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三位千億市值公司“掌舵人”開年對話:過于激進會出問題 過于保守會被淘汰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19 17:08:00

    ◎伊利股份、牧原股份和隆基綠能各自所屬的賽道完全不同,分別來自乳制品消費、養豬和光伏產業。但是,它們的“掌舵人”潘剛、秦英林和李振國所講的話卻有一個共識:在不確定性環境里尋找確定性。

    每經記者 胥帥    每經編輯 張海妮    

    行業龍頭企業家在龍年開年后最想對大家說的話是什么?

    隆基綠能(601012.SH,股價20.19元,市值1530億元)總裁李振國對同行說,希望有定力地在光伏行業做下去,這需要有嚴格的風控,穩健的財務去支撐長跑。

    伊利股份(600887.SH,股價28.33元,市值1803.52億元)董事長潘剛對消費者說,2024年會一如既往地創新研發更多營養健康豐富的產品,提供給消費者。

    牧原股份(002714.SZ,股價37.4元,市值2044.04億元)董事長秦英林對員工說,不用怕豬周期,誰也回避不了豬周期,一定要奔著降成本而去。

    各自所處的環境具有高度不確定性,三位千億市值公司“掌舵人”不約而同地用自身行為的確定性去應對??龍年伊始,央視王牌《對話》欄目聯合每日經濟新聞等8家媒體,邀請隆基綠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伊利股份董事長潘剛等十大產業的十大領軍企業家,與企業家共同探訪和交流2024年企業最想干的事,以及企業家對2024年中國經濟的思考和憧憬。10位嘉賓的分享內容分為4期播出,分別是在2月17日、2月24日、3月2日和3月9日,首期已在2月17日播出。

    圖片來源:央視《對話》欄目提供 

    周期壓得龍頭也抬不起頭

    伊利股份董事長潘剛說:“在這種不確定性的環境下把握確定性到底怎么做?”

    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說:“我們有能力來做研發,我們不忍心讓行業就這樣持續浪費。”

    隆基綠能總裁李振國說:“過于激進,可能也會出問題,你過于保守也可能會被淘汰。”

    3家市值均超過千億元的上市企業“掌舵人”,在2月17日晚間播出的《對話》欄目中,各自對觀眾說了這樣的第一段話。

    新的一年的第一段話,想必是他們經過深思熟慮后的結果。

    伊利股份、牧原股份和隆基綠能各自所屬的賽道完全不同,分別來自乳制品消費、養豬和光伏產業。

    但潘剛、秦英林和李振國所講的第一段話卻有一個共識:在不確定性環境里尋找確定性。

    秦英林和李振國對不確定性環境更能“共情”:牧原股份、隆基綠能都面臨一個相似的行業處境——階段性過剩。

    李振國對階段性過剩思考得比較多,“碳中和”的集體共識為光伏產業帶來超預期發展,超速發展帶來產能的階段性過剩。

    相比2023年,2024年光伏產業技術在變化,但是光伏行業的生存狀態卻面臨一個階段性的困難。不過,李振國相信2024年的光伏產業不會更壞了:“我們相信行業重新洗牌,包括優勝劣汰階段要開始??因為價格已經降到這個水平,很多企業已經在虧現金。(在)這個過程當中,強壯的企業可以度過這個階段;負債率比較高,然后技術又相對沒有特色,很有可能這個階段(就)過不去。”

    過剩市場表現是產品價格大幅下降,光伏組件價格從2023年初的1.7元/瓦左右降至不到1元/瓦,幾乎腰斬。去年的豬價跌幅沒有光伏夸張,但“勝”在一個長。“最漫長的下跌豬周期”于2021年6月拉開序幕,期間累計虧損約21個月(截至2023年11月27日),為有統計以來虧損時間最長的豬周期。

    牧原股份作為漫長豬周期的親歷者,秦英林對面前的主持人陳偉鴻說:“這個周期太長了,給我們都壓得抬不起頭來,大家都喘不過氣。”

