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17 18:49:49
日前,A股42家銀行發布了各自的2023年財報,42家銀行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09萬億元、營業收入5.65萬億元,同比“一升一降”。其中,有18家銀行營收同比下滑,13家銀行“增利不增收”,占比接近三成。
每經記者 李玉雯 每經編輯 馬子卿
年報季落下帷幕,A股42家銀行全面展現了過去一年里的經營成果。每經記者梳理發現,2023年A股銀行呈現出“增利不增收”趨勢,一方面42家銀行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09萬億元、營業收入5.65萬億元,同比“一升一降”;另一方面,盡管接近九成銀行歸母凈利潤同比正增長,但依然難掩營收所面臨的窘境。有18家銀行營收同比下滑,其中13家銀行“增利不增收”。
記者拆分營收結構發現,中收持續承壓是拖累上市銀行營收的主要因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多數銀行中收降幅明顯,整體非息收入卻仍然實現了正增長。這背后則是債牛行情對銀行投資收益的強力帶動,超七成銀行實現投資收益不同程度增長。
此外,記者注意到,在銀行業整體面臨息差承壓、個人按揭貸款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消費貸已成為多家銀行零售業務的新增長點。例如,交通銀行(SH601328,股價6.91元,市值5131億元)去年消費貸增量達歷史最高水平,招商銀行、北京銀行等消費貸同比增速均接近50%。
從整體盈利表現來看,2023年A股銀行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09萬億,同比增長1.44%。與此同時,行業營收持續承壓,A股銀行合計實現營收5.65萬億元,同比下滑0.81%。
記者梳理發現,42家A股銀行中有37家銀行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中有14家銀行實現兩位數增長,占比約三成。從歸母凈利潤的增速來看,區域性中小銀行表現亮眼,14家實現兩位數增幅的銀行包括7家城商行、6家農商行和1家股份行,其中10家銀行總部均扎根于長三角區域。
具體而言,杭州銀行(SH600926,股價13.86元,市值821.9億元)以23.15%的增幅居于首位,也是唯一一家2023年凈利潤同比增速超過20%的A股銀行。常熟銀行(SH601128,股價8.67元,市值237.6億元)緊隨其后,增速為19.60%,也是A股10家農商行中增速最高的。
記者注意到,唯一實現2023年凈利潤兩位數增長的股份行是浙商銀行(SH601916,股價2.96元,市值812.9億元),增速為10.5%。此外,六大行也都實現了歸母凈利潤正增長,其中增速最高的是農業銀行(SH601288,股價4.34元,市值1.52萬億元),為3.91%。
若從絕對值來看,工商銀行(SH601398,股價5.38元,市值1.92萬億元)、建設銀行(SH601939,股價7.04元,市值1.76萬億元)、農業銀行、中國銀行(SH601988,股價4.44元,市值1.31萬億元)四大行以及招商銀行(SH600036,股價35.05元,市值8839億元)的歸母凈利潤均在千億級別。其中,工商銀行實現歸母凈利潤3639.93億元,相當于日均賺得近10億元,居A股銀行之首。
唯一的千億級別股份行招商銀行則實現歸母凈利潤1466.02億元。此外,城商行及農商行的歸母凈利潤規模均在300億以下,江蘇銀行(SH600919,股價8.16元,市值1497億元)以287.50億元位列城商行首位。
盡管接近九成的A股銀行實現了歸母凈利潤同比正增長,但在營收方面上市銀行仍然面臨著持續承壓的窘境。據記者梳理,有18家銀行營收同比下滑,其中13家銀行“增利不增收”,占比接近三成。此外,還有5家銀行營收、歸母凈利潤同比雙降。
分銀行類型來看,六大行中的中國銀行營收增速6.41%,居于國有大行首位,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營收同比均有所下滑,降幅分別為3.73%、1.79%。9家股份行中,僅浙商銀行實現營收同比正增長,為4.29%,其余均有不同程度下滑,降幅最大的是平安銀行,同比下降8.45%。
