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18 20:35:19
◎誠捷智能主要從事電容器和鋰電池行業的智能制造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9年時,曾可能通過重組的方式登陸資本市場,但該重組計劃被監管否決。如今,得益于新能源大潮,誠捷智能的估值也水漲船高。但縱觀多年來的公司業績,可見波動明顯。
每經記者 陳晴 每經編輯 文多
4年前曾可能通過重組的方式登陸資本市場,最終卻被監管否決。四年后再戰科創板,此次能否如愿?
深圳市誠捷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誠捷智能)主要從事電容器和鋰電池行業的智能制造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8年,上市公司科恒股份(SZ300340,股價11.71元/股,市值25億元)欲收購誠捷智能和另一家公司100%股權。2019年,因為“標的資產”未來持續盈利能力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科恒股份的重組計劃被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誠捷智能曾經“踩雷”沃特瑪,公司早前業績受到影響。而科恒股份的重組計劃被否之后的2020年和2021年,公司業績也一度較2017年、2018年明顯下滑。
業績屢屢波動,但得益于新能源大潮,誠捷智能的估值也水漲船高。至今年上半年,公司估值達到了22.5億元,相比2019年科恒股份欲收購之時6.5億元的估值,大漲了超200%。
圖片來源:誠捷智能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截圖
誠捷智能本是一家電容器制造設備相關企業,從2010年起,以應用于電容器制造的高速卷繞技術為依托進入鋰電設備行業。
根據上交所官網信息,因為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需要補充提交,誠捷智能目前處于中止審核狀態。
此次沖刺科創板對于誠捷智能來說并非首次接觸資本市場。早在2018年10月底,上市公司科恒股份就曾經宣布擬收購誠捷智能、深圳市譽辰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股權(合稱標的資產)。此后的2019年6月,科恒股份披露了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的草案。據這份草案,誠捷智能100%股權的評估值和交易價格為6.5億元,這相比其賬面凈資產增值4.75億元,增值率271.26%。
不過,此次重組于2019年9月被證監會并購重組委否決。證監會并購重組委表示,“標的資產”未來持續盈利能力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不符合相關規定。
在那之前的2019年8月份,針對科恒股份的重組,證監會曾經就誠捷智能的未來營業收入、凈利潤、增值率等多個方面提出了疑問。
當時的誠捷智能盈利能力如何?
根據科恒股份發布的草案,誠捷智能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4月營收分別為2.44億元、2.30億元、0.74億元,對應歸母凈利潤3273.99萬元、3954.98萬元、1008.07萬元,同期扣非凈利潤3876.53萬元、3588.28萬元、1049.41萬元,2018年營收和扣非凈利潤較2017年有所下滑(如下圖)。
圖片來源:科恒股份相關草案截圖
誠捷智能2018年營收下降的背后,是公司第一大客戶沃特瑪出現經營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7年,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曾經是誠捷智能的第一大客戶,貢獻了1.17億元的營收,占公司主營收入比例達到47.75%。據科恒股份在項目審查一次反饋意見的回復內容,后來,隨著沃特瑪經營不善出現經營困難,誠捷智能也停止與其合作,公司2018年收入下降與之有關,扣非后凈利潤自然也受到影響。
當時,誠捷智能的利潤承諾方許下了美好的業績承諾,即公司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度實現的扣非凈利潤分別不低于3500萬元、6500萬元和7500萬元。
時隔四年沖刺科創板,誠捷智能目前業績如何?當年的承諾數字成真了嗎?
