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05 20:53:45
期待你的照片,期待你的故事。東莞,等你。
每日經濟新聞 肖純 每經編輯 楊歡
一切需要一個開始。
“尋找2億分之一—《東莞東》邀您故地重游”活動自啟動以來,收到了大量東莞的老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收到的第一張照片,就足夠吸引人。
2000年,東莞厚街鎮涌口社區。
照片的背景里,廠房與城中村自建樓混搭,清晰展示了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珠三角城市形態。
左邊是一位老人,右邊是一位年輕人,兩人圍著一位小女孩。老人蹲下身逗小女孩,女孩望向老人。
快門按下,仿佛布列松的“決定性瞬間”。布列松是世界攝影史中的殿堂級大師,創造了“決定性瞬間”概念的布列松,曾說“在攝影中,最小的事物可以成為偉大的主題”。
水泥的灰色,加上老照片泛黃,顯得頗有年代感。小女孩的粉紅衣褲成為畫面中的亮色,與小女孩輝映的是老人逗小孩的紅氣球。
這張照片,與法國新浪潮電影代表作《紅氣球》的海報,有些神似。
背景都是低矮且有年代感的建筑,主角都是孩子,都有一個紅氣球奪目其間。
電影《紅氣球》在上世紀50年代一問世就斬獲了無數獎項,包括1956年的奧斯卡最佳劇本獎和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無論是電影中的巴黎,還是照片里的東莞,人們都在現實中,努力尋找詩意與浪漫。
照片投遞者羅文龍,老家在四川南充,讀大學去了四川成都。1993年,羅文龍大學一畢業,就踏上了南下的列車。那時交通不發達,火車班次不多,羅文龍從四川來東莞需要先坐綠皮車到廣州,然后換長途大巴到東莞。
羅文龍南下東莞第7年,在厚街涌口中達鞋業工作。他老媽把女兒從老家接過來,坐長途大巴輾轉千里來看他,于是有了這張照片。
31年來,羅文龍在這里工作、創業,親歷了這座城市的飛速變化。照片背景里的弧形樓房依舊矗立,但外墻煥然一新,小樓變得時尚,小樹從一層長到了三四層高。
時至今日,羅文龍依舊在東莞厚街工作。當這個異鄉人被問及留在東莞的原因時,羅文龍表示:“這座城市有很多選擇,充滿了機會,特別包容!”
采訪過程中,羅文龍數次因陷入回憶而沉默,他解釋:“我在東莞待得太久了,覺得自己已經融入了這座城市。31年來發生了太多太多,我一時不知道如何表達!”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照片里小女孩,也就是羅文龍的女兒,此時也在東莞工作,成為一名正宗的“莞二代”。后來羅文龍有了二孩,二孩也在東莞讀書。羅文龍強調:“東莞對外地人很包容,我們也能享受東莞的教育和醫療資源,所以就把孩子都接過來,不用在老家留守。”
不過每年春節,羅文龍都會帶著孩子回老家看看。“最開始回老家坐長途車,后來是綠皮火車,再后來是飛機和高鐵,現在我自己開車。”
我們還注意到一個細節,這兩張老照片是翻拍的。翻拍的手機,也產自羅文龍奮斗過的這座城市。
在本次活動的后臺,類似的精彩照片和感人故事還有很多。
“尋找2億分之一—《東莞東》邀您故地重游”征集活動由東莞市文明辦主辦。每日經濟新聞作為戰略伙伴,為活動提供重要戰略支持。
該活動向全網征集關于東莞的時光影像,講述照片背后關于奮斗、溫情、城市變化的故事。無論是奮斗與堅持的故事,還是愛情與友情的故事,或是成長與蛻變的故事,活動主辦方都非常歡迎廣大網友分享。
本次照片征集活動的時間為6月1日到6月20日。屆時活動主辦方會在征集的照片中,挑選一批幸運代表,兌付一次到東莞故地重游的旅程。
期待你的照片,期待你的故事。東莞,等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