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視界 2024-06-28 10:04:21
高考志愿怎么填?什么專業前景好?6月23日,四川省2024年高考成績公布后,考生和家長開始為選哪所大學、讀什么專業忙起來了。 高考志愿填報無疑是一件復雜的事。從小學、初中、高中一路走來,第一次開始走上和以往不一樣的路,考生與家長在短時間內接受和處理大量此前并不熟悉的信息,需要做出影響深遠的決定。 為了幫助學生考慮周到、慎重決策,今年,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面向高考生免費開放“陽光志愿”信息服務系統,基于招生、就業、調查、測評等大數據,結合深度專業和職業解讀,提供志愿推薦、專業介紹、心理測評、就業去向及前景查詢等服務,受到考生和家長的好評。 各類高考志愿規劃咨詢服務也應運而生。日前,某網紅機構3小時“收割”2億元的消息沖上熱搜,高考志愿填報服務的“生意”引發廣泛討論。 那么,高考志愿填報真的需要購買動輒上萬元的咨詢服務嗎? “xx專業最有‘錢途’,避雷xxx、xxxx等專業。”隨便點開一條關于高考志愿填報的短視頻,聳動的標題加上博主們夸張的語氣,無疑加劇著考生和家長本就焦慮不安的情緒。 剛剛通過高考,人生充滿著各種可能性與可塑性。每一種不同的選擇,對于考生和家長來說,都可能意味著今后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因此糾結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面對巨大的信息差、聞所未聞的專業術語、需要計算和評估的對應項,志愿填報中隨時可能產生許許多多巨大的問號,也由此催生出了當下“火熱”的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業務。 高考志愿咨詢師們,依托多年的積累與觀察,一定程度能在學校、專業、城市、就業前景和考生意愿等要素之間為考生和家長尋得“平衡”。從實際效果來看,確有人通過購買這項服務,實現了高考“最優”上岸,但也有人在依據服務建議填報了學校、專業后,并未實現“精準”填報,甚至還沒入讀就后悔了,大鬧志愿填報機構甚至與其對簿公堂的事件,也不鮮見。 精準填報固然不錯,但最重要的是考生與家長本身,要對學習興趣、專業優勢,甚至是未來的職業發展與人生規劃有一個相對客觀清晰的預期。
四川大學的荷花 攝影/C視覺 何海洋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有考生通過高考志愿咨詢師的精確計算,好不容易擠進了一所大學的熱門專業,卻在4年后畢業時發現,當年一起擠進來的學生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就業市場的需求,在就業階段再次迎來一場激烈的競爭。 從熱門行業反向追溯熱門專業,這中間本身就存在滯后性。當你在追逐熱門時,可能更應該看重的是對未來4年乃至10年的前瞻性。否則,辛辛苦苦擠進去的“熱門”,很可能待到畢業時卻已經轉成了“冷門”。 種種外因裹挾著選擇,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卻可能被忽視了:考生自己的興趣到底是什么? 通過高考志愿填報,找尋一條最接近成功的道路本無可厚非,但是說到高等教育的意義,其實又遠非專業技能培訓這么簡單。 接受高等教育,是人自身追求完善的途徑之一。大學提供了一段相對穩定的時間、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來讓你實現對某一領域的知識從入門到精進。“敦煌女兒”樊錦詩在大學實踐中第一次看到莫高窟,從此這些歷經千年的洞窟與壁畫成為她畢生的堅守;季羨林先生在留德期間積極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俄文、阿拉伯文等,為他后來橫貫東西的學術研究打下堅實基礎。經由大學深造,他們成長為行業翹楚。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相比于人人擠破頭的熱門專業,不少冷門專業在默默打動所有人。近年來,一系列考古成果的驚艷亮相,在進一步溯清中華文明源流的同時,考古成果背后的考古人、考古學專業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與五千年文明史對話的浪漫,讓不少飽受“996”壓力的年輕人感嘆,那才是理想的生活。而皓首窮經進行古籍整理的文獻學專家們,通過自己的精細審讀與發現,糾正一個個延續了幾百上千年的錯誤,為我們釋讀出曾被誤以為早已散佚的典籍,那又何嘗不是一種巨大的成就?
四川大學三星堆遺址考古隊的年輕人們
其實,就考生和家長而言,高考志愿填報咨詢,付費機構也并非唯一選擇。不少高校都在提供咨詢服務,甚至現場“擺攤設點”,面對面為考生及家長講解招生政策、院校情況、專業設置等,并給出志愿填報建議。此外,一些地方教育部門也會集中組織免費的志愿填報服務。 除了入學前的各種咨詢服務之外,考生入學之后,也正在獲得越來越多再次選擇的機會。近日,包括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等在內的多所高校先后宣布,將進一步放寬本科生轉專業限制,使轉專業不再是屬于少數尖子生的“特權”。這固然是高校因材施教理念的體現,而從人才培養的制度建設角度,也減輕了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環節的壓力,是對考生和家長所面臨的信息不對等的一種補充。只要考生能夠承受轉專業所帶來的學習時間增加,完全可以在進入大學充分了解各類信息之后,再通過轉專業的方式重新為自己填報一次志愿。 從歷史的眼光看,通過轉專業轉出的一代大家并不在少數。在魯迅一生的無數次抉擇中,“棄醫從文”無疑具有特殊的意義。他放棄了現代醫學這個當時的大熱門,轉而選擇了以文化人的力量,通過文學浸潤,促進國民思想與觀念的革新這一在當時更為有意義的事業,用一支筆寫出了自己的不朽傳奇。1931年,被“九一八”事變深深震撼的清華大學歷史系新生錢偉長,毅然放棄了文史領域的專長,轉投物理專業,最終創建了板殼內稟統一理論和淺殼的非線性微分方程組,在波導管理論、奇異攝動理論、潤滑理論等眾多方面作出重要貢獻,成就了新中國力學事業的奇跡。
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 攝影/C視覺 李向雨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伴隨驪歌聲聲,新世界的大門正在徐徐展開。對于每一位正在糾結志愿怎么填的考生來說,美好的未來里有你我他,美好的未來里更有國家與社會的需求。當我們將個體的追求與國家、社會的需求緊密結合時,等待我們的,定然是“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撰文/成博 編輯/梁慶 郭書瓊 責編/謝夢 審核/姜明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