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06 17:19:16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肖芮冬
《每日經濟新聞》獲悉,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震蕩,尤其是風格切換沖擊小微盤策略,去年一批扎堆小微盤股而實現業績大漲的基金近期普遍遭遇凈值回調。
根據Wind數據,2月5日多只小微盤基金凈值下跌超過10%,金元順安產業臻選A、大成動態量化A等產品單日回撤更是超15%,這在公募基金歷史上都是比較少見的。如果把時間維度拉長,可以發現開年來一個多月時間里,不乏小微盤基金的跌幅已經抹去了去年全年的漲幅。因此有聲音稱,微盤股策略“失靈”了,這類產品也在隨之祛魅。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包括中信保誠多策略、國金量化多因子、招商量化精選在內的多只小微盤策略基金紛紛打開了限購,也引發市場和投資者的關注。
根據Wind數據,2月5日多只基金凈值下跌超過10%,甚至有基金單日回撤超過15%(份額合并計算,下同),這在公募基金歷史上并不多見。
每經記者統計發現,這些單日凈值大幅下跌的基金以此前備受市場和投資者關注的小微盤基金為主。例如,金元順安產業臻選A單日下跌15.55%,領跌全市場所有產品;大成動態量化A也在昨天下跌了15.49%,成為另一只單日凈值回撤超過15%的產品。
除此之外,還有多只小微盤基金昨日凈值下跌超過10%。如果把時間維度拉長,可以發現2024年開年一個多月時間里,不乏產品去年全年的漲幅幾乎已經被抹去。
要知道,從去年全年的表現來看,小微盤股可謂“風景這邊獨好”。2023年,萬德微盤股指數上漲49.88%、中證2000指數上漲5.57%,跑贏大多數重要寬基指數,而一部分扎堆小微盤股的公募基金也由此取得了出色的業績表現。
不過今年以來,市場風格開始出現轉向,小微盤股也普遍調整。以2月5日為例,萬得微盤股指數單日跌幅達13.7%、中證2000指數單日跌幅達9.49%,引發相關基金凈值出現大幅回撤。不僅部分在小微盤股中掘金的量化基金遭遇業績“滑鐵盧”,一些重倉小微盤股的“網紅基金”也未能幸免。
今天下午,中信保誠多策略基金經理江峰就在某理財社區表示,最近微盤股的下跌讓他痛心疾首,尤其是昨晚出現了歷史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讓他坐立不安并深感抱歉。他坦言,自己這波也吃了這次下跌,跟投也大幅縮水了,“我相信市場周期的力量,鐘擺的力量,不過長假前期流動性風險依然嚴峻,可能這兩天不一定是最低點,但是我個人認為流動性問題改善后,市場環境有希望恢復正常”。
微盤股策略“失靈”了嗎?投資者又該如何應對?
在股票市場投資中,大盤與小盤股的風格輪動一直是投資者關注的熱點,許多人面臨如何在兩者之間做出合理配置的難題。而綜觀A股市場的整體表現,過去二十多年A股經歷了三次大級別的大小盤風格切換。
對此,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桂征輝告訴每經記者,風格轉換背后受到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盈利景氣度的相對變化。例如,在2001至2007年間,經濟增長勢頭強勁,傳統周期性和價值板塊的凈資產收益率顯著提升,大盤風格成為主流,持續了7年;從2008至2015年期間,隨著經濟增速整體放緩以及新舊經濟增長動力的轉換,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等新興產業迅猛發展并壯大,小盤風格開始占據優勢,延續了8年;在2016至2020年這段時間里,盡管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但在供給側改革推動下傳統產業競爭格局得到優化,“龍頭集中”現象顯現出來,大盤風格再次成為主導,延續了5年;自2021年以來,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之下,大盤股估值偏高且盈利增速有所放緩。同時政策上鼓勵科技創新發展方向,因此小盤股相對表現可能會更佳。
“對于一般投資者而言,通過挑選具有代表性的指數產品、可以有效地投資大盤股和小盤股。滬深300指數是大盤股的標桿,包含了滬深兩市中規模較大、流動性較好的300家上市公司。至于小盤股,則可考慮以中證1000為代表性指數產品。在選擇投資指數產品時,除了被動式指數基金、也可以考慮指數增強型基金。”桂征輝建議。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近日,多只小微盤基金接連宣布打開限購。
2月5日,中信保誠基金發布公告稱,為滿足廣大投資者的投資需求,旗下中信保誠多策略基金將于2月6日起恢復辦理大額申購、大額轉換轉入及大額定期定額投資業務,該基金的申購、轉換轉入及定期定額投資無金額限制。此前該產品曾將限購金額定為2萬元。
2月1日,招商量化精選發布公告稱,將此前規定的10萬元限制門檻調整為100萬元。
再把時間向前推,1月20日國金量化多因子也發布公告稱,取消單日單筆及單日累計申購(含轉換轉入、定期定額投資)金額的限制,恢復辦理大額申購(含轉換轉入、定期定額投資)業務。
江峰也在近期的一篇文章中表示,目前出現中小市值股票和大市值股票趨勢相逆的狀態,但這個現象很可能是暫時的,與2017年的情況并不相同。“一般而言,中小市值要股票跑輸市場,是因為估值泡沫和市場流動性收緊,但目前未發現有這一情況,所以我認為不應過度擔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