    秦英林 圖片來源:央視《對話》欄目視頻截圖

    這是秦英林第二次與陳偉鴻對話,上一次是2019年6月,當時他們也在聊豬周期。同樣的兩個人,同樣的豬周期話題,不同的唯有趨勢。2019年4月開始的豬周期頂峰,養育一頭豬要掙3000元,做房地產的萬科要跨界養豬。正是在那時,牧原股份從百億市值跨入了千億市值的大門。上行周期依靠投資驅動規模的年代,盡管利潤很高,但秦英林仍然感覺到恐懼——“越是利潤高的時候越恐懼”。

    他并不懷念那個階段,甚至感到可怕。當豬價利潤很高,秦英林就擔心下一個低谷跌倒成什么樣。他寧愿摔得鼻青臉腫,也不要“摔傷摔死,摔壞了”。

    李振國對產業周期也說了一段類似的話:“就像當年雷軍先生說風口來了,豬都能飛起來。但咱們這個不能指望風一直在,風落下來的時候,我們還是一個怎樣的狀態?”

    “餓死的企業是少數,膨脹死的企業可能是多數”

    “上漲下跌”“供給不足到供給過剩”,循環往復的產業周期看似沒有新意,但背后隱藏著難以戰勝的人性。暴利階段,很多人都信心滿滿,認為最終仍然會掙大錢。

    但李振國說:“不能看今天,還要看三五年以后,甚至十年八年以后,這個行業會怎么辦?你比如說像前兩年,大家都很熱,等于說是短缺,你沖進來了,但是短缺它一定是會變成過剩的。”

    “短缺一定會變成過剩。”秦英林在第一次參加《對話》欄目時就意識到了。畢竟,他對當時豬周期的記憶太深。他把所有高層召集起來坐下討論:“究竟我們未來靠什么?再這樣資本驅動?”

    周期上行階段面對不確定性的代價與下行時完全不同。“別人貪婪我恐懼”或許會讓人少賺一點,但如果沒有及時剎車,連“別人恐懼我貪婪”的機會都不會有。秦英林當時給牧原股份的高層預警:“如果再這樣資本驅動,會和任何一個行業的過剩一樣,最后都是抬不起頭來。”也就是被淘汰掉。

    潘剛所在的乳制品行業,似乎沒有經歷秦英林和李振國所處的產業周期。但行業特性卻要求潘剛適應消費者更為敏感、善變的口味偏好。過去,潘剛是走到大街上,攔住幾個消費者發個問卷。一套調研問卷做完,得幾個月才能研究完。現在要建立數字化大數據雷達,覆蓋400個大的數據源,0到3歲的消費者是一種需求,3個月到6個月的嬰兒又是另一種需求,學生和老年人又是一種需求??焖龠m應消費者需求是潘剛每天都要面臨的一種常態,他甚至為此而失眠。

    消費者需求曲線由約束環境決定,國內外快速變化的環境會出現很多不確定性。潘剛的應對之道是企業要學會七十二變——“只有不斷地去進化,才能適應這樣的變化。我認為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是管理人員思想認識不斷去進化,企業要成為最快的進化企業”。

    相比伊利股份,隆基綠能不是“最快”進化的企業,它反而比別人慢。李振國認為自己是一個擁有危機感的人,在行業前兩年高歌猛進時,他卻說:“馬上要過剩了。我們需要為‘冬天’儲備糧食,以保持住自己的這種能力。”

    穩健與謹慎幾乎被等同起來。李振國視作最重要的一點是:“餓死的企業是少數,膨脹死的企業可能是多數??我們要謹慎,我們(的)同行也應該謹慎。”

    李振國 圖片來源:央視《對話》欄目視頻截圖 

    應對周期以及周期帶來的不確定性,李振國、潘剛、秦英林給出的答案既像說了,又像沒有說。這個答案就是每一個人都掛在嘴邊的“技術創新”“降本增效”。

    李振國、潘剛、秦英林不約而同地帶著陳偉鴻去看自家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的生產設備。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日處理6500噸的液態奶的基地,潘剛說全鏈條已經從“人擠奶”變成“機器人擠奶”。

