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01 21:06:21
● “我們在中亞市場已經把美、日、韓系汽車打下去了,性價比和超預期體驗感是中國汽車的必殺技,在東南亞市場必然也能實現突圍?!薄z路好車(廣東)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劍
每經記者 裴健如 每經編輯 易啟江
當中國電動汽車遭遇歐盟阻礙的時候,素有“日系車后花園”之稱的東南亞汽車市場,已被中國汽車品牌撕開缺口。
“我真沒想到,在泰國羅勇府,隨處都能看到中國汽車品牌的影子,比較常見的有比亞迪、哈弗、哪吒、歐拉等等。”國產汽車能夠如此快速深入東盟市場,令初到泰國不久的電動汽車從業者Mark感到十分驚訝。
但定居馬來西亞多年的餐廳老板Alex對此已不十分意外,“我自己就是比亞迪的車主,有一輛Atto 3和一輛海豚。國產汽車品牌在泰國和馬來西亞都很常見,比亞迪、哪吒、歐拉、MG,這些品牌的車型在很多地方隨時都能看到。”Alex說。
來看一組數據。以泰國汽車市場為例,泰國AutoLife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中國品牌純電動汽車在泰國市場的市占率高達80%。其中,比亞迪ATTO 3是銷量最高的車型,上牌量為1.4萬輛,市占率達32.93%;哪吒V的上牌量位列第二,達到8440輛,市占率為19.41%。緊隨其后的分別為MG 5、歐拉好貓/閃電貓以及MG 4,銷量分別為6143輛、3712輛和2480輛。而在今年8月,泰國上牌量排名前十的純電車型中,中國品牌車型包攬了8款之多。
與之相對應的是,盤踞泰國汽車市場60多年的日系車,盡管憑借傳統燃油車時代的積累,在泰國整體新車銷量中仍占據了近80%的市場份額,但在新能源領域卻并無太強的存在感。據AutoLife數據,今年3月,豐田旗下的主力純電車型bZ4X在泰國僅售出2輛;日產旗下的純電動車LEAF(聆風)單月也僅售出6輛。
駛向“南洋”的新路途
中日新能源車在東南亞表現的強烈反差,讓中國汽車品牌有了撬動日系車“銅墻鐵壁”的機會。僅在今年,比亞迪、長城汽車、長安汽車、哪吒汽車等一眾自主品牌在東盟市場就有很多大動作。
例如,10月24日,哪吒汽車宣布在印尼展開全面銷售,首發車型哪吒V在印尼的售價為 3.79 億印尼盧比(約合人民幣17萬元)。
▲哪吒V印尼上市發布會現場 圖片來源:哪吒汽車官方微信
同日披露的消息顯示,長城汽車在東盟地區的首個CKD(完全散件采購,Completely Knocked Down的縮寫)項目啟動,馬來西亞大型制造業上市集團公司EP Manufacturing Berhad (以下簡稱EPMB)將在本地組裝長城汽車的電動汽車,以及旗下SUV、皮卡等多款車型。
▲圖片來源:長城汽車官網
銷量和份額不斷提升的背后,是中國汽車品牌投資和布局的不斷提速。據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秘書長納立·特薩提拉沙(后文簡稱納立)透露,今年上半年,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累計收到891份促投申請,總投資金額3644.2億泰銖,新能源車和充電服務站是其中的主要領域。外國直接投資方面,中國企業表現搶眼,共申請了132個項目,總投資達到615億銖。[1]
“長城汽車進入東盟市場的時間較早一些。2021年,我們在泰國正式發布GWM品牌,到現在為止已經成功進入了泰國、馬來西亞、老撾、文萊、緬甸、柬埔寨、越南、新加坡、印尼等9個市場。這幾個市場是目前長城東盟運營的核心,也是長城全球化戰略的重要支點。”兩年前,張震前往曼谷,開始負責長城汽車東盟區的業務。其間,他不僅見證了長城汽車東盟業務團隊的搭建、市場的拓展、業務的全面鋪開,也見證了越來越多的中國汽車品牌“扎堆”進入東盟。