據公司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以下簡稱招股書),2020年~2022年,誠捷智能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50.71萬元、1325.96萬元和5052.53萬元;同期扣非凈利潤則為571.79萬元、946.42萬元和4457.61萬元。
圖片來源:誠捷智能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截圖
相比2017年、2018年,誠捷智能2020年和2021年的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均明顯下滑。其中,誠捷智能2020年扣非凈利潤僅572萬元,相比曾經的業績承諾(7500萬元)僅完成了不到10%。
當然,2022年,誠捷智能業績有所回升。隨之,今年上半年,誠捷智能的估值也大幅提升。
誠捷智能實控人為咼德紅,合計控制誠捷智能42.3739%的股份。2023年4月,小米智造以25.29元/股價格入股,誠捷智能整體投后估值為22.50億元,相比2019年的6.5億元估值大漲超200%。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小米智造獲得的股份分別受讓自誠捷智能實控人咼德紅和股東羅一幟。本次轉讓中,咼德紅“套現”近5000萬元,羅一幟則是“清倉式”轉讓。
10月16日,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誠捷智能近期估值的大幅增加,很大因素可能是因為近兩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增長率較高,下游對鋰電設備的需求比較大,公司享受到了行業高增長的紅利。
但張翔同時也分析,股東套現離場,可能與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確定性有關。新能源汽車行業不可能持續高增長,未來市場增長率也可能會減速甚至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事實上,近期已經出現部分新能源車企停工甚至破產,例如威馬汽車等。而在鋰電設備這一領域,誠捷智能也不是頭部公司。如果誠捷智能的下游客戶或者車企出現類似問題的話,對公司的影響可能會比較大。
動力電池行業的產能過剩的擔憂并不是空穴來風。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今年前8月,動力電池產量達419.7GWh,裝車量為219.2GWh。這意味著,約200GWh的電池進入庫存,動力電池的產量遠高于需求。
誠捷智能招股書中也提示行業增速放緩或下滑的風險稱,如果未來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相關行業發展不及預期,而下游廠商產能擴張較快,則可能導致行業出現階段性的產能過剩,各相關廠商周期性放緩投資進度,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下游如出現產能過剩跡象,那么,公司是否有穩定的大客戶就尤其重要。
根據誠捷智能披露的招股書,在電容器制造設備領域,公司與全球鋁電解電容器頂尖企業Nichicon(日本)、ELNA(日本)、KEMET(美國)、江海股份、艾華集團、立隆電子等建立了長期穩固的業務關系。在鋰電池領域,公司與比亞迪、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知名客戶建立了穩定合作關系。
但記者注意到,沃特瑪之后,誠捷智能的大客戶仍然處于洗牌狀態。例如2020年的前五大客戶中,除了艾華集團,其他4家客戶均未在2021年和2022年的前五大客戶名單中出現。
其中,億緯鋰能(SZ300014,股價44.02元/股,市值901億元)是誠捷智能2020年第一大客戶。誠捷智能對其銷售收入占公司營收的9.19%,但2021年和2022年,億緯鋰能均從公司前五大客戶名單中消失。
大客戶波動之下,誠捷智能的“鋰電池制造設備”收入占比的波動也較大。報告期內,對應收入分別為10439.53萬元、11676.93萬元和28060.13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45.51%、31.45%和48.09%。
圖片來源:誠捷智能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截圖
如果將時間拉長,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前10個月,“鋰電設備”占主營收入比例分別為37.56%、60.27%和29.52%。可以看到,除了沃特瑪作為第一大客戶的2017年,其他年份“鋰電設備”銷售均占比不超過一半。
大客戶頻繁波動之下,誠捷智能如何確保鋰電設備收入的穩定?
2020年~2022年,誠捷智能的鋰電池制造設備毛利率也一路下降。報告期內,誠捷智能鋰電池制造設備毛利率分別為34.18%、24.50%和19.80%,其中圓柱電池制片卷繞一體設備毛利率分別為40.99%、32.08%和29.84%。
可以看出,2022年鋰電池制造設備毛利率相比2020年下降了14.38個百分點,其間圓柱電池制片卷繞一體設備毛利率也下降了11.15個百分點。
對于鋰電池制造設備毛利率的下降,誠捷智能招股書中解釋了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公司受下游客戶提質降本的壓力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兩方面影響,相應成本有所上升,使得公司毛利率相應下降;另外,公司報告期內布局的模切疊片、方形卷繞、氦檢等設備處于技術積累逐步釋放的階段,上述設備的前期投入較大,毛利率相對較低且報告期內銷量逐年增長。
就公司此次沖刺科創板相關問題,10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誠捷智能并向公司發送了采訪郵件,但截至發稿未獲對方回復。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