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04 12:53:32
在外界看來,BC技術路線投入成本高、技術難度大,但于隆基而言,選擇未來技術路線時更看重的是效率提升的潛力有多大,以及能否具備極高的客戶價值和可量產性。
如在更為復雜的分布式場景上,隆基接連推出Hi-Mo6以及升級進化的Hi-MoX6防積灰組件,在市場獲得巨大反響,并聚焦近海、漂浮等場景,在近期發布了Hi-MO X6雙玻耐濕熱組件。
每經記者 張文瑜 西安 每經編輯 賀娟娟
高度內卷、產能過剩、價格下探、技術迭代是2023年光伏行業的高頻詞。
前三個似乎已成行業共識,但光伏技術路線的選擇上,光伏企業之間似乎還存在諸多爭議。
TOPCon、HJT、BC等熱門技術路線選項中,有企業已經享受到TOPCon擴產帶來的紅利,也有企業選擇以BC技術路線作為當下及未來一段時間的量產路線,比如隆基綠能。
在外界看來,BC技術路線投入成本高、技術難度大,但于隆基而言,選擇未來技術路線時更看重的是效率提升的潛力有多大,以及能否具備極高的客戶價值和可量產性。
如在更為復雜的分布式場景上,隆基接連推出Hi-Mo6以及升級進化的Hi-MoX6防積灰組件,在市場獲得巨大反響,并聚焦近海、漂浮等場景,在近期發布了Hi-MO X6雙玻耐濕熱組件。
濕熱測試,向來是光伏組件全生命周期考核的關鍵測試之一。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0年之后,頭部光伏組件企業高度重視產品的可靠性測試,但到了2020年,部分產品測試之后依然有較高的衰減率。當下光伏組件面臨更低的價格需求,同時也需要考慮更復雜的應用環境場景,尤其是在部分使用場景上,行業需要考慮更嚴格的抗濕熱能力。”
從實際使用上來看,在近海、漂浮、濕凍等典型場景,對組件耐濕熱能力要求極高,一旦水汽滲入,將導致光伏組件大面積失效和功率急劇衰減,直接影響分布式屋頂的性能和壽命。
我國屬于季風性氣候,大氣環境類型較多,濕熱現象廣泛存在,特別是分布式工商業所處的環境大部分屬于沿海、南方等濕熱環境。
光伏組件作為電子產品,在濕熱環境下,衰減速度更快,易發生漏電,膠膜黃變老化,組件失效等問題,導致組件發電能力大幅下降,甚至有進一步發生重大災害的可能。
基于為客戶負責角度,隆基推出基于HPBC電池技術的Hi-MO X6雙玻耐濕熱組件,主要應用于高溫高濕環境下的光伏應用場景,是水泥屋頂、光伏車棚、陽光房等分布式屋頂的最佳選擇。
據每經記者了解,Hi-MO X6雙玻耐濕熱組件之所以具備較強的“耐濕熱”性能,原因之一在于HPBC電池在耐濕熱方面有著天然優勢。
“從電極材料上看,BC電池特制低鉛電極,電極材料無需銀鋁摻雜,化學反應的概率越小,濕熱環境下的衰減越低。隆基在研發HPBC電池時期就注意到光伏組件的濕熱問題,所以BC電池自身就具備較強的抗濕熱能力。”隆基研發人員向記者表示。
同時,該組件還采用雙面POE膠膜工藝,抗水汽能力是EVA的七倍。在封裝工藝方面采用高阻水密封膠,膠體分子結構間隙小,阻水效果更加明顯。
為了確保光伏組件產品及其應用系統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安全性,光伏組件濕熱試驗已經是確保光伏技術穩定發展的重要環節。
從DH1000測試結果來看,Hi-MO X6雙玻耐濕熱組件在85°溫度和85%的濕度下,組件的衰減只有0.89%,遠低于行業IEC(國際電工委員會)5%的行業標準。衰減數據全行業領先,首年衰減只有1%,線行衰減只有0.35%。
并且Hi-MO X6雙玻耐濕熱組件擁有30年功率質保,30年后依然可以擁有88.85%以上的輸出功率質保,功率溫度系數優化至-0.28%。
這樣一來,Hi-MO X6雙玻耐濕熱組件效率能夠直接產生多少價值呢?
隆基綠能分布式業務部中國區總裁牛燕燕向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以廣東地區1MW電站為例,Hi-MO X6雙玻耐濕熱組件在30年里,能比PERC雙玻組件多發電213萬度,為用戶增收128萬的收益;與主流TOPCon雙玻組件進行對比,30年能多發103萬度電,多增加62萬元的收益,可以讓業主在投資收益及安全可靠方面“高枕無憂”。
至此,隆基在分布式場景已經形成Hi-MO X6、Hi-MO X6防積灰組件、Hi-MO X6雙玻耐濕熱組件的系列“家族”產品。
具體來看,Hi-MO X6防積灰組件,一大亮點是防積灰邊框的設計,可讓光伏組件利用雨水沖刷帶走灰塵,帶來2.04%的平價發電增益,另外正面無柵線的設計可增加2.27%的光線吸收,適用于彩鋼瓦屋頂工商業、斜屋頂、別墅等大多數分布式場景。
Hi-MO X6防積灰組件的Hi-MO X6雙玻耐濕熱組件,適用于水泥工商業屋頂\陽光房、光伏車棚等擁有較好的房屋承載性能,又有雙面發電需求和環境條件的分布式場景。
上述產品,可以有效滿足國內大部分分布式場景對光伏電站可靠性的要求。
在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所長沈文忠看來,Hi-MO X6雙玻耐濕熱組件
是一款超高配產品。“采用BC類電池技術,封裝材料這么高配,還能實現這樣的成本,實際上是基于隆基在電池技術層面的專注。”
據記者了解,隆基早在2021年就關注到在濕熱條件下,傳統組件的超速衰減會使得用戶價值得不到保證,于是開展專項研究及產品研發;2022年創新性研發出HPBC電池,為解決濕熱問題提供契機;2023年,耐濕熱高阻水封裝工藝突破,最終這款產品成功量產。
去年9月,隆基官宣BC是光伏行業未來絕對主流路線,并在客戶價值及可量產性上進行了技術攻克,隆基BC電池的良品率大概在95%左右,目前已經進入到一個非常穩定的可量產階段。
隆基綠能創始人李振國此前表示,隆基從來不是刻意地追求特立獨行,而在意的是追求的這條道路是不是正確。
從技術方向上來看,BC技術作為一種平臺技術,可以與P型、HJT、TOPCon等技術結合形成HPBC、HBC、TBC等多種技術路線,技術成長性更強,也具備較高理論效率及美觀度。當下學界和業界的共識是目前行業采用的電池技術,如果要進一步提高效率,最終都會采用BC結構。
而過去BC結構一直受限于工藝復雜、成本高,所以這也成了制約BC電池發展的根本因素。隆基通過結構設計與技術積累,最終攻克了BC電池高難度、高成本等問題。
“BC電池技術未來持續提效的空間遠比其他技術路線更大、發電性能更優異;采用BC類電池技術的產品,在美觀性上也實現了突破,更容易與應用場景融合。”隆基綠能研發人員向記者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