“大家都能夠看到東盟市場的潛力,我們其實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品牌能夠進來,大家共同把市場做大,進行良性競爭。現在,很多國外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認知已經不像以前那樣了(指以前低價、品質不好),我們期待大家共同把國內的好產品和好技術帶給全球更多的消費者,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在張震眼中,“這才是對的。”
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的預測,到2025年,東南亞汽車市場銷量有望接近400萬輛,中國品牌市占率有望達到15%;2030年,東南亞汽車銷量將接近500萬輛。
“中國車企在世界崛起是必然趨勢,所以未來在東盟市場肯定也會是一個快速崛起的態勢。相較其他區域市場,中國與東盟主要國家的貿易保持著良好的增長態勢,同時,東南亞地區未來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增長,也為中國汽車進一步拓展市場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向《每日經濟新聞》分析稱。
建廠、開城、賣車……對于駛向南洋的新路途,中國車企顯然已經準備好了。
東南亞11國中,除東帝汶外,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10國組成了東南亞國家聯盟(即東盟),而作為東盟發起國之一的泰國,已經成為眼下中國車企出海的重要落腳點。除比亞迪外,這里還吸引了上汽集團、長城汽車、長安汽車、哪吒汽車、廣汽埃安等一眾中國汽車品牌。
撬開日系車“銅墻鐵壁”
今年“十一”剛過,陳野接到了外派泰國的通知,月底就要出發。“我其實剛入職沒多久,看到公司有駐外崗位,就申請了。外派駐地是公司在泰國的第一個基地,需要有經驗的人去‘開荒’,因為待遇不錯,折合人民幣月薪在4萬元左右,所以申請的人不少。”有著近8年行業經驗的陳野,是一名汽車工程師,供職于比亞迪。
就在今年3月,比亞迪泰國乘用車生產基地正式奠基,該生產基地位于泰國羅勇府,占地面積近600萊(1萊約等于1600平方米),計劃于2024年投產。
泰國有著“亞洲底特律”之稱,在東南亞市場占據著核心地位。全年汽車產量接近200 萬輛,出口輻射東南亞以及歐洲、澳洲等其他右舵車(駕駛員位置在右邊)國家。同時,泰國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汽車消費國之一,2018~2019年,泰國汽車市場每年的銷量超過100萬輛,2022年這一數字也在89萬輛。但在2023年以前,泰國汽車市場基本為日系品牌主導,豐田、日產、本田等一眾日系品牌的市場份額甚至能達到85%。
日系品牌在泰國市場的話語權,源自60余年的深耕。早在20世紀60年代,豐田在泰國就已建立整車工廠,同期,本田、五十鈴、日產等車企也先后進入泰國。隨著持續投資興建工廠、提升產能,日系品牌在當地市場逐步占據主導地位,并建立起相關配套產業。
過去十年間,豐田在泰國的投資額接近70億美元;2022年,豐田在泰國的新車銷量為 28.27萬輛,同比增長15.2%,市占率超過三成;自1962年Toyota Thailand成立以來,豐田在泰國的員工人數已超過27.5萬人。
種種跡象都表明,中國汽車想要突破日系品牌長期以來在泰國建立起的“固若金湯”的防線,難度并不小。轉折出現在2023年,憑借新能源汽車,中國車企正逐步動搖日系品牌泰國汽車市場的絕對統治地位。
根據Marklines數據,2023年1~8月,中國汽車品牌在泰國純電車型中的份額達到80%。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滲透,使得中國汽車品牌在泰國整個車市中的占有率從2022年的不足5%,提升至8.6%。與之相對應的是,日系品牌的市占率則滑落至78%。
