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2024跨年晚會真唱”刷屏熱搜 揭開五月天疑似“假唱”風波背后的行業“灰幕”

    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14 20:54:29

    ◎自五月天陷入疑似“假唱”風波以來,市場和觀眾對于演出行業中的假唱問題十分關注?,F場演出中“墊音”“預錄和聲”等技術的使用,到底是為了提高現場聽感還是假唱,一時之間眾說紛紜。但在線下演出越來越多的當下,很多處于“灰色地帶”中的問題也急需一個更明確的答案。

    每經記者 溫夢華  宋美璐  杜蔚  丁舟洋    每經編輯 楊夏    

    2023年12月13日,是五月天陷入“假唱”疑云的第13天,風波仍未平息,無數歌迷正在焦急等待答案。而就在12日,江蘇衛視一則“真唱,我們從來都是認真的!”的微博更是將#跨年晚會真唱#直接推上微博熱搜,市場對演出市場“假唱”現象的持續關注可見一斑。

    圖片來源: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

    兩周前,博主“麥田農夫”發布視頻稱,五月天上海演唱會存在假唱,引發輿論風暴。盡管五月天方面回應否認了假唱,并且官方也宣布介入調查,但這一事件仍在繼續發酵,甚至有網友懷疑起了自己曾看過的其他明星演唱會也是“假唱”……

    截至14日下午4點,“麥田農夫”關于五月天“假唱”視頻已有450萬以上的播放。
    圖片來源:B站截圖

    作為演出回歸的大年,今年前三季度超1億人次觀眾在國內看了34.2萬場演出。而在一眾演唱會中,五月天巡回演唱會最熱鬧,幾乎周周開唱,從5月到11月,僅在內地市場就唱了47場。期間,還曾因搶票難、黃牛票價高等,數次登上熱搜。“巡演場次過多,歌手唱多了身體很難受得住。”汪蘇瀧2023世紀派對巡回演唱會出品人、果兒現場主理人王欣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直言。

    采訪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市場上關于歌手“假唱”的傳聞早已有之,并非新鮮事。但為何偏偏會在今年從“五月天”身上爆發?經過記者調查發現,在行業里,現場沒有真人演唱的“預錄和聲”,還有使用電子音樂“冒充”真人“假彈”現象等同樣司空見慣,但這種行為是屬于輔助,還是造假,尚屬模糊地帶。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唐健盛對每經記者回應稱,演唱會是今年的消費爆點,相關消費爭議也大幅增加。“而有些爭議缺乏判斷細則,所以我們對相關問題也非常關注。”

    籠罩行業數年的“假唱”疑云,為何在“五月天”爆發

    針對被質疑假唱一事。12月4日晚,“五月天”的經紀公司相信音樂Bin-music在官方微博回應稱:“五月天在巡回演出中,不存在任何假唱。網絡上關于‘五月天假唱’的言論均為惡意攻擊、造謠中傷,嚴重損害藝人形象。”

    圖片來源:相信音樂官方微博

    該聲明落款為相信音樂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

    12月6日下午三點多,每經記者來到了位于北京市安聯大廈8層的五月天的相信音樂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整個辦公室只有前臺一位工作人員,前臺告訴記者,公司有的人在出差有的在出商務,目前沒有人,至于什么時候回來也不能確定。“有的人跑演唱會可能一個月都回不來。”“北京(公司)這邊總共只有十幾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宋美璐 攝

    “在外界看來,五月天事件表面像是up主(上傳者)在挑事,但其實是因為歌迷不滿意,把錄的演唱會現場視頻發給up主去做鑒定。”微博粉絲近200萬的樂評人、音樂制作人鄒小櫻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回憶稱,歌迷的疑慮早產生在2018年—2019年。

    有受訪者告訴每經記者,其實行業早有多位藝人、歌手被懷疑過“假唱”。不過,“在五月天陷入假唱風波之前,演唱會市場從未遭遇過如此大的波瀾。”熟悉五月天經紀公司的駱?。ɑ└嬖V《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背靠粉絲經濟,歌迷和偶像之間是非常復雜的情感紐帶關系。“很多歌迷心甘情愿花費很多的精力和金錢時間去演唱會,是希望完成一場情感連接的線下奔赴。他們或許不會在意唱得好不好,甚至能接受跑調,但無法容忍‘假唱’。”駱俊表示,尤其在粉絲看演出的需求被壓制了3年,且一票難求的情況下,他們更在乎現場感。

