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14 16:23:10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因為涉及總額法和凈額法計算方式的調整,今年已經有6家上市公司被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監管措施。
每經記者 趙李南 每經編輯 張海妮
今年4月,*ST新城(000809.SZ,股價2.17元,市值17.9億元,以下簡稱鐵嶺新城)發布了業績修正公告。公告顯示,公司按總額法確認2023年度混塔業務收入約1億元,按凈額法調整后確認2023年度混塔業務收入約346.5萬元。
因為核算方法不同,鐵嶺新城的混塔業務收入從1億元下降到不足350萬元,令人咋舌。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因為涉及總額法和凈額法計算方式的調整,今年已經有6家上市公司被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監管措施。
對于上市公司而言,采用總額法更容易做大營業收入,使得賬面更“好看”。與此同時,伴隨著監管的逐步介入,近年來有多家上市公司進行會計差錯更正,將總額法更正為凈額法。據記者統計,對于較輕的情況,監管機構會出具警示函。然而,也有部分上市公司的業務是徹底虛構的且以總額法核算,在這種情況下上市公司會面臨較重的處罰。
5月7日,凱大催化(BJ830974,股價6.02元,市值9.86億元)在回復北交所《問詢函》時稱,在2023年年報審計過程中,公司財務人員與會計師就貿易代采業務的收入確認方法經討論達成一致意見。
凱大催化表示,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規定、購銷合同、物流信息等主要內容,上述貨物直接由供應商運輸至客戶端或者貨物僅在公司短暫停留便運輸至客戶端,雖然公司暫時性地獲得商品控制權,但公司獲得的商品控制權具有瞬時性、過渡性特征,為了更嚴謹執行新收入準則,公司對該類業務貿易收入確認方法由“總額法”更正為“凈額法”更具有合理性。
顯然,據凱大催化的表述,能否對商品獲得實質性的控制權,是否承擔了商品的風險,是辨別和衡量使用“總額法”還是“凈額法”的關鍵考慮因素。
據記者統計,近年來,有超過500家A股上市公司被三個交易所下發的《關注函》《問詢函》問及了有關總額法和凈額法的問題。
今年4月,霍普股份(SZ301024,股價20.98元,市值13.34億元)收到上海證監局對公司采取責令改正監管措施及對相關人員出具警示函監管措施。
對于霍普股份,上海證監局表示:“你公司非聯合體牽頭方、亦未完全承擔主要責任,但你公司于2020年以來,均采用總額法確認了相關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未采用凈額法核算,導致你公司2021年年報、2022年年報、2023年半年報中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等相關財務數據存在不準確的情形。”
今年1月,康隆達(603665.SH,股價19.35元,市值31.46億元)收到了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2022年康隆達被證監會立案。經調查,2019年5月,康隆達時任董事長張間芳與周某、黃某峰等簽訂《合作備忘錄》,就合作收購目標公司開展專網通信業務等??德∵_2020年專網通信業務采用總額法確認收入,2022年4月30日康隆達進行了會計差錯更正,調減營業收入6003.46萬元,占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的5.59%。
由于上述事項及其他事項,康隆達、康隆達實際控制人張間芳、康隆達時任董事會秘書兼財務總監陳衛麗皆被行政處罰。
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康隆達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300萬元罰款,對張間芳給予警告并處以300萬元罰款,對陳衛麗給予警告并處以100萬元罰款。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通過虛構業務、以總額法核算的上市公司最終吞下了退市的苦果。
中國證監會調查發現,新海退(SZ002089,以下簡稱新海宜)通過參與專網通信虛假自循環業務虛增銷售收入、利潤,導致2014年至2019年年度報告及2019年半年度報告虛假記載。
在申辯階段,新海宜及其時任董事長張亦斌辯稱,公司專網通信業務可以按照凈額法進行會計處理,或按照借款期限分期確認利息收入,不會導致當期利潤發生變化。
證監會認為,專網通信業務不應確認相應收入、利潤,相關費用不應扣除。專網通信業務相關經濟利益流入不能確認為主營業務收入。經查,本案所涉專網通信業務無真實業務背景,系自循環模式,新海宜為其中的一個環節,主要負責提供資金,保障該業務上下游的資金流轉并配合合同蓋章。上述業務系虛假業務,不應確認為主營業務收入。
“專網通信業務相關經濟利益流入也不能采用凈額法核算。新海宜連續多年將此類業務披露為包括專網通信系統在內的通信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業務,并未提及上述業務屬融資性貿易或借款,并且新海宜參與的提供資金的業務屬循環業務、虛假業務,相關的利益流入不應予以確認。”證監會表示。
證監會責令新海宜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400萬元罰款,對相關責任人也給予警告和罰款。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7871320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