申萬宏源研究團隊認為,中國汽車品牌之所以能夠在泰國等市場快速破局,一方面是由于中國汽車品牌在新能源領域長期積累的技術優勢;另一方面,充分迎合當地市場做出本土化產品調整,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例如,中國車企在泰國投放車型均為入門級車型,且為右舵車型,完全符合市場需求;推出針對性的泰語語音識別,并搭配符合泰國本地審美的新配色等,以定制化滿足了泰國消費者的個性需求。
對于中國汽車品牌和日系品牌在東南亞市場的交鋒,汽車出口資深從業人士、絲路好車(廣東)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劍有著較為激進的論斷:“中日汽車之戰已經開始,我們在中亞市場已經把美、日、韓系汽車打下去了。性價比和超預期體驗感是中國汽車的必殺技,在東南亞市場必然也能實現突圍,中國汽車走向全球是必然。”
取道新能源去贏
“我們從一開始就認為,如果用傳統的產品去跟日系品牌打的話,沒有贏的機會。因為日系品牌在這里做了60年,他們已經把泰國乃至東南亞變成了全球供應鏈上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這種捆綁是非常深層次的。”在張震看來,長城汽車初入泰國,就瞄準了“新能源汽車領導者”這一定位,從新能源車入手,是實現長足發展非常關鍵的一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簡稱每經記者)了解到,泰國新能源車的充電價格在4.2泰銖/度左右(約合人民幣0.85元/度),且充電設施較為完善。對比北京地區,每經記者在品牌超充站APP上看到,部分時段的充電價格甚至高達2.09元/度。
“與國內市場消費者相比,泰國消費者更加關注口碑和品質,更加關注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比如,這款車一個月要花多少錢。所以,在他們看來,新能源車的性價比是比較高的。”張震解釋稱。
此外,與傳統日韓系產品相比,中國品牌汽車有著更強的產品力,“新能源和智能化是中國汽車的兩大標簽,我們的產品在經濟性、駕駛體驗、車聯網等方面都有優勢。相對而言,日系品牌對東南亞這個市場(新能源車)的重視程度并不夠,部分品牌的熱銷車型配置已經相當老舊了。但這里的消費者對汽車升級的需求是很高的,對新科技也有非常高的期望值。這些都給了中國汽車機會。”張震認為,除了產品,中國車企還更加關注售后服務,這些都戳到了當地消費者的痛點。
“今年一季度,泰國的新能源車銷量已經占到了整個市場20%的份額。這在之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短短兩年,中國汽車真的改變了這里的市場格局。就像泰國媒體報道的:‘中國汽車來了,它們帶來了競爭。’有競爭是好事,有競爭大家對市場的重視程度才會越來越高。”張震回憶稱,2021年,歐拉好貓在泰國上市時,整個市場中只有兩款EV(電動汽車,Electric Vehicle的縮寫)車型。到今年3月的曼谷車展時,已經有超過20個品牌的30款新能源車進入泰國市場。
崔東樹也認為,自主品牌借助新能源車突圍東盟市場,是非常好的選擇。“總體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競爭力比較強,而且中國在電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等多領域都引領著全球的潮流,這為中國汽車品牌在東盟市場實現快速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崔東樹表示。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也表示,對中國新能源汽車來說,如何布局全球市場是未來幾年最需要思考的問題。當下東南亞正面臨汽車消費轉型升級,這給中國新能源汽車帶來了機會。
數據顯示,2022年,東盟電動汽車銷量實現快速增長,達到3.4萬輛,而2021年這一數字僅為0.5萬輛。[2]有調研機構預測,2023年東盟電動汽車銷量有望超過7萬輛,2027年市場規模將突破26億美元。[3]
為何是東盟?
