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24 00:10:27
每經編輯 程鵬
國產人形機器人邁出的重要一步。剛剛完成上市敲鐘動作的Walker S,不久的將來,它也許就能到流水線上參與“造車”了。
2月22日,深圳本土企業優必選公布的一段視頻透露,優必選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已經在新能源汽車工廠“實訓”。“實訓”任務包括移動產線啟停自適應行走、魯棒里程計與行走規劃、感知自主操作與系統數據通信與任務調度等方面。
視頻來源:深圳特區報 受訪單位提供
Walker S是優必選用于工業領域的人形機器人,于2023年研發,在2023年年底優必選上市當天首次亮相,當天它還完成了上市敲鐘動作。優必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劍曾透露,已經在跟多家新能源汽車制造廠接觸,2024年會有更多工業制造客戶的消息。此次出現在優必選最新視頻里的是蔚來汽車。
人形機器人進廠“打工” 會貼車標、還能做質檢
據《科創板日報》2月23日報道,2月22日下午,優必選方面對外透露,其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已經在蔚來的汽車工廠進行“實訓”。
據深圳特區報2月23日報道,優必選有關技術人員表示,該公司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在新能源車廠的“實訓”任務包括:移動產線啟停自適應行走、魯棒里程計與行走規劃、感知自主操作與系統數據通信與任務調度等方面。
根據上述視頻內容,在蔚來汽車工廠,Walker S 正在進行車門鎖質檢、安全帶檢測、車燈蓋板質檢等工作,還以極其流暢、柔順的動作貼好了車標。在整個過程中,Walker S展示出精巧的身體控制能力,手部動作尤為靈巧。
具體來看,在汽車前后門鎖的質檢環節,Walker S搭載了定制化AI質檢管理系統,可以對汽車門鎖進行實時圖像采集與傳輸,門鎖狀態無誤,Walker S則會在系統上標注“OK”。
安全帶檢測環節,Walker S可以將手部翻轉180度,下拉安全帶,完成6D位姿識別。
車燈蓋板質檢環節,Walker S同樣進行了實時圖像采集與傳輸。最后Walker S再走到車頭前面,貼好蔚來汽車logo。
深企工業版人形機器人在新能源汽車工廠“實訓”場景。
據《科創板日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本次Walker S“進廠”,還處于應用推進中,不是訂單交付,因此還不屬于正式落地應用。
人形機器人加速商業化
2023年12月29日,優必選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成為“人形機器人第一股”。每經小編注意到,當時與優必選CEO周劍一起敲鑼的正是這款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
圖片來源:優必選科技公號
周劍曾在世界機器人大會演講時稱,優必選主要深耕人形機器人的三大應用場景,包括工業制造、商用服務和家庭陪伴。其中,智能制造將成為人形機器人首個大規模應用的領域,人形機器人將重新定義AI時代的工人,把人從重復性的勞動中解脫出來。
這一想法與特斯拉CEO馬斯克不謀而合。馬斯克此前稱:“人類和機器人的數量比例為2:1,人形機器人的需求將達到100億臺至200億臺,遠超過電動汽車。”按照其規劃,人形機器人將部署在特斯拉工廠,完成移動零部件等枯燥、危險系數高的工作。
Walker S并不是第一個進車廠“實習”的人形機器人。美國初創公司Figure于上月表示,其已與汽車制造商寶馬簽署了一項合作協議,將在寶馬位于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工廠部署人形機器人。主要替代人類從事一些危險度高的任務。Figure沒有透露將有多少臺人形機器人進入寶馬工廠,僅表示“雙方的合作將從少量開始,如果達到了性能目標,就會擴大規模”。
在業內看來,此次優必選新增披露了合作伙伴蔚來,說明車廠導入人形機器人進度在加快,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正在加快。結合國內外相關案例,如Optimus與特斯拉、Figure01與寶馬 等,人形機器人在汽車產線的落地確定性較高。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人形機器人本體廠商正在加強與AI的結合。國內某人形機器人企業高管表示,人形機器人領域經歷了幾十年的起伏,有高峰也有低谷。自大模型引起轟動后,新的技術和人工智能的進步為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提供了推動力。
二級市場方面,截至最新收盤,優必選(9880.HK)港股總市值381億港元,最新價格91.15港元,勉強維持在90港元的發行價之上。23日,其換手率僅有0.02%,整體交投極為清淡,這也表明市場對其未來成長性抱有疑慮。人形機器人市場空間廣闊,但優必選要證明自己具備更大的投資價值,仍需長時間的考驗。
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程鵬 杜恒峰
校對|趙慶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優必選科技公號、深圳特區報、科創板日報、上海證券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