,或者是家庭的流動資金,還是可以放在短期理財里的。如果一些客戶不能接受基金的風險,可以用理財來替代,即‘理財+保險’的組合。”
也有一家支行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相對于基金,銀行理財最大的優勢應該在于銀行體系風險控制制度相對健全,目前其支行銀行理財仍是業務主體,“考慮到大部分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銀行理財適配性還是很強。”
對于市場上有些代銷機構的理財經理主要以推薦“基金+保險”為主,冠苕咨詢創始人、資深金融監管政策專家周毅欽對記者表示,這一定程度上和理財產品的中收返點較低有關,隨著公募基金的降費讓利力度加強,這種情況會有所改善。
“商業銀行的傳統客群主要集中在中低風險偏好、追求收益穩定的客戶,所以如果對現有的主力理財產品做一個畫像,那么其特點就是三個關鍵詞,分別是‘公募’‘開放式’和‘固定收益類’。”周毅欽對記者表示。
為穩定收益,理財公司目前已在大類資產配置上加配更多的“凈值穩定器”存款,以迎合投資者需求。記者注意到,上半年多家理財公司發行“低波產品”,在產品方面推出了混合估值法和純攤余成本法估值理財產品,以使收益率曲線平穩。
光大理財一位投資經理向記者表示,“自去年四季度的大跌后,感覺不是投資者逐漸適應理財凈值化,而是變成了理財產品去適應投資者‘不允許虧錢’的期待。”
然而,“穩定”和“收益”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招商證券銀行首席分析師廖志明指出,“今年理財從收益來看,與中長期限的債券基金比較,其實是‘跑輸’的。銀行理財為了追求整個凈值‘低波動’,但從投資端看,它的債券久期比較短,影響到客戶的投資收益。”
上述客戶經理指出,“從收益角度講,純債基金和純債理財收益進行比較,基金刨了手續費后,比理財的收益率還要略好。去年11月份基金和理財一樣回撤得很厲害,但今年基金收益率恢復很快。經歷回撤后,債基的恢復速度比理財更快一點。”
此外,記者注意到,報告顯示2023上半年,新發封閉式理財產品加權平均期限在326至381天之間,而2022年全年加權平均期限為339至581天之間。而今年6月份,全市場新發封閉式產品加權平均期限為346天,較年初縮短30.32%。
廖志明指出,“2021年四季度以來,我們觀察到理財投資端債券久期大幅下降,配置中短債較多,這可能將顯著降低理財的長期投資回報率,未來固收類理財收益率可能將常態性地跑輸長債基金。”
廖志明表示,銀行理財在凈值穩定、收益好、流動性好這幾個方面,是不可能同時做到的。如果過度去追求凈值穩定,那么收益往往會很低。他表示,“資產管理最核心,還是要為客戶創造收益,如果過度去追求整個凈值的低波動,那產品投資收益往往較低,甚至可能要下沉去投很多資質較差的債券,這樣背后違約風險可能就會非常大,所以最終可能會損害投資者的收益。”
廖志明認為,不是所有投資者都在乎凈值低波動,也有一些理財投資者更在意為自己創造收益,所以要在凈值的穩定與收益之間做好平衡,不應過度去追求“凈值的低波動”。
他表示,“我們覺得可能理財在發展中,要平衡好這些因素。如果只是因為要盡量做到凈值低波動,那么買現金類產品就好了。更重要的還是要為理財類投資者去創造價值,如果最終一直不創造價值,那我們覺得理財公司存在的價值就比較低。”
分析師:銀行理財要“公募基金化”
目前,銀行理財在固定收益類產品方面呈現出“一只獨大”特征,其他類型產品占比較小,且有進一步縮小趨勢。報告顯示,在其他產品類型方面,混合類產品存續規模1.11萬億元,占比4.38%,較去年同期減少1.52個百分點;權益類產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的存續規模相對較小,分別為0.08萬億元和0.04萬億元。
而相較于銀行理財,公募基金方面配置較為豐富,貨幣市場基金和債券基金凈值規模16.25萬億元,占比58.68%,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凈值規模7.33萬億元,占比約26.46%。