中國汽車品牌紛紛鎖定東南亞市場,并借新能源車迅速打開局面,實際上與東南亞國家大力推進傳統燃油汽車產業的“轉向”有著直接關系。
仍以泰國為例,早在2021年泰國就提出“到2030年,國內生產的汽車將有30%(約72.5萬輛)為ZEV(零排放車)”的目標,到2035年ZEV將提高到135萬輛。同時,價格不超過200萬泰銖(約合人民幣37.88萬元)的純電動汽車,整車進口關稅降低40%;價格在200萬至700萬泰銖之間的電動汽車,進口關稅則從2022年至2023年降低20%。消費稅方面,進口電動車也將從8%降至2%。此外,泰國計劃在未來幾年吸引4000億泰銖(約合人民幣800億元)的投資,并完成到2036年建成690個充電站的目標。[4]
▲泰國曼谷景觀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程鵬 攝
隨后,2022年2月,泰國又推出了以補貼為中心的EV振興政策:從2022年6月開始,每輛純電動車有最高15萬泰銖(約合人民幣3萬元)的購車補貼;稅收減免政策上,從2022年6月到2025年,電動乘用車的消費稅從8%下調至2%,2022年10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注冊的電動汽車道路稅減免80%。[5]
2023年,馬來西亞也提出,在2023年12月31日以前免除100%電動汽車進口稅和消費稅、電動汽車整車進口(CBU)免道路稅。對于組裝進口電動汽車(CKD),也在2025年12月31日前免征100%的銷售稅。[6]
此外,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越南、印尼、老撾、菲律賓、新加坡、柬埔寨等也均有針對新能源汽車的利好政策。
納仕國際咨詢公司預計,未來10年內,東盟整體汽車市場將進入高速發展期。雖然目前東南亞電動汽車滲透率要低于其他主流國家,但以泰國、印尼、越南為代表的東南亞國家近年來密集出臺綠色產業新政,整個東盟都顯露出發展電動汽車的雄心。
光大汽車研究團隊認為,基于東南亞相對開放的新能源政策背景,中國自主車企或將短期以東南亞作為新能源車出口以及生產布局重點區域。結合車型投入與產能布局,預計泰國將成為比亞迪等車企輻射東南亞市場的關鍵。
“東盟汽車市場首先規模比較大,且內部有自由流通的機會,像泰國、印尼等市場的人口規模和經濟發展水平都比較適合中國汽車的消費發展,而且與中國毗鄰的日韓產品,在東盟市場的表現也不錯,參照來看,中國汽車相對比較容易拓展市場。”崔東樹認為,東南亞還可以向其他市場輻射,這里也適合被作為中國汽車的第二個海外基地。
在張震看來,以泰國為代表的東南亞汽車市場主要有四方面優勢:
1、首先是地理位置優勢。“拿泰國來說,它處在國際航運的主干道上,交通非常便利,無論是亞洲的其他市場,還是澳大利亞、新西蘭,或者是中東、歐洲,汽車從這里出口會非常便利。”
2、政治文化影響也是長城將出海東盟首站選在泰國的主要考量。“我們一直講‘中泰一家親’,是因為泰國是一個華人非常多的國家,加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逐漸在泰國落地生根,泰國總體對中國是非常友好的。”
3、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生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當時我們就預感到這對中國企業出海影響會非常大,對中國企業投資東盟等市場會是非常大的利好。”
4、東南亞市場規模不小。“比如泰國,豐田等日系巨頭做了60年,意味著這里的本土汽車零部件配套已經非常成熟,這點也是我們進行戰略性投資的主要考慮。”
據悉,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首批生效的國家包括文萊、柬埔寨、老撾、新加坡、泰國、越南等東盟6國和中國、日本、新西蘭、澳大利亞等非東盟4國;2023年6月2日,RCEP對菲律賓正式生效,標志著RCEP對東盟10國和澳大利亞、中國、日本、韓國、新西蘭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
對中國汽車出口而言,RCEP生效意味著關稅和貿易壁壘的減少,中國汽車更容易進入RCEP成員國市場,減少貿易成本,增強競爭力。同時,RCEP也為中國汽車出口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有助于中國汽車擴大出口規模和銷量。此外,RCEP的實施也有助于提供供應鏈便利、增加合作機會,以及降低非關稅壁壘,例如技術標準、認證程序和貿易便利化等,從而提高汽車和零部件的流通效率。
▲2022年東盟峰會會場(柬埔寨金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409222674
申萬宏源研究團隊披露的數據顯示,在零部件供應上,泰國有近700家一級汽車供應商,汽車制造本土零部件采購率高達98%。
楊劍也表達了相似的看法。他認為,地理位置優越,市場包容度高以及成熟的汽車供應鏈配套,是泰國的主要優勢。
