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30 16:55:46
問及如何平衡腦機接口技術創新與患者安全之間的關系,趙繼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技術創新肯定是要有的,但是首先要保證患者的安全?!澳X機接口技術要進一步發展,必須按照臨床試驗的規則來進行?!?/p>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星
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于4月25日至29日舉行。本屆論壇以“創新: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為主題,上百位頂尖專家、上千名演講嘉賓圍繞科技創新引領社會進步、民生改善、可持續發展等議題,共話開放創新,共謀發展機遇,為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貢獻智慧和力量。
腦機接口作為備受全球關注的前沿技術,今年以來,學術界密集披露最新研究進展,產業界加快推進產品研發和場景應用。
在26日舉行的腦機接口創新發展與應用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神經外科學家趙繼宗發布神經系統疾病腦機接口臨床研究實施與管理的中國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專家共識”),并在論壇上發表《腦機接口臨床研究現狀》主旨演講。
論壇舉行期間,趙繼宗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
趙繼宗介紹,之所以要發布專家共識,主要是目前在腦機接口應用方面尚未有國家級的倫理準則明確落地,廠家生產的產品要在臨床上使用,醫療機構可能會遇到審批、合規等問題。醫院雖然有醫學倫理委員會,但沒有頂層的文件作為執行或操作依據。
趙繼宗坦言,非侵入式腦機接口存在病人是否適用的問題。侵入式腦機接口則要求病人做開顱手術,面臨的問題更直接。“我們發布這樣一個共識,就是為了讓開展腦機接口研究的醫療機構有一個基礎的準則可以參照,這對臨床來說非常迫切。”
問及如何平衡腦機接口技術創新與患者安全之間的關系,趙繼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技術創新肯定是要有的,但是首先要保證患者的安全。“現在有大量的截癱、偏癱患者,對腦機接口技術的需求非常迫切,但是作為醫生,一定要等到技術成熟了才能推廣,匆忙‘上馬’并不能保證患者一定會取得好的效果。”
“腦機接口技術要進一步發展,必須按照臨床試驗的規則來進行。”趙繼宗舉例說,比如先在動物身上試驗,在對安全性、相容性等指標進行考察后,再在人身上試驗,當然也要選擇合適的病人來觀察。
他進一步解釋,腦機接口技術必須有第一群人接受臨床試驗,然后再擴大試驗。臨床試驗分三期,逐漸從動物試驗到一期試驗,一期是三五個病人,然后擴大到二期,在不同單位、不同醫院來試驗……最后完成三期試驗才可以。“以前醫藥和器械臨床試驗都是這樣的過程,腦機接口還沒到這一步,現在都處于實驗室階段,目前媒體報道的也都是個例。”
談及腦機接口與人工智能之間的關系,趙繼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腦機接口的原理與機器人類似,機器人可以通過內置程序和信號做相應的事,“腦機接口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提取人的腦電波,發出相應指令,比如要寫‘正’字,患者會想該寫哪一筆,但他不會說,那就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在電腦上打出‘正’字。”趙繼宗說。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醫生的角色是否會發生變化?對此,趙繼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是另外一個話題。“現在最時髦的就是人工智能診斷,但實際上利用人工智能來診斷還存在很多問題。”他舉例說,機器如果診斷錯了,該由誰來負責?如何負責?
“所以我覺得未來通過人工智能來診斷恐怕不是主流方向。”趙繼宗說,當然它可以大致對疾病進行初篩,這是有可能的。另外,人工智能在醫療影像方面的應用還有很大空間,像一般的CT、磁共振片子,都可以用人工智能來看,但是一些特殊情形還是要依靠醫生判斷,因為病跟病、病人跟病人是不一樣的。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蕊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