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2024-04-09 09:42:32
【開欄語】
在這片土地上
當我們聊起幸福
聊的不僅是悠遠流轉的千年時光
也是人來人往的春熙路、微醺的
玉林小酒館、信步閑適的府南河
更是燈火不熄里奮力擘畫的
科創高地、雪山下公園城市的未來
在這里
多元性已成兼容并包的縮影
慢節奏就是安逸生活的表達
加速度則為發展動能的注腳
而幸福
便不再只是字里行間的宏大敘事
更是千家萬戶的真情實感
是市井街巷里的煙火人間
2024年,四川新聞網推出特別策劃《市井里的萬千氣象》。帶您走街串巷,去聆聽街巷里的煙火故事,破解幸福城市的養成密碼,讀懂基層治理的最小單元——社區,一起體驗并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
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成都4月8日訊(記者 張潁 周瓊 攝影報道)清明節小長假期間,成都市郫都區郫筒街道蜀都新邨社區的成工新邨眾創空間內,陣陣熱鬧聲音洋溢著孩子們探索科技的熱情。無人機在老師的指導下啟動,孩子們圍著操作臺,眼中閃爍好奇,踴躍提問。
如今每逢周末,社區里人潮涌動,已然成為小朋友們喜愛的“科技游樂場”。
緊鄰成都工業學院的蜀都新邨社區曾是一個拆遷安置社區。然而在近幾年,蜀都新邨卻搖身一變,成為融合科技元素與現代生活方式的“造夢空間”,既為高校學子提供了科技研發、創新創業的圓夢空間,又為社區居民特別是青少年兒童構建起追尋科技的夢想空間,實現了社區資源高效利用,以及與學校、企業的共建共治共享。
成功轉型的背后,要從一份為期五年的“協議”說起。
2018年,蜀都新邨社區敏銳捕捉到成都工業學院在拓展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方面的需求,意識到這可能成為社區轉型升級的重要契機。通過合作洽談,雙方最終簽署了為期五年的《校地共建合作框架協議》及《電子信息社區雙創園區協議書》。
在這一系列合作協議的框架下,一座集研發設計、創新轉化、場景營造、社區服務于一體的高品質科創空間——成工新邨眾創空間應運而生。與此同時,高校學子紛至沓來,網絡安全、軟件開發、人工智能教育、航模設計生產、3D建模設計等項目在這里蓬勃發展。
成都工業學院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專業的武榆凌便是這場創新浪潮中的先行者。入駐眾創空間后,武榆凌和小伙伴們原本打算在此進行科研項目的攻關。然而,他們很快發現,社區居民尤其是孩子們對無人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于是,他們開始面向社區開展無人機知識科普活動,讓科技觸手可及,激發孩子們的科學夢想。
社區內的飛機模型展示
空間內的科幻畫展覽
12歲的徐梓航非常喜歡無人機,每周他都會來社區上課,目前已經免費參加培訓一個多月。“我現在正跟著老師學習無人機的操控、懸停的課程,這是我平時在學校里學不到的。我可以在這里跟小伙伴們一起比賽、學習,氛圍超級棒!”
居民劉紅是這里的“鐵桿粉絲”,“我們家孩子沒事就來社區玩,從2019年參加無人機培訓開始,都參加了三次科技比賽。不僅培養了興趣愛好,孩子在這里我們也放心,實在是一舉兩得!”
記者了解到,無人機培訓和科普活動現每周至少開展一次,目前有50多名青少年免費參加培訓。“我們也正在招收全區優秀的中小學生來這里集中培訓無人機以及機器人的相關專業知識,涵蓋的科目甚至會涉及大學的內容。”武榆凌介紹。
無人機科普吸引眾多小朋友參與其中
“今年,我們還將和成都工業學院繼續新一個五年計劃!”對于新的合作,蜀都新邨社區副主任李茜滿懷信心。
這個“造夢空間”也吸引到了一些定位相同企業的加入,為社區公共生活注入了新活力。學校、社區、企業緊密相連,社區模式也由“1+2+N”華麗轉身,升級為“1+3+N”,從“校社合伙人”蛻變為“校地企合伙人”。
李茜告訴記者,自成工新邨眾創空間成立以來,舉辦計算機編程、無人機培訓等科普服務文明實踐項目38個,累計服務人次超過3.2萬。
此外,蜀都新邨社區還試點打造智慧小區,提供入門醫療服務、志愿服務換日用品等特色服務,用一份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回應居民的期待。李茜透露,空間正傾力升級一個交互性公共安全教育體驗中心,將模擬油煙起火、電信詐騙、地鐵逃生等多個場景。“體驗中心預計今年投入使用,為居民與師生帶來沉浸式安全教育體驗。”
【記者手記】
漫步于蜀都新邨,科技氣息如空氣般無處不在。五年間,蜀都新邨社區與高校緊密牽手,高新企業紛至沓來,共建、共享、共發展的良性發展畫卷在這里徐徐鋪開。
累計開展科普活動1100余場,是對孩子們探尋科學奧秘的深情回應;再就業400余人,是居民滿懷熱情投身培訓的豐碩成果。
在這里,美好生活的畫卷與“校地企合伙人”模式的精妙協作相互輝映,彼此依存。社區、學校、企業攜手共筑的“造夢空間”,正描繪著未來的美好藍圖。
視頻拍攝/剪輯:周瓊
特別鳴謝:蜀都新邨社區
來源:四川新聞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