大手筆背后
在利好政策、市場潛力、出海需求等多重因素共同催化下,越來越多的中國車企開始布局東盟市場,泰國更因本土消費市場和輻射市場廣闊、配套產業鏈資源完善、補貼政策等優勢,成為不少品牌拓展東盟市場的首站。
今年10月18日,長安汽車宣布,已與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簽約,計劃在泰國投資88億泰銖(約合人民幣17.7億元)建設新能源汽車生產工廠,一期建設產能可達10萬輛,二期將增加至20萬輛,預計于2024年投產。
“在泰國生產新能源車之前,長安汽車會在今年年底先在泰國推出電動車型,目前公司正在籌備參加今年12月的泰國車展。”長安汽車相關負責人告訴每經記者。
據每經記者了解,長安汽車的泰國新工廠將成為包括純電動汽車(BEV)、增程電動汽車(REEV)、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在內的右手駕駛汽車的生產基地。未來,這些車型將銷往東盟國家、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和南非。
“泰國電動汽車市場目前是東南亞地區最大也是增速最快的。長安汽車選擇泰國作為電動汽車生產基地,表明了對泰國汽車市場的信心。此外,長安汽車還計劃在這里建立一個重要部件的研發中心,包括未來汽車的開發,這表明他們預見到泰國的真正潛力不僅僅是制造業。”納立認為。
除長安汽車外,廣汽埃安也將在泰國建廠。廣汽集團于今年10月26日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廣汽埃安泰國工廠建設項目的議案》,同意控股子公司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泰國工廠建設項目的實施,項目總投資約為23.26億泰銖(約合人民幣4.58億元)。
奇瑞汽車方面也透露,將在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分別建廠。
在此之前,今年3月,比亞迪和哪吒汽車同時宣布其在泰國的工廠正式奠基。前者的工廠投資179億泰銖,規劃年產能15萬輛;后者工廠坐落于曼谷堪那耀區,預計2024年1月底投產,年均產能為2萬輛。此外,名爵和長城汽車在泰國也均有工廠。
▲泰國蘇梅島建筑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程鵬 攝
從定位來看,各家車企在泰國的工廠除了供應本土,還肩負著出口全球其他市場的責任。以長城汽車為例,通過對通用汽車泰國羅勇府制造工廠的收購,長城汽車實現了本土化生產。“我們對這個工廠定位是長城汽車全球的右舵車生產基地,所以它不僅僅要服務泰國和東盟市場,從2022年開始,我們已經嘗試向中東、非洲等市場出口右舵車產品。未來,隨著工廠的成熟,我們從泰國出口的產品也會越來越多。”張震告訴每經記者。
據張震透露,截至目前,長城汽車在泰國的投資已經達到125億泰銖,未來這一數字預計會增加至226億泰銖。通過改造和升級,長城汽車羅勇工廠產能最高可達到10萬輛。目前,該工廠近1/3的產能已被激活,剩余2/3產能也將很快開始試運行。自今年9月起,長城汽車羅勇工廠計劃投產坦克300和坦克500的新能源車型,今年年底能夠實現歐拉好貓的泰國本土化生產。“預計今年年底或者明年一季度,整個工廠能夠達到完整運用的狀態。”張震向每經記者表示。
▲坦克300資料圖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從上述布局來看,中國汽車產業不斷擴大在東盟的投資和布局,一方面提升了在當地的滲透率,激發出當地市場的活力,推動了整個地區的汽車產業升級和發展;另一方面,通過輻射東盟乃至更多地區市場,借助區位和產業優勢,中國車企也在加快自身的全球化布局。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輝告訴記者,汽車產業新時代的出現,促使汽車從全功能體向不斷進化的功能體轉變,汽車產業將由“提供產品”向“提供產品+服務+生態”轉型,中國汽車出海將迎來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期,中國汽車品牌“走上去”正面臨百年難遇絕佳機遇,“到2030年,中國汽車品牌至少將有2~3家進入世界汽車品牌前十。”
吸取摩托車敗走越南教訓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中國汽車爭下南洋的如火如荼態勢,不免令人聯想到20世紀90年代中國摩托車企業對東南亞市場的拓展。彼時,面對幾乎被日本摩托車壟斷的東南亞市場,中國摩托車進軍越南,靠著和日系摩托車相似的外形以及更低的價格,迅速占領了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了80%,幾乎趕走了日系摩托車。
但隨后,國產摩托車之間為了搶占份額,打起了價格戰,車企極盡可能壓縮成本導致質量不過關,故障頻發,最終敗走,不但被日系摩托車奪回了市場,還給當地消費者留下了“價格低、質量差”的刻板印象。
