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09 22:36:26
每經記者 王佳飛 每經編輯 魏文藝
日前,建業集團(以下簡稱建業)公開否認了破產傳聞。
打開建業的官網,會看到首頁極具沖擊力的“鄭重聲明”四個大字,這是10月7日該公司對近期相關傳言的回應。
建業在聲明中表示,近期公司注意到有自媒體在相關網絡平臺發布“建業地產宣告破產”“未能支付9800億到期銀行貸款及762億利息”“暫停支付所有款項”“裁員僅剩下數百人”等信息。“以上相關內容均為不實信息,已嚴重侵害我司商譽,并造成惡劣的社會負面影響”“我司保留依法進一步追究相關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視覺中國圖
10月8日,接近建業的人士通過微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工作正常,與之前沒有區別。”
前9月交付23277套
自從2021年那封著名的“50億求救信”曝光以來,建業面對的危機已經曝光在聚光燈下。
雖說“目前工作正常”,但據Wind(萬得),建業2023年1月1日至今僅在鄭州市上街區拿了一宗地塊,總價為4.9億元,權益比例為65%??梢哉f,今年以來建業一直在消化存量。
9月末,在鄭州惠濟區一處建業的在建項目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看到現場施工人員不多,也聽不到正常項目施工的嘈雜聲。10月初,在焦作高新區的一處建業項目現場的情況也是類似。
上述接近建業的人士表示,“確實有部分項目出現延期,現在正在全力化解。”
銷售方面目前亦未有改善。根據公告,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8個月,建業取得物業合同銷售總額110.8億元,同比減少為38.1%;總合同銷售建筑面積163.78萬平方米,同比減少為34.6%;每平方米平均銷售價格為6763元,同比減少5.3%。
今年6月,建業地產(HK00832,股價0.11港元,市值3.34億港元)公告稱,市場情況持續惡化,全面停止境外債務支付。“本集團預計將聘請中介機構,并盡快出臺境外債務的整體解決方案,公平公正地對待所有境外債權人。同時將持續與境外債權人溝通,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緩解目前的流動性問題。”
今年上半年,建業收益為約80.74億元,較2022同期增加10.6%。雖然權益股東應占虧損為約11.92億元,但已經較2022年同期減少78.7%。
建業在本次聲明中也提到今年前三季度的成績:累計完成交付23277套、339.1萬平方米,其中提前交付7585套。“未來,我司將繼續以‘保交付、保經營’為目標,積極與各方保持溝通,確保公司實現持續穩定經營。”
公司不停“甩掉包袱”
3個月前的7月10日,在建業召開的年中工作會議上,董事長胡葆森表示,此次年中工作會議是“建業成立以來開得最沉重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會議”“要堅持做少、做小、做好,甩掉包袱輕裝上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建業也的確在不停地甩掉包袱。
2022年4月1日,建業擬將“全部商業項目”整體出租給萬達商管或其關聯方,萬達商管將全面負責該等商業項目的招商、對外租賃、運營和物業管理。
2022年5月16日,建業旗下戲劇幻城的操盤方河南建業實景演出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發生股權變更,由河南建業住宅建設有限公司獨資變更為河南建業住宅建設有限公司占股49%,51%的大股東變為老家文旅。
2022年7月31日,建業公告稱,控股股東恩輝投資與河南鐵建投集團下屬房地產開發平臺同晟置業簽訂股份轉讓協議,出讓公司已發行股份的29.01%。“此次股份出售的款項,恩輝投資投資將以股東貸款的方式提供給建業地產。”
對于境外債,今年7月建業已委任法國巴黎證券(亞洲)有限公司和海通國際證券有限公司作為其財務顧問,以及年利達律師事務所作為其法律顧問,“提供全面解決方案,緩解目前的流動性問題”。
上述接近建業的人士表示,“建業一直在積極爭取‘保交樓’專項資金,近幾年也一直在盤活不動產,對歷史賬款催收清欠,同時促進在售樓盤銷售及回款。”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