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10 19:11:14
◎4月8日,黃宏生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AI技術的出現將可以扭轉“人們少看電視”的現狀?!俺缘摹⑼娴?、運動的、戲劇的,所有的東西都通過AI,手機的屏幕太小了,跟電視玩AI就玩不過了。所以,這波(AI)技術又將讓家庭成員回歸電視?!?/p>
每經記者 陳鵬麗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剛發布完2023年度業績,創維集團便在海南博鰲舉行了一場1500余人規模的“創維集團2024年全品類客戶大會”,喊出“下一站,1000億”的口號。
今年是創維集團成立36周年。在剛過去的2023年,創維集團實現營業額690.3億元,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本年度溢利為10.69億元。4月8日,創維集團創始人、創維汽車創始人黃宏生在海南博鰲接受了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采訪。他表示,希望創維集團在2025年能實現千億元營收目標。
1988年,黃宏生懷揣著一個電視夢,在深圳華強北路開啟了創業生涯,創辦了創維品牌。后來,創維在彩電業的成功也讓黃宏生獲得“彩電大王”的稱號。如今,68歲的黃宏生大部分精力放在新能源汽車“主戰場”上,但仍有一小部分精力放在家電業務上。
4月8日,黃宏生談及當前電視開機率低的熱點話題時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人們看手機、看iPad,少看電視。但AI技術出現后,創維對AI做了大力度的研發和推動,讓電視成為家庭幸福生活的不可離開的一個伙伴。“這波技術又將讓家庭成員回歸電視。”
今年兩會期間,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曾提出《關于推動中國高清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中國電視開機率低”的現象,希望社會各界共同尋找原因。隨后,“中國電視開機率低”的話題登上熱搜,持續在業界發酵。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年中國智能電視交互新趨勢報告》顯示,自2016年以來,我國的電視開機率由70%斷崖式下降到2022年的不到30%。另一方面,洛圖科技發布的《全球電視品牌市場出貨季度追蹤》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電視市場品牌整機出貨量創近十年來新低。據Omdia數據,2023年,中國TV行業出貨量規模為3760萬臺,同比下跌12.4%。
具體到創維集團,2023年,智能家電業務仍然是創維最大的收入來源,彩電依然是創維的“基本盤”。4月8日,黃宏生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AI技術的出現將可以扭轉“人們少看電視”的現狀。“吃的、玩的、運動的、戲劇的,所有的東西都通過AI,手機的屏幕太小了,跟電視玩AI就玩不過了。所以,這波(AI)技術又將讓家庭成員回歸電視。”
“這塊我們有信心,新的技術到來,家庭大屏又回歸初心,更聚焦了。”“當然,這有一個過程,不是說明天就可以實現。”黃宏生說。
事實上,黃宏生所提及的AI電視,是近幾年彩電行業角逐的一個“風口”。尤其生成式AI技術誕生后,AI電視更加活躍。在2024年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2024)上,彩電廠商的一個明顯趨勢便是:爭相在AI電視上發力。比如,三星在展會上提出了“AI for All”口號,并帶來了新一代AI芯片;長虹推出了電視AI大模型長虹云帆;海信視像發布了自研星海大模型,并推出全新ULED X全場景AI計算畫質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年中國智能電視交互新趨勢報告》稱,智能電視行業低迷,交互創新是激活用戶的核心出路。近年來,為激活電視用戶,提升電視銷量和開機率,電視廠商持續加快跨端、語音、體感、觸控/指向等多種維度的交互創新。但盡管如此,當前彩電的多元交互創新的體驗并不佳,并沒有真正觸達用戶的深層需求,無法成為高頻交互方式。
4月8日,黃宏生在受訪過程中提到,現在消費者對AI家電的使用還陌生,AI的準確率還不夠高,但他相信AI家電會是創維賦能億萬家庭的一個機會所在。他還表示,對于創維而言,傳統產業的更新是一個增長極,光伏、儲能的增長也是一個增長極。面對國家“以舊換新”政策,創維不能等,要通過AI技術升級、產品創新,在消費品更新需求上發力,促成創維的成長。
據悉,創維集團2023年智能電視系統產品在中國內地市場營業額同比增長11.4%,海外市場營業額同比減少2.5%;智能電視系統產品整體營業額從2022年的180.77億元增加至2023年190.08億元。
封面圖片來源:公司提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