▲摩托車比賽資料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125580227
但在楊劍看來,國產汽車并不會重蹈國產摩托車曾經在東南亞市場的覆轍,“中國汽車本來就是嚴管產品,‘卷’本身就是一種競爭力,只會越做越好。”
崔東樹則認為,國產汽車出海,要持續創新,進行技術提升,“當時摩托車技術還是比較差的,使用效果和口碑也比較差。所以,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做技術提升和產品創新。在燃油車時代,我們的產品與日韓有差距。在新能源方面,我們現在抓住了階段性機會,獲得了增長,但在技術品質各方面仍要做好準備。”
“我們一定要深刻反思多年前出海所走過的彎路,極端重視產品質量和服務,維護品牌形象,真正走進當地消費者的內心,主動融入當地社會經濟形態和產業生態。”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中國國際商會汽車行業商會會長王俠也表示。
在張震看來,近兩年中國汽車品牌出海已經達到質變,從過去的產品出海變成品牌和技術出海,這是一個大趨勢,“我們中國企業其實沒有全球化的經驗,很多人會覺得不放心,覺得出海了一定要自己去做所有的東西。但是,這兩年我們自己也感覺到,要想在當地做好,一定要實現真正的本土化,本土人才、本土資源、本土思維非常重要,一定要拒絕‘拿來主義’。”
對于車企出海東盟的模式選擇,崔東樹認為,合資建廠將成為必然的趨勢,“要想實現長足的發展,必須要像合資企業在中國建廠一樣,建立自己的體系,從而穩扎穩打,實現進一步發展。”
“盡管勢頭很好,但整個東盟市場對中國汽車來說,還是一個需要大家共同做大、做強的市場。從整個中國汽車企業的全球化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我們真應該學習一下日系車當年是怎么一起走出去的。其實就是大家彼此之間高度協同,有明確的分工和默契,”談及前景,張震認為,“中國汽車品牌之間抱團,能夠產生更大的力量。”
(應受訪者要求,Mark、Alex、陳野為化名。)
策劃|叢剛 范文清
記者|裴健如
編輯|易啟江
視覺|鄒利
視頻編輯|易啟江
排版|易啟江
記者手記 | 主動融入當地產業生態,走進去,走上去
在中國汽車出海浪潮下,曾作為“日系車后花園”的東盟汽車市場,正匯集著越來越多中國車企的目光。
一方面,東盟汽車市場極具增長潛力,且以泰國、印尼等為代表的東南亞國家密集出臺綠色產業轉型,為憑借長期技術積累的中國新能源車打開局面提供了機會;另一方面,中國車企充分迎合當地市場,做出本土化產品調整,滿足了當地消費者的需求,中國汽車產品的市場認可度和銷售規模正不斷提升。
眼下,中國車企仍在提速布局東盟市場的步伐,大手筆投資、建廠開店、拓城賣車等規劃仍在不斷加碼。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預測,未來10年,通過提供價格實惠的電動汽車,中國品牌可以從日系車手中奪取至少15個百分點的市場份額。這意味著,中國汽車產品與日系汽車產品,必將持續在東盟市場“短兵相接”,且“火藥味兒”會越來越濃。
這也對中國車企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中國車企要想在東盟市場站穩腳跟,從日韓系車企手中分得更多市場蛋糕,就要極端重視產品質量和服務,真正走進當地消費者的內心,主動融入當地社會經濟形態和產業生態,走進去,走上去。
總體來看,中國汽車在東盟市場仍大有可為,且未來可期。但中國車企出海東盟也需要積極應對挑戰,并堅持長期主義,從而使中國汽車的全球化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穩。
本文參考資料
[1]上半年投資促進申請891項,投資金額超3600億銖 --BOI披露目標產業投資占79% FDI投資額增長141% 中國仍是最大投資來源國。中國商務部官網 2023-08-08
[2]廣西青秀區:面向東盟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正加快形成。新華絲路網 顏園園 2023-09-15
[3]中國(南寧)-東盟汽車產業合作發展論壇將在廣西南寧舉行。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3-09-11
[4]發補貼降稅負 3年投資400億:泰國打造清潔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參考消息網 2022-04-19
[5]中國新能源車企扎堆駛向泰國。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2023-06-21
[6]2023年全球主要國家新能源汽車政策一覽。汽車商業評論雜志 2023-01-26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