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14 16:21:26
付宇翔表示,以往,保險公司和銀行作了很多“以房養老”的探索,但是規模都做得不大,如果把房子給了保險公司,對金融機構來說敞口很大。而信托是唯一一個可以承載非金融資產的,把房子這類資產裝到信托里面,通過信托財產和銀行、保險機構以及康養機構和房子的關系建立了一個非常好的互動關系。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張益銘
在老齡化加劇的時代大背景下,如何規劃養老生活成了整個社會的重要議題。近年來,銀行、信托、保險機構同臺“競技”,加碼在養老金融領域的布局。
10月13日,在上海資產管理協會主辦、中信銀行上海分行承辦、永贏基金協辦的“全球資產管理中心上海國際活動周2024——財富管理與養老金融論壇”上,圍繞“金融與科技共建美好銀發生活”主題,多位來自銀行、信托、保險機構的養老金融領域的負責人共同探討了對養老金融的趨勢和解法。
上海信托投資研究總部副總經理付宇翔表示,在養老金融領域,銀行的客戶資源是最龐大的,保險公司、公募基金、券商在投資管理領域領先,而信托特色化的法律制度安排可以與其他金融機構形成一個有效的互補,共同服務好養老金融市場的大文章。
“在長壽時代背景下,對健康和醫療的需求也在不斷旺盛。長壽時代也呼喚來了財富的時代,中國居民財富70%集中在房地產,這種情況下如何為更長壽的人生進行籌資規劃,這是我們需要面對的問題。”泰康保險集團戰略發展部一級處經理馬瑛表示,養老產業過去幾年是普惠性養老機構占據主流,但是近年來保險公司也拉動市場化養老機構床位數持續增長,成為養老產業主力軍。
“保險資金久期長,具有長周期、跨周期屬性,和養老產業天然契合。”馬瑛表示,泰康從2007年開始就戰略性布局養老產業金融,目前在泰康之家養老社區實現了全國化、網絡化的布局。
加碼養老產業布局的還有銀行集團。談及養老金融布局,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陳君表示,依托中信集團養老金融全牌照的優勢,包括中信興業產業子公司的養老資源,第一,創新探索養老社區和醫療健康生態圈的建設,開展相關企業的合作,豐富居民非金融養老需求;第二,加大養老產業和金融產品的聯動;第三,加強推動和養老產業鏈企業在結算投資以及融資方面的多元化合作,探索形成金融+產業的特色,內外雙循環的養老金融生態圈。
“養老金融是一個跨周期、跨機構、跨產品、跨渠道的綜合業務體系。”中信銀行總行養老金融處處長顏燕表示,為了整個開展業務之間的聯動,中信金控集團層面成立了養老金融工作室,圍繞著個人客戶和養老產業全生命周期需求,在養老金融、養老服務金融以及養老產業金融三大領域統籌發力。
“養老金融解決的是居民的制度性安排的制度化保障,養老服務金融為Z世代、中生代、銀發代全量客戶金融創造很好的服務條件,養老產業金融在支持養老事業的同時也為金融機構的投融資業務創造了新的需求和新的可能。”顏燕表示。
我國養老保險體系包括三大支柱——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第二支柱即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第三支柱包括2022年11月啟動的個人養老金、其他個人養老金融產品。付宇翔表示,“站在金融機構的角度,我們更關注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尤其是第三支柱,現在產品很多了,但是特色化或者差異化并不是很明顯,很多市場化產品還是沒有稅延機制,影響到第三支柱發展的空間。”
“在養老金融領域,確定自己定位很重要。”在付宇翔看來,毫無疑問,信托有資產隔離、財產多元的優勢,無論第二支柱,還是三支柱的個人養老金賬戶,本質上是信托的架構,涵蓋了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信托在養老領域也可以積極探索發揮更多作用。
在其看來,以往,保險公司和銀行作了很多“以房養老”的探索,但是規模都做得不大,如果把房子給了保險公司,對金融機構來說敞口很大。而信托是唯一一個可以承載非金融資產的,把房子這類資產裝到信托里面,通過信托財產和銀行、保險機構以及康養機構和房子的關系建立了一個非常好的互動關系。銀行給這些康養公司授信,康養公司對信托里面的財產進行管理、服務。“以房養老的空間對于信托來說是很大的,也會帶動同業金融機構有更多新的合作空間和業務模式的誕生。”付宇翔表示。
“養老產業金融是一個重要的模式,但是當前養老真正距離老年人集中入住還有一定的時間。”付宇翔表示,對于做CCRC社區的保險機構來說,大量資金投入,回報率還是有提升空間的。這個過程中,信托一方面可以積極參與到保險公司的股權投資、債權投資,更為重要的是可以通過ABS功能把底層資產盤活,給保險資金更好的投資收益率,這也是信托與各家金融機構積極探索和推動的模式。
此外,把信托制度和養老金保險制度充分聯合在一起,更好地服務養老金融機構,也是信托能和各類金融非常有效互補的業務模式。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1642836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