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未來產業系列論壇合肥站|何以領跑未來產業?揭秘合肥的創新密碼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14 00:06:52

    每經記者 溫雅蘭    每經編輯 張凌霄    

    未來產業,代表著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新方向。

    作為一座科教之城,多年來,合肥憑借主動“先手”布局,充分利用多重國家戰略疊加效應,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全力推進“科創+產業”深度融合,不斷構筑起新的“產業地標”。

    一隅印證全局。2023年,合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1.1%,占規上工業比重54.7%。新增百億產值工業企業6戶、總數22戶。

    8月24日,繼杭州、蘇州、深圳后,由浙江大學管理學院主辦、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專業學位教育中心承辦、每日經濟新聞提供媒體支持的“未來產業”系列論壇落地合肥。來自教育、能源、人工智能、類腦科技等領域的專家學者、產業領袖、投資人,圍繞科技創新、產業落地、支撐體系等,帶來了一場有關合肥在未來產業領域獨特的發展模式,以及產業實踐經驗的探討。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未來能源的無限可能

    國之重器更是國之底氣。

    “人類終極能源=80%聚變+20%可再生”,論壇現場,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科技開發處負責人、聚變產業應用研究中心副主任孔德峰列出以上公式。

    隨著社會發展和工業化進程的深入,能源確是當前人類所面臨的一大難題。而化石能源的消耗殆盡以及溫室效應的日趨嚴重,使得清潔能源已經成為當前能源利用的重點。但是,風、光、水等能源的開發與利用,也受限于地理條件,存在發電不穩定等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由氘氚化學反應而產生的無排放、無污染、資源無限的核聚變能就成為了不二之選——海水中氘的聚能可用幾百億年,以Li4SiO4和Li2TiO3陶瓷微球為代表的含鋰固態氚增殖材料也在國內外被廣泛用作可控核聚變的氚增殖材料。

    核聚變技術以其清潔、高效的獨特優勢,正逐步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椎路褰榻B說,核聚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3年,聚變公司總投資規模為62.1億美元,其中有超80%的資金來自民間資本。截至2024年,全世界聚變商業化公司已有45家。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在核聚變研究的龐大系統中,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分工,目前仍沒有哪個國家在全要素的研究中走在世界最前列,但是核聚變的發展與芯片產業鏈和創新鏈的發展特征非常相似,”孔德峰分析說,“自主搭建聚變堆繼承模擬設計平臺及關鍵模塊非常重要,這也將是國內核聚變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智能算力驅動未來

    2024年過半,“AI”仍是公眾討論中的高頻熱詞。

    說到人工智能,就必須提到算力。作為通用人工智能發展的首要條件,算力就像農耕文明時代的水力、工業文明時代的電力,正在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力。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算力總規模達到了230EFLOPS,智能算力規模達到了70EFLOPS,增速超過70%。

    論壇現場,中科類腦智能算力事業部業務總監谷家磊以算力為圓心,從生成式AI技術大爆發、工業場景中的生成式網絡模型應用等方面向大家科普智能算力技術與算力發展趨勢等方面的觀點。

    谷家磊介紹,智能算力從云側以及端側支撐產業變革。他認為,從云側來看,智能算力在數據處理與分析、深度學習模型訓練、模型優化和調參,以及模型推理和預測服務等方面優化生產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業績,推動行業升級和產業變革。

    而在端側,智能算力能夠支撐智能硬件來增強產品功能和用戶體驗。“智慧農業、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領域的科技產品,都是智能算力和硬件結合的典型代表。”谷家磊說,“此外,云端協同和邊緣計算,也在解決信息收集、優化結構處理、提升算法模型提供的服務質量和效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隨著算力的穩步增長,其對科研和產業的賦能作用也逐步凸顯。但是,算力供需失衡等問題也隨之而來。谷家磊表示,海量數據和超大模型參數的需求,使得對算力的要求激增,然而東多西少、區域及行業分布不均勻等問題使得算力的供需呈現出失衡的問題。

    此外,隨著算力架構的不斷迭代,GPU、DPU等異構芯片也增加了算力統籌管理的難度;而分散的算力中心,使得資源的平均利用率僅為30%,算力的潮汐效應無法獲得有效緩解。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算力調度平臺和AI開發平臺,可以有效解決供需失衡問題,降低資源調度門檻。”谷家磊說。

    可以說,如果能夠尋找合適的商業場景,算力不僅是可以提供生產力的工具,更能為社會提供情緒價值。作為人工智能落地進展最迅速的場景之一,自動駕駛正在重構汽車產業底層邏輯。

    今年7月初,工信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名單,20座城市(聯合體)入圍。這一舉措旨在推動網聯云控基礎設施建設,探索基于車、路、網、云、圖等高效協同的自動駕駛技術多場景應用,加快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突破和產業化發展。

    論壇現場,安徽中科星馳自動駕駛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TO王智靈則從應用層面,以《面向未來的自動駕駛探索、實踐與發展》為主題,介紹了自動駕駛的價值、方法、實踐和未來。

