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16 01:50:21
每經AI快訊,2024年1月15日,華金證券發布研報點評計算機行業。
投資要點
原生鴻蒙HarmonyOSNEXT完全開放在即,華為致力于打造鴻蒙系統的獨立生態。2023年8月4日,華為在開發者大會上發布HarmonyOSNEXT開發者預覽版,開始面向合作企業開發者開放,并將于2024年第一季度面向所有開發者開放。今年1月3日,華為宣布將于1月18日揭秘HarmonyOSNEXT進階新篇章。HarmonyOSNEXT作為原生鴻蒙,其系統底座全棧自研,去掉了傳統的AOSP代碼,僅支持鴻蒙內核和鴻蒙系統的應用,將不再兼容安卓應用,減少了40%的冗余代碼后,HarmonyOSNEXT的系統流暢度、能效、純凈安全特性等提升顯著。我們認為,原生的HarmonyOSNEXT系統擺脫了對于安卓的依賴,通過吸引開發者開發專門運行于鴻蒙系統之上的應用,華為將逐步建立起鴻蒙系統的獨立生態。
良好的市場基礎疊加合作伙伴積極響應,原生鴻蒙關鍵一年有望實現突破。一方面,鴻蒙系統已積累了良好的生態基礎,2023年12月19日的開源產業生態大會華為宣布鴻蒙生態設備總量已超過7億臺,其中華為自有設備為3億多臺,預計2023年年底到明年,鴻蒙生態設備總量將逐步達到8億臺至10億臺。在關鍵的手機端,目前搭載鴻蒙系統的手機以華為和榮耀的部分機型為主,華為鴻蒙手機出貨量快速回暖將為原生鴻蒙發展奠定基礎。以首款搭載鴻蒙4.0的機型華為Mate 60系列為例,根據Canalys數據,截至2023年9月底,Mate60全系出貨量就達到240萬臺,也帶動了鴻蒙系統在中國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的份額提升,根據Counterpoint數據,2023年Q3鴻蒙系統在中國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的份額提升到了13%,排名第三,而排名第二的ios系統市場份額下滑到了14%,根據TechInsights預測,鴻蒙系統有望在2024年超越ios成為中國第二大手機操作系統;另一方面,截至2023年12月份,已有400多家合作伙伴啟動了鴻蒙原生應用的開發,覆蓋游戲、社交通訊、出行導航、商務辦公、旅游住宿等18個領域,具體合作伙伴包括支付寶、網易游戲、美團、釘釘、嗶哩嗶哩、京東等互聯網巨頭以及中國移動、銀聯、交通銀行、建設銀行、麥當勞、同程旅行、中國國航等金融、生活服務、酒店、電信運營商等領域的頭部企業。截至2023年12月份,Top20移動互聯網應用中近半數已啟動鴻蒙原生應用的開發。
OpenHarmony PC端開始適配,布局PC市場。2023年10月25日,香橙派官宣公司已經在搭載RK3566的開發板Orange Pi 3B上完成了Orange Pi OS(OH)對PC的初步適配,這是國內首次將開源鴻蒙操作系統運行在PC設備上,具體而言,Orange Pi OS(OH)完成了HDMI適配、5寸LCD顯示屏適配、觸摸功能適配、定制化系統應用、開機動畫、文件管理器等,支持十幾種hap應用。從相關演示可見,該次適配已經支持設備正常開關機,以及任務欄、設置、輸入法、瀏覽器、應用商城等原創應用,可以滿足基本的辦公、娛樂需求。預計Orange Pi OS(OH)有望于今年推出。根據億歐智庫數據,2022年中國PC市場出貨量為7250萬臺,預計2025年可達到8528萬臺,鴻蒙切入PC市場將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
鴻蒙系統憑借微內核、分布式、元服務三大技術優勢,未來有望持續擴大市場份額。1)不同于安卓基于Linux宏內核的設計,鴻蒙系統采用了微內核架構,在內核層面只保留最基本、最核心的服務,降低內核中單個模塊出錯對整體系統的影響,在穩定性上優于安卓系統,并且更易于進行模塊化擴展;2)鴻蒙系統采用分布式技術,具備跨平臺、跨設備的能力,不僅適用于手機等個人終端,也能夠連接到智能家居、自動駕駛等多種智能終端設備,并且多設備之間可進行高效協同運作;3)鴻蒙系統支持元服務的開發,開發者可以將應用分解為多個元服務獨立開發,并根據場景組合成復雜應用,大幅提升了應用開發、部署效率。此外,相比于安卓,鴻蒙系統的安全性更高,安卓權限管理相對分散,導致部分APP可能會過度收集用戶信息,而鴻蒙系統通過禁止直接訪問敏感資源并為所有功能獨立上鎖,大幅提升用戶數據安全性,并且,鴻蒙系統沒有傳統意義上的root權限,進一步降低了惡意軟件的風險。
投資建議:一方面,良好的市場基礎疊加合作伙伴積極響應,原生鴻蒙有望在今年實現突破,另一方面,隨著開源鴻蒙在PC端開始適配,未來鴻蒙系統有望進入空間巨大的PC操作系統市場,重點關注鴻蒙產業鏈相關標的:1)鴻蒙核心合作伙伴:軟通動力、中軟國際、潤和軟件、拓維信息、九聯科技、常山北明;2)鴻蒙應用:證通電子、誠邁科技、漢儀股份、超圖軟件、傳智教育、科藍軟件;3)鴻蒙智能終端:芯??萍?、智微智能、四川長虹、創識科技。
風險提示:鴻蒙生態建設不及預期;技術迭代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
(來源:慧博投研)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 曾健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