    “演唱會的情緒價值、現場感受,是年輕人熱衷的。而消費永遠是年紀大的跟著年紀輕的走,這三年剛變成消費主力‘零零后’對演唱會的熱情,帶動了大眾消費。”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唐健盛對每經記者回應稱,演唱會成為消費爆點,演唱會相關的消費爭議也大幅度增加。

    截至2023年12月13日14時許,記者查詢看到,在黑貓投訴上關于“演唱會”累計投訴多達1664.9萬。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截圖

    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數據,2023年前三季度國內演出34.2萬場,累計觀演人次達1.11億,票房收入315.4億元,均遠超2019年全年。歌迷粉絲們更是迎來久違的狂歡,搶門票、訂機票,用真金白銀換來與偶像歌手的一場場雙向奔赴。

    “五月天是流行樂隊,歌迷去聽現場就是為聽人聲,如今出現‘把人聲放在Program(即樂隊和歌手在錄音棚事先錄好的分軌)里’的懷疑,是引發此次事件不斷發酵的一大重要原因。”駱俊分析認為。

    演藝人張蕾認為,問題爆發的原因一方面是以前演唱會的產業規模和體量相對較小,沒有引起那么多的關注;另一方面短視頻等載體的出現讓傳播環境發生了變化。

    事實上,在歌迷內部,除了關于五月天疑似假唱的爭議,還有一點是他們格外關注的:為何今年五月天今天的演唱會如此密集?公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2023年五月天在亞洲巡回演唱會高達73場,其中內地共演出47場,幾乎周周開唱。僅11月上海就舉辦了8場,門票價格從355元—1855元。有業內人士向每經記者表示,粗略估計上海8場演出票房超3億元。

    對此王欣明也向每經記者表示,“巡演場次過多,歌手唱多了身體很難受得住,但場次數量可能早就簽好了合同。”據王欣明介紹,對藝人和主辦方來說,只要票賣得出去,多數巡演會開很多場次,“開的場次越多成本均攤相對就會越低,那收益率就會越高。”

    “墊音”“預錄和聲”已司空見慣 這是“輔助”還是造假?

    業內對“假唱”的普遍認為是,歌手在現場表演時,通過預錄歌曲播放僅做嘴型配合表演。但此番,五月天疑似假唱事件爆發后,還牽出了眾人對“墊音”、舞臺上沒有真人演出的“預錄和聲”等是否也是造假的熱烈討論。

    “比如在CD里聽一首歌,通過一軌一軌的錄音疊加,往往會包含和聲等多層次人聲;但在演出現場,有些歌手可能沒有辦法把原CD中出現的團隊都一起帶來,這時往往是把CD‘和聲’或主唱提前錄好的音軌直接加到現場Program里,相當于一個墊音。”駱俊向記者表示,這就會導致臺上明明只看到一個人在唱歌,卻能聽出幾個人的聲音。

    在多位行業人士看來,在演唱會中采用“墊音”“預錄和聲”是國內外行業內的常規做法。一方面是為了更好的演出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高強度、高頻次的演唱會上保護歌手的嗓子。

    陶然憫(化名)的公司主要從事作曲和音樂制作,團隊創作人超百名,她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演出都會墊一部分,盡量弱化現場突發的一些錯誤,但是不會全部都用。”

    “歐美很多大牌歌手,在演唱會現場需要特別多力量感,這時候就會放一軌自己的聲音墊在下面,讓現場的聲音變得更寬更猛。”鄒小櫻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坦言。

    鄒小櫻進一步解釋,在五月天的演唱會中,對于一些慢情歌,基本上都是阿信完整的唱,觀眾可能聽不到太多的和聲;但對于搖滾或者力量感很強的部分,就會有較多的墊音。

    幾天前,《丁香花》演唱者唐磊在觀看五月天巴黎演唱會視頻后也稱,發現五月天演唱會中有很多的Program。“他的舞臺上是沒有鍵盤手的,但音樂中有很多豐富的鍵盤內容,同時舞臺上是沒有唱和聲的人的,但是演唱中有很多墊底的和聲,我想阿信事先也是錄了一軌主唱的人聲。當調音師發現阿信現場狀態不好時,會把事先錄好的主唱人聲推上去,把現場真唱的聲音拉下來。”

