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06 19:07:25
每經記者 姚亞楠 每經編輯 趙云
“今年沒怎么出手”也許不是投資人客套的自謙,IT桔子近日公布的一組數據揭開了當下VC/PE生存真相:截止到2024年5月30日,今年出手投資1次及以上的機構僅有1113家。占比為13.9%,換言之,今年還有超80%的機構并未投出過項目。
“市場難,大家出手很謹慎”,在采訪中多位投資人向記者這樣描述當下的境況,究其原因,離不開當下募資與退出這雙重困局。不過,雖然出手者寥寥,想投到好項目的競爭依然激烈,有投資人就告訴記者,“優質企業尤其是當下還有投產需求的,仍然是市場上的香餑餑,引得十幾家機構去爭搶毫不夸張。”
2024年即將過半,近日,IT桔子統計的一則數據揭開了當下VC/PE的活躍度真相,在其收錄的國內(含港澳臺)投資機構數量7972家中,截至5月30日,2024年有出手投資過1次及以上的機構共有1113家。這一占比為13.9%,換言之,至今尚未出手的機構占比高達86.1%。
細看出手頻次,投資出手投資過的機構中,僅僅出手投資1次的有534家,出手2-9次的有535家,加起來有1079家,也就是說雖出手但僅是個位數的機構,占了約96%。
當前市場的挑戰顯而易見,VC/PE們在投資策略方面普通審慎,北京一位專注于硬科技領域的投資人對每經記者表示,“我觀察到的情況和數據揭示的現狀基本符合,今年確實很難,大家都不怎么出手。”華南一家早期機構合伙人同樣也表達了相似的看法,“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大家出手是很謹慎的。”
當然,出手10次及以上的活躍機構還有42家,從類型來看,市場化VC/PE機構共19家,國資背景/政府引導基金機構14家,券商/資管機構6家,CVC僅3家。在活躍機構里,國資/政府引導基金與市場化VC/PE機構平分秋色;CVC機構活躍度大幅下降,此前出手闊綽、買買買不斷的BAT、TMD頗為低調,當前活躍的3家CVC,有兩家有國企背景,還有一家是香港的公司。
為何投資速度放慢?事實上,VC/PE出手減少主要源自當下募資與退出的雙重困局,自2022年以來,我國股權投資市場就逐漸邁入調整期,新增募資明顯下降,清科研究數據顯示,2024Q1新募集基金數量和規模分別為964只、3530.28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3.9%、5.0%,基金數量降幅達到近五年新高。
募資下降,但VC/PE機構持有資產庫存卻持續處于高位,自2022年開始,創投行業又回到了投資大于退出的狀態,從最新數據來看,今年一季度,中國股權投資市場退出案例數量為362筆,同比下降56.2%。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已有多位投資人呼吁關注行業退出問題。近日,北極光創投創始管理合伙人鄧鋒就公開表示,退出問題是當前最大的挑戰之一“自今年春節以來,A股上市審核非常嚴格,第一季度只有30家企業過會,而在2021年時A股和海外上市有600家企業左右。退出問題如果不解決,投資人就無法實現把資金投入到實體經濟,這是非常大的問題,我們必須呼吁要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出手者寥寥,這并不意味著投到好項目更容易了,尤其是在投融資高度集中的硬科技領域。近日在對低空經濟企業的采訪中,就有創業者告訴記者,每天要接待大量投資人,多地邀請其前往建立產線,甚至邀請公司搬遷總部及研發中心,開出的條件十分優渥。“馬太效應更明顯了,頭部機構有錢、好項目要搶的局面并沒有改變,優質企業尤其是當下還有投產需求的,仍然是市場上的香餑餑,當下能引得十幾家機構去爭搶毫不夸張。”前述投資人向記者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