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08 00:23:32
每經編輯 段煉
繼特斯拉、比亞迪等打響2024車企“價格戰”之后,大批車企跟進,廣汽集團也坐不住了,四天內五款車型大降價!
3月7日,廣汽埃安宣布,AION V Plus全系至高官降2.3萬元,3月6日廣汽傳祺官方宣布,廣汽傳祺M6 PRO全系直降2萬元,降價后價格9.98萬起!同時GS3影速全系也有1.6萬的降價。
@極星 Polestar 也宣布極星4全系車型降價,直降6萬。
此外作為汽車央企的嵐圖汽車宣布優惠政策,最高優惠5萬元。
圖源/上觀新聞
不僅是新能源,主流合資、部分豪車也加入了這波價格戰,有車型最高降7萬。有網友表示,“降成了白菜價”“任它卷,大家慢慢選!”有人表示“直降四萬還有得玩”“年前這個價多好”“BBA還沒降,在線等”。
廣汽多款車型降價 極星也降了
3月以來,廣汽集團兩大品牌埃安和傳祺接踵官宣推新、降價。
3月6日,廣汽傳祺宣布其M6Pro車型與GS3車型均大幅降價。前者售價直降2萬元,現價9.98萬元起,將價格拉進10萬元大關。而后者則降價1.6萬元,價格更是低至不到7萬元,降價幅度接近兩成。
這已經不是廣汽旗下品牌近期首次降價。3月3日,廣汽埃安就曾宣布,其AION Y Plus星耀版車型正式上市,售價9.98萬元,同樣進入十萬元以內區間。該車型較此前價格最低車型(11.98萬元),足足降低2萬元。
3月5日,廣汽埃安又宣布,AION S MAX星瀚版降價2.3萬元。星瀚版為頂配車型,官方售價為17.99萬元,降價后售價15.69萬元。這一價格僅比入門版車型貴7000元。
3月7日廣汽埃安再次宣布,AION V Plus全系至高官降2.3萬元,降價后80 MAX車型售價來到20.99萬元。
3月7日,據@極星 Polestar 宣布,3月1日至3月31日,極星4全系車型限時直減6萬元,同時還推出價值2.5萬元保值增換購權益。據介紹,全系車型降價6萬元包含:5000元定金抵35000元;尾款抵扣30000元;入門的單電機標準續航車型23.99萬元起售,限量100輛。
被指“不如特斯拉,不如比亞迪”
汽車央企也加入價格戰
2024年全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提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3月7日,嵐圖汽車作為首個響應國家政策號召的央企,宣布推出10億元置換補貼政策,覆蓋旗下嵐圖FREE、新嵐圖夢想家和嵐圖追光全系車型,購車至高可享5萬元現金優惠。
嵐圖汽車CEO盧放表示:“推進汽車等大宗消費品更新換代,可有效節約用戶購車、用車、換車的成本,同時造就萬億規模的市場空間。響應國家號召,嵐圖汽車一直走在前列,此次發布大規模補貼政策,不僅能促進消費,增加先進產能、提升生產效率,還能加速新能源汽車的普及,促進節能減排,提升新質生產力。”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張玉卓透露,將對汽車央企的新能源汽車業務進行單獨考核。他提到,就新能源汽車領域來說,幾家國有汽車企業的發展還不夠快,“不如特斯拉,不如比亞迪”,國資委(即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將調整政策,對三家中央汽車企業,進行新能源汽車單獨考核。
對此,嵐圖汽車也是首個對外回應“單獨考核”的汽車央企。據證券時報,盧放向記者表示,作為國資背景的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面臨了兩方面的挑戰。一是嵐圖汽車自誕生起就承擔了東風集團的使命,做新能源汽車轉型和品牌向上;二是在體制機制改革上,嵐圖汽車也是深入探索、實踐的先鋒。
“新能源汽車行業很卷,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作為央企也常常在考慮放手一搏,但同時我們也更加關注長期發展,關注用戶體驗和核心技術的積累。”盧放表示,有關部門考慮對汽車央企進行“單獨考核”,讓我們感到很振奮,這將進一步明確汽車央企轉型的目標方向。目標明確了,企業的管理會更加聚焦。
“雖然現在具體的政策還沒有出來,但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方向,比如考核技術、市占率等。”盧放表示,在考核方向上朝這些指標挑戰,也符合汽車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規律。
機構:電動車價格仍未到底
預計價格壓力將延續
有觀點認為,車市降價是由于新技術帶來的成本下降。比如,極氪汽車相關負責人透露,如果選擇購買品牌音響,光授權費、品牌費就很多,極氪通過自研技術把成本降低了。
但從大背景來看,2月銷量下滑,或是更多企業加入價格戰的不得已選擇。
3月4日,乘聯會發布2024年2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預判,綜合預估2月全國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45萬輛,同比下降9%,環比下降34%。乘聯會表示,今年2月有18個工作日,相對2023年2月份的20個工作日少了2天。由于春節假期前后的汽車消費較淡因素的影響,大部分車企都會在春節前后要多休幾天年假,因此今年2月的有效產銷時間很短,可以預計2月車市銷量將會處于年內絕對谷底期。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資料圖)
另不能忽略的是,“內卷”的價格戰下,汽車產業正在整體承壓。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整理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汽車制造業工業完成營收100975.8億元,同比增長11.9%;實現利潤總額5086.3億元,同比增長5.9%。不過,汽車工業重點企業(集團)累計實現營業利潤2263.7億元,同比下降26.3%,減少額為808.8億元。
“現在上汽大眾等車企采用非直接降價的讓利方式,也是在考慮產業利益,要為供應鏈上的零部件供應商、主機廠和經銷商提供穩定的盈利模式。這種策略避免了簡單價格競爭可能帶來的利潤壓縮或者以利潤換量。”一位汽車行業人士告訴記者。
從長遠來看,車市降價潮或將持續一段時間。華創證券研報分析認為,由于合資車價格、電動車價格仍未到底,且空間幅度相對較大,預計車市今年將延續2023年的價格壓力。
一位自主品牌車企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輪價格戰會持續多久,還不是很清楚。但是一定會讓汽車行業競爭加劇,結果就是會出現一批企業被淘汰的現象。”
上述極氪相關負責人同樣表示:“價格戰是優勝劣汰的過程。2024年是非常關鍵的一年。整個行業一定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淘汰賽已經開始,可能比大家預期的更加提前。今年不容有任何犯錯的機會,如果犯錯的話一定會全盤皆輸。”
編輯|段煉 杜恒峰
校對|盧祥勇
封面圖片: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21世紀經濟報道、車企微博、證券時報、每經網(記者:黃辛旭)、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