    圖片來源:“唐磊”抖音

    對于“預錄和聲”中的人并沒未真實出現在演出現場,駱俊認為,“倘若刪掉‘和聲’依然能聽到主唱的聲音,這種不算假唱的,只是相當于把‘和聲’作為一個環境或氛圍音放在里面”。

    不過,雖然“墊音”“預錄和聲”等在行業內已司空見慣,但北京安博(成都)律師事務所陳籽行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果一般行業標準認為應當現場伴奏、現場和聲,且演出過程中并未向觀眾告知真實情況,認為屬于是對消費者的欺騙,消費者有權要求主辦方及藝人演出團隊進行賠償。”

    十余年來鮮少有假唱被處罰

    在現有技術下,想辨別“假唱”并不復雜,但關鍵是如何界定。

    “五月天等歌手的大型演唱會都有監管,會有專人在調音臺旁實時監督是否假唱,每一道聲音會單獨進調音臺?,F場不用聽,只需要看指示燈就知道是什么狀況。”鄒小櫻告訴每經記者。

    《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演員不得以假唱欺騙觀眾,演出舉辦單位不得組織演員假唱。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為假唱提供條件。演出舉辦單位應當派專人對演出進行監督,防止假唱行為的發生。”

    “我們在商演、音樂節的時候,都會與合作歌手簽訂‘不假唱承諾函’。”駱俊、張蕾等從業者向每經記者表示,演唱會在報批時也會與藝人簽署承諾書,但其約束力有限。他們認為目前行業對“墊音”等是否算假唱并無明確規定。

    業內關于歌手在營業性演出中假唱而被處罰的公開信息并不多,且扣罰金額有限。

    有受訪者向記者回憶,“全國假唱第一案”發生于2009年。彼時,相關執法人員在成都舉辦的“黃圣依個人演唱會”監管中發現,演員方梓媛、殷有璨部分歌曲涉嫌假唱。經過長達半年多的立案調查,方梓媛和殷有璨以假唱欺騙觀眾的違法事實成立,執法部門對二者分別給予5萬元行政處罰。

    時至今日,距離“全國假唱第一案”已過去14年。“近幾年,司法裁判公開的涉及假唱案件不到10起。”陳籽行告訴記者,根據《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假唱欺騙觀眾的,對演出舉辦單位、文藝表演團體、演員,由國務院文化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向社會公布。演出舉辦單位、文藝表演團體在2年內再次被公布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營業性演出許可證;個體演員在2年內再次被公布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此外,縣級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還有權對其最高處以10萬元的罰款。

    唐健盛表示,有些爭議目前還缺乏一些判斷細則,所以上海市消保委對相關問題也非常關注。

    誰為假唱負責?

    倘若假唱“實錘”,誰該負主要責任?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背后的經紀團隊、主辦方等均要負責。

    記者查詢看到,五月天經紀公司為相信音樂,其在上海的主辦方為上海蘊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由上海華人文化演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人文化”)100%控股,此外北京、深圳等地巡演的主辦方也是華人文化旗下公司。

    “消費者可依照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規定要求演出舉辦單位賠償損失。”陳籽行表示。

    “我覺得這次(五月天涉嫌假唱)引發全民討論,也是件好事,能讓監管重視起來,幫助行業正本清源。”長期觀察演出行業的劉旭陽(化名)希望,上級部門能借此契機,細化相關法律法規。

    “在這種情況下,現有的管理辦法其實有些滯后了,應該根據被管理環境和被管理對象的變化而變化。”張蕾說。

    今年的火熱并非演出行業的常態。在張蕾看來,非常態情況下暴露的問題,有些是行業一直存在的,有些是因為集中爆發導致的新問題;后者隨著演出行業回歸常態是可以慢慢消化掉的,但對于前者,實實在在存在的問題,正是糾正的好時機。

    駱俊則指出,歌手應該嚴格規范自身,“你賺的是誰的錢,該不該賣情懷,而你的情懷終究能值多少錢?行業監管部門能否對演出審批的流程更精簡,對藝人的要求抬高點。”

    “比如成立委員會,為行業制定標準,規定墊音超過百分之多少就算假唱,以此量化市場存在的一些不合規行為,將其形成體系,防止再被鉆空子。”駱俊建議,同時還可借助AI(人工智能)分析等高科技手段來判斷演唱會中出現的“假唱”等問題。

    封面圖片來源:五月天微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演唱會 五月天 跨年晚會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