    可以說,需求是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關鍵。

    談及為什么要發展自動駕駛技術,王智靈表示,自己曾在礦山區進行考察,礦山駕駛員在山路上開車的場景深深觸動了他。

    “雖然自動駕駛與人工駕駛將可能長期共存,但例如礦山運輸、干線物流等最危險、最辛苦的場景將最先實現替代。”王智靈說,“從最初的機械汽車到現在的電子控制汽車,到輔助駕駛的汽車,到高階輔助駕駛汽車,到現在自動駕駛汽車,自動車輛的使用會越來越方便。”

    當前,自動駕駛技術已經在合肥駱崗中央公園全空間無人體系觀光、售賣、清掃及貨運自動駕駛應用場景、大眾安徽智慧物流常態化通勤服務自動駕駛接駁巴士,以及蕪湖港建智慧港口水平運輸無人化作業流程等場景中發光發熱。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王智靈認為,做好自動駕駛的關鍵也在于數據。未來,我們將從與數據并行,到數據先行。在數據先行的時代中,自動駕駛技術將在元宇宙中學習人的經驗和記憶,對應對路面突發情況的狀態進行學習,而產品研究、商業落地等也將圍繞這樣的特點開展。

    人工智能+量子

    量子,這一看似科幻的概念,正不斷從科研成果轉變成科技產品,并賦能千行百業,合肥正是量子產業的先行者和集大成者。

    20世紀20到30年代,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與玻爾就量子力學展開了一場“世紀爭論”。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同時頒發給法國物理學家阿蘭·阿斯佩(Alain Aspect)、美國物理學家約翰·弗朗西斯·克勞澤(John F. Clauser)和奧地利物理學家安東·塞林格(Anton Zeilinger),以表彰他們“用糾纏光子驗證了量子不遵循貝爾不等式,開創了量子信息學”。

    至此,這場歷經90年的討論有了最后的答案。隨著世紀爭論落下帷幕,人類社會進入了第二次量子革命的新歷史時期。如果說第一次量子革命伴隨量子力學的誕生而來,讓我們擁有了電腦、手機、互聯網等經典技術。那么在第二次量子革命中,量子信息技術將為我們帶來量子計算機、量子傳感等。

    坐落于合肥的國盾量子,正是量子信息技術研發和應用的領軍企業。本次論壇中,國盾量子解決方案總監張如通以《量子信息技術及應用》為題,科普了量子的起源與發展、現狀與應用等方面的知識。

    “當前,量子信息技術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量子精密測量、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三個領域,其中,量子通信的產業化程度最高。”張如通說。

    量子通信是一種基于量子力學原理的信息傳輸技術,其安全性源于量子態的特性。張如通用通俗的語言對這一原理進行了解釋。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設想一個特殊的盒子,它配有兩把鑰匙和兩把鎖。如果放入盒子的物品與鎖匹配,取出時物品不變;若不匹配,則取出的物品可能會改變。例如,放入一個蘋果,如果鎖和鑰匙匹配,取出的仍是蘋果;若不匹配,取出的可能是梨,”張如通說,“這個例子在量子通信中對應于信息的編碼和解碼。蘋果和梨代表二進制數據中的0和1,而鎖則相當于光子的偏振狀態。當發送方和接收方使用相同的偏振狀態(即匹配的鎖和鑰匙)時,可以安全地傳輸信息。如果有人試圖在傳輸過程中竊聽,由于量子態的不可克隆性,信息的狀態會改變,從而被發送方和接收方察覺。”

    目前,中國搭建了世界上最長的陸地量子通信網絡,32個中繼站連接了北京和上海之間的超過2000公里的距離,每個中繼站都能夠實現量子態轉換和存儲,從而保證了信息的連續傳輸。同時這條網絡已經投入商業運行,為政府、金融、能源等部門提供了高效安全的數據服務。

    可以說,當今技術發展的一大底層邏輯,非人工智能莫屬。人工智能四個字也慢慢從互聯網走進了大眾的生產和生活。

    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周偉華分析,在中國,自動化智能是制造業人工智能應用的主要形式。而作為制造業的“命脈”,供應鏈中人工智能技術也扮演了關鍵角色。

    活動現場,周偉華提到了OODA循環——從感知智能,到認知智能,到決策智能,再到自動化智能。

    “而真正的賽點在于決策智能,”周偉華說,“要真正作出決策,就要對未來進行判斷。從供應鏈管理來看,當我們通過數據了解到市場的現狀,那就要從庫存、采購、定價、產線安排、定價等方面進行決策。有了這些決策,我們才能做出行動。”

    另一個賽點,在于預測。周偉華認為,銷售預測至關重要。通過預測,才能夠知道人員如何調度,需要哪些補充資料,市場營銷策略為何等等。“雖然預測相對來說已經有比較成熟的工具,但是需要一些特定的場合,而且把它做好仍非易事。”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隨著合肥在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方面的不斷探索與實踐,這座城市正逐漸成為未來產業的創新引擎和實踐先鋒。從核聚變能源的無限潛力到智能算力的驅動力量,從量子信息技術的突破到自動駕駛技術的廣泛應用,合肥獨特的發展模式和實踐經驗,值得我們深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算力 自動駕駛 合肥市 合肥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