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22 17:10:19
◎2023年度《柳葉刀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倒計時2023年中國報告》于11月19日發布。該《報告》提到,當前極端氣候時段正逐漸成為我國的氣候“新常態”。那么,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已經采取了哪些措施,還有哪些地方還需提升?這份《報告》給出了它的數據與建議。
每經記者 宋美璐 每經編輯 文多
2023年迎來了全球最熱的7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發言中表示,全球變暖的時代已經結束,現在是全球沸騰的時代。頻發、廣發、強發、并發的極端氣候事件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新常態”。氣候變化導致的健康風險,正在為我們敲響警鐘,應對氣候危機,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
國內外對氣候變化與健康議題的關注度正快速上升,在此背景下,2023年度《柳葉刀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倒計時2023年中國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于11月19日正式在京發布。清華大學副校長曾嶸,“柳葉刀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倒計時”項目全球共同主席、香港大學副校長宮鵬,《柳葉刀》雜志亞洲高級執行主編王輝(Helena Wang)等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發布會上清華大學“地學系”助理研究員張詩卉解讀了《報告》中與亞洲和中國密切相關的核心結論。張詩卉表示,亞洲作為最大的后果承擔者和排放者,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健康挑戰的決定性角色。但危機也是轉機,低碳轉型蘊藏著巨大環境與健康收益。
2023年的《報告》已經是第四部柳葉刀倒計時亞洲區域中心針對中國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的評估報告,從2020年開始,《報告》每年更新,持續追蹤全國氣候變化等方面。本年度《報告》主題是“盤點風險機遇,展望繁榮未來”。由設在清華大學地學系的柳葉刀倒計時亞洲區域中心領銜撰寫,與來自國內外26個主要機構的76位專家共同完成。
與過往三年發布的《報告》不同,2023年的《報告》不僅改進了許多評估指標,還注重災害預警的適應措施以及健康影響歸因的問題,新增了健康風險早期預警系統、基于生產和消費端的CO2和PM2.5排放歸因兩個指標,人類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城市氣候舒適日數兩個專欄。
《報告》顯示,亞洲地區有著全球超過60%人口和接近60%的碳排放。類似于亞洲整體,中國面臨的氣候健康風險由其龐大的人口、發展水平差異和復雜的氣候條件共同造成。因此,理解中國氣候健康挑戰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對于整個亞洲乃至世界的應對至關重要。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罕見變常見”“常見破紀錄”,當前極端氣候時段正逐漸成為我國的氣候“新常態”。
張詩卉用一組數據表達中國氣候變化的健康威脅正在持續擴大,2022年破紀錄的熱浪導致中國人均熱浪天數達到21天,與熱浪相關的死亡人數破紀錄,是2021年的2倍多。高溫導致人均每天戶外安全運動時長損失了2.3小時,打破了歷史紀錄。
健康風險不容忽視的同時,增速也遠超預期,相比歷史基準(1986年~2005年情況),2022年平均干旱暴露的人口事件數同比上升906%,熱浪相關死亡人數同比上升342%,年平均極端降水的人口事件數上升129%。
在這樣的背景下,任何人都可能是脆弱人群,除了老年人、兒童、孕婦等傳統熱射病脆弱人群,勞力型熱射病中對應的可能會在高溫環境下劇烈運動的健康青壯年(如戶外運動人員、建筑工人、外賣員等)也將成為脆弱人群。
熱射病只是氣候變化健康風險的冰山一角,在水面之下,隱藏著更多鏈條復雜、因果關系不那么直接,但同樣能嚴重影響健康的風險。比如與極端降水和洪澇相關的直接死亡和傷害、登革熱以及其他氣候敏感型傳染病、野火引起的空氣污染及其對健康的影響、氣候因素引發的慢性疾病急性發作以及氣候變化對勞動生產力、戶外安全運動時間和精神健康受到的影響等。
近年來,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已經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減緩和適應兩個方面,相關覆蓋人群逐漸擴大。28個省份的氣象部門在2022向衛生部門共享了氣候數據,18個省份監測、預防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在2021年的得分相比2020年有增長,2022年熱浪和寒潮預警信號覆蓋人數達到3185萬。與此同時,低碳能源轉型繼續推進,中國能源系統碳強度同比下降4.4%,中國可再生能源投資新增投資同比增長11.1%。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但是,當前氣候行動與健康的關聯度仍有待提升。
張詩卉說,政府官網的文章和相關文件在氣候議題中提及健康的比例不高,尤其是減排行動的政策文本中缺乏對健康的考慮。在適應方面存在這些不足:尚未出臺專門的“氣候變化健康適應計劃”和分主體的“適應措施指南”;早期預警系統主要針對氣象信號作預警,對健康信號的關注不足;對極端氣候事件的復合級聯健康影響也關注不足。
因此,《報告》提出以下四點建議:一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投資與研發,避免對煤炭的鎖定效應,充分利用減污降碳的協同效應,加大減緩措施力度;二是建立健康導向的氣象風險早期預警系統;三是加強對極端天氣事件的復合級聯效應及應對措施的研究;四是出臺面向不同主體的適應措施指南,以提升脆弱人群對氣候變化健康影響的適應能力。
張詩卉表示,氣候變化現在已經與人類息息相關,應該從“以人為本”的視角,重新審視氣候變化與人群健康之間的相互關系。
現場藝術裝置,模擬在高溫熱浪下超負荷運轉的人體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宋美璐 攝
人們日常的行動、決定和行為都會對氣候產生影響,同時氣候變化也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日益增多的高溫天氣偷走了我們的安全戶外運動時間和高效工作時間。日漸極端的天氣條件,也偷走了我們的生活舒適度。
數據上看,人們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也在明顯升高。2022年個人用戶氣候健康議題相關的百度搜索量比2021年增加了5.3倍,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用戶比例接近70%,主流新媒體發布相關內容的數量大幅提升,尤其集中在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的夏季。
但這樣的關注度并沒有完全轉化為行動。一方面,關注氣候健康的人存在有認知無感知,有感知無認知的人群錯位。通常對風險有認識的人受教育水平和收入較高,信息獲取途徑豐富,適應能力強;而高暴露高風險的脆弱人群,由于信息缺乏或生計所迫,往往難以采取有效適應措施。另一方面,大家關注點失衡,“重視極端天氣、輕視高溫威脅”。
最后,張詩卉呼吁,呼吁大家從日常點滴做起,適應氣候變化,守護自己的健康。“我們的行為選擇會直接影響氣候變化,而氣候變化的健康威脅已經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她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