    在隆基綠能科技展廳,李振國讓陳偉鴻站在BC電池板材上去蹦跶一圈。2021年,王石就曾站在這款板材上跳了跳。這一次,陳偉鴻笑著說要超越王石,于是拉著李振國也在電池板上一起跳了跳。

    牧原股份的內鄉綜合體樓房養豬項目,秦英林帶著陳偉鴻看一層又一層的豬舍。“這些都是自動化,吃多少料,喝多少水,這里邊溫度多少,濕度多少。”秦英林一一為陳偉鴻介紹智能環控、巡檢機器人等這些科技設備。

    盡管養豬、太陽能電池、擠牛奶的行業不同,但它們共同的盡頭是從過去純粹的投資拉動,變成靠技術、靠創新、靠智能化,并與當代科技進步相結合。

    李振國說:“在困難的時間,一定要保持住自己有研發的能力,繼續投研發的能力。”

    要做有價值的事

    養豬的秦英林,今年最想干的一件事是合成生物產品。色氨酸、組氨酸??牧原股份展廳放著一排裝有化學物品的瓶瓶罐罐。

    他最想干的合成生物產品是異亮氨酸,這被秦英林視作最有價值的一件事。這件事的由來是浪費豆粕喂豬,“不忍心行業的持續浪費”。

    “飼料是成本的大頭,而且飼料中用的豆粕,就是用豆粕量大。我們現在大豆主要依靠進口,每年進口上億噸的大豆,我們養豬就要消耗近四成。這個時候我們發現中國養豬相對落后,消耗的豆粕量遠比歐洲和美國都要高,是它們的2倍到3倍。”

    秦英林向陳偉鴻詳細闡述這一看似和養豬無關的合成生物。然而這一表面上的“無關”卻是養豬行業降低成本的底層“元點”。秦英林發現,可以用合成氨基酸去替代豆粕。但降著降著又發現原來的賴氨酸、蛋氨酸這些大型氨基酸不夠了,要用到更小的小氨基酸——異亮氨酸。他聯系到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希望把異亮氨酸的產業化落地做下去。他有一個設想:“現在3萬噸的異亮氨酸生產,將來能帶動上百萬噸的其他氨基酸應用,最少能減少2000萬噸大豆的消耗。這是對人類的大貢獻。”

    行業龍頭企業,都有對企業價值的理解。秦英林“不忍”行業浪費,希望行業繼續降本增效。他對行業價值的理解是:“什么時候都不能把豬養得肉價越來越高,物美價廉才是我們存在的價值。”

    “物美價廉”似乎也是通用的一種價值觀念,李振國也說:“即使到今天,光伏發電成本已經(處于)比較低的一個階段。企業本身的責任和使命仍然是,要促使我們繼續地去提高光伏的轉換效率,或者繼續降低光伏發電的成本。”

    “物美價廉”其實很難,要把大量復雜的東西“低成本工程化”。李振國認為迎難而上是科學的價值,“一個行業里面,目前我們也是技術的引領者。別人做不到的事你能做到,或者別人很難做到的事情,你最后通過一個更簡單的方法把它實現了,我覺得這其實就是一個技術創新突破,包括技術團隊價值的實現,也是公司價值的一個體現”。

    當然,價值是需要有人去引領觀念,并與國際化接軌。就如潘剛正在做的:“到了今天我們一看數字仍然不到全亞洲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不到全球人均消費量的三分之一,所以仍然是任重道遠。就說我們到今天仍然要堅定不移地去做,讓更多的消費者真正認識到牛奶對健康的重要性,讓更多的消費者能夠喝上好的優質的牛奶。”

    潘剛(右) 圖片來源:央視《對話》欄目視頻截圖 

    這恰好是創新力很難的地方——不僅要比同行,比別人走得更強,還要超越這個社會的期望,不斷地突破,不斷地創新。

     

    點擊打開《對話》欄目開年說首期節目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對話》欄目提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企業 消費 對話 牧原股份 隆基綠能 伊利股份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