對比銀行理財和公募基金的產品結構,周毅欽表示,未來橫亙在銀行理財領域長期健康發展的最大問題,也是被公募基金所超越的核心原因:理財產品類型的嚴重結構性失衡。
“如果解構2019年至今銀行理財規模的變化,總量上增加了2萬億元左右,其中固定收益類產品增加6萬億元,混合類產品減少4萬億元。”周毅欽指出,如果解構2019年至今公募基金規模的變化,總量上接近翻倍,增加了將近13萬億元。其中,封閉式基金增加2萬億元,股票型基金增加1.4萬億元,混合型基金增加2.8萬億元,貨幣型基金增加4.3萬億元,債券型基金增加2萬億元,QDII基金增加0.3萬億元。
周毅欽表示,和理財產品僅靠固收類產品“一條大腿走天下”不同,公募基金的產品體系非常完整,收益風險特征從低到高布局合理,在股債市場的輪漲環境下,可以形成有效的“內循環”。不管市場怎么波動,總能給客戶找到一款適合的基金產品,并且長期形成的口碑,能夠讓客戶愿意為頭部基金和明星基金經理買單。
周毅欽認為,“這就相當于,公募基金是‘全天候’策略,無論是股票牛市、債券牛市都可以適應,產品風險能上能下,攻守兼備,而理財產品只適合于‘債券牛市’場景,一旦出現風吹草動,資金就有回流表內或者流出的傾向。”
對于銀行理財的發展,廖志明指出,“2018年4月資管新規后,銀行理財出臺了一系列資管新規相關的要求,在‘公募基金化’。”他認為,特別是2021年,開放式理財也作了市值化的整改。現在開放式理財,除了現金管理理財外,均為市值法估值,所以他的估值方法其實跟債券基金是一樣的。
廖志明表示,銀行理財的凈值波動跟債基是類似的,凈值波動是合理的,這也是監管的明確要求,打破了剛性兌付。“所以銀行理財的收益取決于理財投資端,就是整個投資經理實際的投資策略以及市場的一個情況。”
那么,未來銀行理財和公募基金發展是否會趨同呢?
廖志明表示,“我們覺得會比較接近,比較類似。從最核心的監管規則來看,它們二者之間的差距也是大幅縮小,銀行理財‘公募基金化’,所以理財未來的一個發展,包括產品條線等,可能會跟公募基金比較像。”
廖志明指出,整個大資管市場,其實空間足夠大,所以銀行理財跟公募基金也是“競爭+合作”的關系。公募基金目前也在大發展,銀行理財也有發展空間,二者之間的一個差異可能會越來越小。
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崔筠指出,在脫離母行體系獨立發展之后,理財子必須在產品、渠道、人才和IT等方面“重起爐灶另開張”。這就要求理財子公司做好統籌規劃,理清各項工作優先級,推動漸次落地,并將落地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智慧固化入業務流程、管理規范和IT系統中。
崔筠表示,銀行理財子未來應找準自身定位,打造差異化競爭能力。首先,理財子公司應明確產品體系發力點,結合客戶的投資目標,找準自身定位,明確資產類別發力點,從而強化相對應的投研體系。此外,結合銀行自身品牌形象,可考慮強化長期持有類產品。其次,銀行理財子公司應強化渠道建設,在母行之外,強化其他代銷渠道建設。
周毅欽則表示,短期來看,銀行理財主要困難是投資者對于理財產品的風險認知需要重新定位,這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消化。長期來看,銀行理財的主要問題是產品體系過于單一,單純依靠固收類產品很難在未來做大做強,特別是資本市場的權益類、混合類產品線可以說依舊非常薄弱。
周毅欽認為,大型理財公司完全可以在未來做到直接和公募基金進行全面“PK”。他指出,大機構不缺錢、不缺人才,更多是缺少戰略上對于理財“公募基金化”的重視程度和轉型的迫切性;但是,中小理財公司心有余而力不足,可能在很長時間內,依舊主要以做好固定收益類產品為主。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