17家城商行中,2023年實現營收同比增長的有12家,西安銀行(SH600928,股價3.59元,市值159.5億元)增幅最大,為9.70%,5家城商行營收同比下滑,降幅最大的是鄭州銀行(SZ002936,股價1.93元,市值175.4億元),同比下降9.50%。10家農商行中7家同比增長,常熟銀行以12.05%居于首位,也是A股42家銀行中唯一一家營收同比增速達到兩位數的銀行。
記者拆分營收結構發現,凈利息收入和中收延續收窄趨勢,是拖累上市銀行營收的主要因素。據記者統計,2023年42家上市銀行凈利息收入合計4.25萬億元,同比下滑2.83%;中收合計7576.9億元,同比下滑8.05%。
營收承壓之下,上市銀行利潤增長的一大動力來源于撥備的反哺,銀行適度放緩撥備計提力度以支撐利潤的增長空間。國信證券研報指出,近幾年銀行資產減值損失同比持續下降,反哺利潤增長,這導致上市銀行整體撥貸比持續降低。撥備仍然反哺利潤增長但力度減弱,部分銀行可能面臨可供反哺利潤的撥備“余糧”逐步消耗的現狀。
如前文所述,2023年上市銀行中收持續承壓,是拖累行業營收增速的主要因素之一。據記者統計,42家A股銀行中有34家中收同比下滑,占比超過八成,下滑幅度則在0.3%~83%之間不等,其中有16家銀行同比降幅超過了20%。
多家銀行在年報中解釋,中收下滑主要是由于代理及委托業務手續費收入減少。例如,重慶銀行(SH601963,股價7.70元,市值267.5億元)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4.11億元,同比降幅45.96%,其中代理理財業務3.48億元,降幅43.48%,主要由于受資本市場震蕩、理財市值波動加劇、收益下行等影響,理財業務手續費收入下滑。
民生證券銀行團隊在研報中指出,銀行中收承壓的主要因素,一是代銷理財、基金規模降低,而且結構上代銷費率相對高的權益類基金發行和銷售均有所降溫,使得財富管理類業務中收表現仍偏弱。二是去年下半年銀保渠道代理費率調整,上半年中收主力代銷保險收入受到沖擊。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多數銀行中收下滑,但整體非息收入卻實現了正增長。據記者統計,2023年A股銀行合計實現非息收入1.4萬億元,同比增長5.87%。而如果扣除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可以看到其他非息收入的增幅更為明顯,合計6396.05億元,同比增長29%。
據悉,出現這種情況,主要與多家銀行投資收益大幅增長有關。記者統計發現,2023年42家銀行合計實現投資收益4262.05億元,同比增長17.87%。其中,有30家銀行實現投資收益不同程度增長,15家銀行增幅在20%以上。
這背后則是“債牛”行情的催化。例如,江陰銀行(SZ002807,股價3.85元,市值94.76億元)實現投資收益7.96億元,同比增長104.18%,該行解釋稱,2023年度投資收益增加主要系當期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收益增加和債券處置收益增加所致。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等也在年報中提及,投資收益增長主要是債券投資收益增加所致。
南京銀行(SH601009,股價9.58元,市值990.9億元)副行長陳諧在業績說明會上也提及,2023年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較上年下降28個BP,今年一季度又下降了30個BP。債券收益率下行帶來了債券價格上升,債券走出一波牛市,這為該行金融市場投資交易營造了較好的市場環境。
在此背景下,南京銀行靈活執行交易策略,把握波段交易機會,取得了一些優于市場表現的超額收益。多種因素綜合影響下,接下來債券收益率可能會呈現上有頂下有底的區間震蕩格局,預計債券利率中樞較2023年還會進一步下降,該行會積極預判形勢并把握時間節點,平衡好投資收益和估值波動。
