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27 22:43:21
◎中國人民大學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三希預測,未來在底座大模型領域,絕對會只剩下少數幾家,“說不定(是)一兩家”,更多的企業還是在做應用型的大模型,“大家要充分發揮咱們國家豐富的應用場景,做一些垂直化的大模型,充分利用我們的應用場景,這個是我們的一些優勢”。
每經記者 于怡朗 每經編輯 陳俊杰
5月以來,從兩家海外AI(人工智能)巨頭OpenAI和谷歌,到國內字節跳動、阿里、百度、智譜AI、科大訊飛等企業,國內外大模型廠商接力掀起了低價“肉搏戰”。
有業內人士認為,通用大模型的迭代更新導致很多創業公司做到一半時就做不下去,創業公司面臨著被“淹死的情況”。
5月26日,“新質生產力與數字經濟發展對話”在雄安新區舉辦,會后,中國人民大學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三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站在中小企業視角來看,我個人覺得這個技術的發展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
在主題演講中,李三希提到,要重視科技與產業的協同發展,“在新型的創新體中,要更加重視發揮企業的價值”。
發展新質生產力,數字經濟是關鍵賽道。
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科技取得重大突破,新一輪數字經濟發展的浪潮帶動生產力迅猛提升。根據國際組織預測,2025年中國的數據生產量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數據生產國。
此前,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4月底,國內共計推出了305個大模型。而截至5月16日,約140個大模型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占發布總量的45.9%。這意味著,還有約165個大模型尚未獲得“過審”機會。
中國大模型公司競爭的結局是什么?
李三希預測,未來在底座大模型領域,絕對會只剩下少數幾家,“說不定(是)一兩家”,更多的企業還是在做應用型的大模型,“大家要充分發揮咱們國家豐富的應用場景,做一些垂直化的大模型,充分利用我們的應用場景,這個是我們的一些優勢”。
不過,大模型創業公司想在垂直應用領域分一杯羹也并非易事。
日前,出門問問(HK02438)大模型團隊工程副總李維表示,創業公司一方面依靠大模型可以擁有更多的想象空間,另一方面也面臨著被“淹死的情況”。通用大模型的迭代更新導致很多創業公司做到一半時就做不下去,因此,創業公司要主動回避一些賽道。
對此,李三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站在中小企業視角來看,我個人覺得這個技術的發展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的確會吞掉很多就業機會,肯定會干掉很多東西,但作為中小企業要去擁抱它,不要去拒絕它??通過擁抱它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新的發展機會??也許充分探索功能以后能有新的業態出來。”
面對數字時代的國際競爭,專家呼吁應充分發揮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日前發布的《平臺企業數字技術發明專利研究報告》中指出,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關鍵數字技術正成為中美科技平臺企業創新研發的“主戰場”。以騰訊、百度為代表的中國科技平臺企業在專利規模、質量和技術領域分布實現了對國際企業的快速追趕和部分超越。
“在新型的創新體中,要更加重視發揮企業的價值。”李三希告訴記者,“技術研究也得分類型”,企業承擔的應該是偏市場偏應用的技術研究,“現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里面,企業參與率非常低,未來有沒有可能探索一個,至少在應用技術研究(中)能有企業更多參與”。
科技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而科技創新研發投入大、周期長、風險高,需要耐心資本的陪伴。
李三希指出,不受市場短期波動干擾、能夠長期為投資項目提供穩定資金支持的資本,是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發揮市場穩定器和經濟發展助推器的作用。
在會上,亦有專家呼吁,政策同樣需要保持耐心與定力、引導投資走向長期主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