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28 11:16:15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彭水萍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金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指明了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前進方向,為做好新時代金融工作、建設金融強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近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了重要戰略部署。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作出正確部署,有助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大國崛起離不開強大金融體系的支撐,金融對強國建設的作用更加凸顯。實踐證明,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金融對構建新發展格局、發展新質生產力意義重大,已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證券基金業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基石和國家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站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為更好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關于金融工作論述摘編》和會議精神,將自身高質量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聯合《每日經濟新聞》共同發起“基金行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關于金融工作論述摘編》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欄,集中展現金融機構在深入學習會議精神中取得的新認識、新成果,以及在實踐中展現的新作為、新貢獻。進一步激發金融機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共促金融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南方基金:做好“五篇大文章”新答卷,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事關發展全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金融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對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助力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公募基金作為重要機構投資者和居民財富管理的代表,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整、準確、全面學習《習近平關于金融工作論述摘編》,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強化功能性要求,勇于承擔起時代賦予的重大使命,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以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點發力方向和核心目標。
近年來,南方基金深入貫徹落實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要求,扎實做好“五篇大文章”。在科技金融方面,搭建了專門的科技行業投研團隊,持續強化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科技行業優質標的的配置,公司旗下產品投向科技行業的比重逐年提升。在綠色金融方面,積極踐行ESG投資理念,自主研發了具備中國本土特色且與國際標準相接軌的ESG評級體系和數據庫,以實際行動助力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進程。在普惠金融方面,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旗下公募產品累計盈利和分紅分別達到1955億元、1973億元,努力提升價值創造水平。著力打造更加專業化、場景化的高質量服務體系,建立“客戶投資生命周期”“產品生命周期”“客戶關懷”三大陪伴模式,積極探索通過投顧、投教聯動方式惠及更多投資者,提升投資者服務覆蓋面。在養老金融方面,公司將養老金業務作為核心業務重點發展并長期耕耘,專門搭建了混合資產投研條線管理養老金,形成了覆蓋一二三支柱的養老資產管理體系,中長期投資業績優異。在數字金融方面,長期投入資源,將投研和科技作為兩項核心競爭力持續打造,形成了“以云原生技術為底座,以業務中臺和數據中心為支撐,以自研的歐拉資產管理系統和智慧辦公系統為載體”的清晰頂層規劃,推進公司向數智化、聰明的資產管理公司轉型。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辯證關系,重點強調,“金融和實體經濟是共生共榮的關系。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
在當下以新型舉國體制助力重大科技創新的大背景下,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無疑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關鍵著力點,也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路徑。公募基金行業必須強化服務科技創新的投研能力,以更高效的資源配置和更優質的金融產品服務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一是深刻理解以科技驅動為核心的經濟發展邏輯,持續加大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具備關鍵核心技術企業的資源配置力度,更好服務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二是持續修煉投研內核,不斷強化“平臺型、團隊制、一體化、多策略”投研體系建設,搭建梯次配備合理、投資風格鮮明且穩定的專業人才隊伍,更好挖掘真正具備優質增長潛力的科技型企業。
三是圍繞產業轉型升級、資本市場改革等重點發展方向,開發特色鮮明的科技主題類產品,大力發展科技類主題指數基金,積極引導長期資金投資科技型企業。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綠色金融工作。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要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推動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和投融資模式創新,探索區域性環保建設項目的金融支持模式,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投入。”此后,中共中央、國務院分別印發《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均對綠色金融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公募基金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有利于持續引導資金進入綠色低碳的行業和符合可持續發展導向的企業,以更好地滿足產業新業態、新動能提出的金融新需求,充分發揮金融服務國家戰略、實體經濟、居民財富管理等方面的功能。
一是繼續踐行ESG理念。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持續把ESG理念全面納入公司長期發展戰略與日常經營管理,完善ESG評級體系,從ESG視角有效識別組合風險,致力于通過ESG促進生態環境、和諧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二是優化ESG基金供給,著力拓展綠色金融產品譜系。探索開發涵蓋不同資產類別、不同策略類型的ESG及綠色低碳主題產品,逐步、科學地提升公司旗下產品在綠色低碳領域的投資規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新征程,金融工作要站穩人民立場,增強服務的多樣性、普惠性、可及性,更好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公募基金作為普惠金融的代表,以“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為天職,以投資者回報為導向,以服務創造價值,助力實現共同富裕。
一是體系化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業務運作體系,加強投研核心能力建設,提升價值創造能力。豐富投資策略和產品體系,提升跨周期、多元化資產配置能力,以及對宏觀分析和企業全生命周期研究能力,擴大多市場、多時區的投研覆蓋范圍,努力提升投資者盈利體驗。
二是堅持“金融為民”理念,深化投教工作力度、投資過程陪伴、投后服務賦能的全流程服務體系,堅定向買方投顧轉型,持續打造“司南投顧”平臺,不斷擴大服務半徑,著力為客戶提供綜合化、一站式的整體解決方案和綜合金融服務。
三是不斷豐富產品供給,基于客戶體驗開展產品設計創新,推出更多合理讓利型產品、固定持有期產品、解決方案型產品等有利于提升客戶體驗的產品,更好實現投資者和基金管理人利益共擔。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既是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也是維護國家人口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考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擴大年金制度覆蓋范圍,推行個人養老金制度。公募基金是養老資金的重要管理者和養老金融產品的重要供給者,承擔著更好滿足日益多元化的養老金融需求、實現養老資金保值增值的使命任務。
一是堅定打造養老金管理戰略高地。將養老金業務視為長期發展戰略,不斷加大資源投入力度,進一步對養老金客戶需求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跟蹤分析,不斷完善養老金業務產品線。
二是以絕對收益產品為切入點,有效融合公司宏觀分析、資產配置、行業研究、信用分析、量化策略和基金分析的投研資源,加強養老金業務投研團隊建設,進一步提升大類資產配置能力,形成投資風格明確、業績長期穩定的投資優勢。
三是大力發展個人養老金產品,積極探索養老投顧業務,為客戶提供“產品+賬戶+陪伴”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個人養老服務。
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時代,數字技術、數字經濟是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重點領域,我們一定要抓住先機、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公募基金發展數字金融,既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推進“數字中國”建設,也是順應金融數字化發展浪潮、提升自身長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一是加強頂層規劃,持續投入資源,一以貫之推進平臺化建設。在技術層面,推動技術架構的統一和向云原生的轉型,靈活支持和應對各類復雜多變的業務場景。在機制層面,以用戶為中心,推動研發模式由項目制向產品制轉型。在人才層面,持續優化金融科技人才結構,打造復合型人才梯隊。
二是以解決真問題為導向,分階段穩步推進數字化轉型。數字化建設過程可劃分為平臺、場景、生態和重塑四個階段,公司目前已基本完成平臺階段建設,未來將進行各類業務場景的整合與落地,逐步深入推進轉型工作。
三是打造自主可控的數字化平臺,形成全業務一體化解決方案。加強AI等新興技術應用,推動公司核心數字化平臺——歐拉資產管理系統的迭代升級,向著自動化程度更高、風險更低的數智化模式加速轉變。
未來,南方基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金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精神,以及新“國九條”及各部委發布的重要政策文件精神,沿著金融高質量發展指引,圍繞“五篇大文章”持續探索,履行好服務國家戰略、促進共同富裕的基本職責,積極發揮功能性作用,嚴守合規底線,努力實現資產管理服務能力全面提升,著力打造一流投資機構,推動公募基金行業及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實現新的跨越。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18415434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