從資產規模來看,截至2023年末,42家A股上市銀行總資產同比均有擴增,24家銀行增幅超10%。六大行以及招商銀行、興業銀行(SH601166,股價17.01元,市值3533億元)資產規模均在10萬億之上。盡管國有大行體量龐大,卻依然保持了較快的資產增速,除交行外,其余五家國有大行均實現兩位數增幅。
就信貸投放而言,2023年末42家銀行貸款總額161.32萬億,同比增長11.14%,各家銀行的貸款規模也均有所增長,25家銀行增幅超過10%。值得注意的是,區域性中小銀行貸款增幅明顯。
據記者統計,貸款增速排名前十的銀行中,除了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分別位列第九和第十,其余均是城商行、農商行。成都銀行(SH601838,股價16.08元,市值613.2億元)以28.33%的增幅位居首位,2023年末該行貸款總額由上年末的4865.84億元攀升至6244.48億元。
從貸款結構來看,雖然有34家銀行的個人貸款同比有所增長,然而近九成銀行個人貸款的占比較上年下降。
記者注意到,在房地產市場波動、提前還貸等影響下,超過六成的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同比下滑。截至2023年末,建設銀行的房貸體量依舊保持在上市銀行首位,個人住房貸款余額6.45萬億元,同比下滑1.45%,在六大行中降幅最小。
建設銀行副行長李運在業績發布會上提到,從建行的數據看,今年3月份以來,住房按揭貸款特別是二手房按揭貸款的受理量,環比有所回升。關于房貸提前還款的情況,存量房貸利率下調減少了房貸客戶的利息支出,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提前還貸的動力。建行今年前三個月房貸提前還款的規模相比去年四季度有一定下降。
記者注意到,在銀行業整體面臨息差承壓、個人按揭貸款增速放緩乃至收縮的背景下,消費貸已成為多家銀行零售業務的新增長點。去年以來,不少商業銀行加大了消費貸的推廣攬客力度,消費貸的優惠讓利此起彼伏,包括提升貸款額度、下調貸款利率、發放優惠券等,市場上多家銀行消費貸年化利率已降至4%以下。
從年報數據中也可以看到,不少銀行消費貸增幅明顯。據記者統計,有38家銀行在年報中披露了消費貸相關數據,32家銀行消費貸同比增長,占比超過八成。
大行整體消費貸增速顯著,交通銀行在年報中披露,2023年全年個人綜合消費貸增量達歷史最高水平,年末個人消費貸款余額1581.1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6.25%。此外,農業銀行個人消費貸同比增速超過70%,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的同比增速也均超過40%。
股份行中,招商銀行在年報中稱,個人住房貸款受房地產市場調整轉型影響增長相對乏力,該行通過加大對優質小微貸款和消費貸款的投放力度,推動零售貸款平穩增長。截至2023年末,該行消費貸款余額3015.3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9.11%。另外,興業銀行、浦發銀行(SH60000,股價7.89元,市值2315億元)、華夏銀行(SH600015,股價6.75元,市值1074億元)消費貸同比增速均超過20%。
城商行和農商行中,鄭州銀行消費貸同比增長75.30%至123.37億元,北京銀行(SH601169,股價5.69元,市值1203億元)消費貸同比增長49.85%至2012.49億元,此外,貴陽銀行(SH601997,股價5.67元,市值207.3億元)、蘇農銀行(SH603323,股價5.06元,市值91.24億元)、紫金銀行(SH601860,股價2.69元,市值98.48億元)、成都銀行等消費貸同比增速均超過40%。
成都銀行管理層在投資者互動交流中就消費貸業務拓展有關規劃表示,繼續推行已經成熟的白名單經營模式,將以成都、重慶、西安等城市作為“主戰場”;精細化客戶管理與差異化產品服務;加大精準營銷力度、促進規模擴張。與此同時,成都銀行還擬嘗試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在監管的指導下借鑒同業先進經驗,并結合自身情況穩步推進、按需展業。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